|
楼主 |
发表于 2014-8-5 09:23:38
|
查看全部
Re:安全月记忆:永远的安全心愿、强大的安全力量
我们决不能在因为GDP而沾沾自喜,而要深刻的从产业层次地位、产业环节地位入手切实看到我们与美国的创新差距,知耻而后勇,努力缩短与美国的差距。
这个问题就转化成了,为什么美国能在各行业层次上领先,能在各行业环节领先占有优势地位呢?一言以蔽之,创新能力所致。
首先我们看,美国为什么能在各行业层次中居于领先地位,因为许多新行业就是美国率先创造的:
20世纪的汽车制造、化学制约、航空航天、新能源、信用卡、通讯业、物流快递、计算机软、硬件、互联网产业、云计算模式、基因工程产业。你率先创造了一个产业,你自然就居于这个产业的领先地位。
因为许多技术都是美国首先突破的。因为许多产品都是美国首先生产。因为许多原材料都是美国率先形成的。因为许多模式都是美国首先运用的:连锁、长尾、免费、互动、共创、众包、团购。因为许多制度都是美国率先安排的:风险投资、自发的高新技术园区。
我们绝不能满足GDP的增长,而要认识到提高在世界经济行业中层次地位,提高在世界经济产业链中的环节地位才是更根本的问题。而要实现产业层次地位与产业环节地位两个提高本质上就是提高国家创新能力。我们决不能在因为GDP而沾沾自喜,而要深刻的从产业层次地位、产业环节地位入手切实看到我们与美国的创新差距,知耻而后勇,努力缩短与美国的差距。
2000年,欧盟里斯本协议明确欧洲的目标就是“把欧盟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具竞争力和活力的知识经济实体”,十年过去了,在竞争力与活力方面欧盟与美国的差距也是拉大了。究其原因:就像《经济学人》杂志所评论的:美国是一个年轻、充满活力、丰富多彩的国家,欧洲则在衰老、保守。
我们不妨看看几个数字: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欧洲曾获得109次诺贝尔科学奖,而美国只有13次。但是,但从二战后倒2011年美国获得了243次,欧洲只有100余次。美国是欧洲的2倍还多。
欧盟用来研发的资金只占到国民收入的1.9%,而美国为2.6%。美国花在研发上的资金比英、法、德、意、加拿大、日本的总和还要多。美国百万人中科学家和工程师是是欧盟的两倍,而且还不断有科技人才从欧洲流失到美国。美国获得的技术发明型专利一直处于领先地位。在世界排名前20所大学中,美国占了17个,英国有两个、日本有一个。在世界最具创新性50公司排序中,美国公司占比总是60%-70%。
一些欧洲人总把罗纳德.里根总统描绘成牛仔,说美国人也是牛仔,殊不知,牛仔正是无拘无束自由的象征。
那今天欧盟的经济危机和困境与里斯本的目标比较,我们可以看到不论是谁缺少了自由创造都会落在历史进程的后面。这也正像约翰.奈斯比特所说的,欧洲不改革、不创新,不形成自由的创造氛围,不大可能成为世界知识经济的领导者,只能成为人们用来瞻仰它的光辉历史的旅游景点。
转看日本:
日本由1985年9月22日的《广场协议》开始了四年的经济过速成长年代,股市和楼市制造泡沫,一切都是over-extension,到极盛是1989年12月29日,日经指数高达38957点,东京银座地价每平方公尺高达100万美元。日本成功达到“先富后老”的目标。1989年日本的人均GDP是23887美元,比美国的22047美元还高,日本人踌躇满志是理所当然的,他们弃亚入欧的百年梦达到了,然而西方的生活方式却也是噩梦的开始,因为人均GDP虽大,但人均消费石油、金属和天然资源的需求更大,美国的消费就比肯尼亚高32倍。人类学家指出,一个族群在不断消费大量资源之后,一旦到了顶点,就有崩溃的可能。
1989年到达顶点后,日本被称为进入迷失的十年(lost decade),但decade漏了一个s字,到2009年12月日本就迷失二十年了,但有多迷失呢?看看人均GDP,2006年日本是34000美元,十七年间增加 42%;美国已是 44167美元,增加了100%;香港由1989年至2006年成长了114%,是27071美元。日本人均GDP由第四位落后至第十八位,日本人仍然是富的,但消费者仍揽住荷包不放,因为老了二十年,为将来担心。四年的兴奋,换来二十年的忧愁,颇为不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