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融资风险难评估
“艺术品资产包在各类产权交易所上市,是艺术品投资的一种模式,类似于股票交易。通过艺术品权益产权拆分为若干份进行发售,既能扩大作品的知名度,又有助于建立公允的价值评价体系,鼓励艺术家将更多的精力用于创作。”支持这种上市融资行为的业内人士表示,上市后,普通人也可以像买股票一样,或短线或长线买进卖出,原本门槛高、价格昂贵的刺绣艺术品投资,成为了一种社会化、大众化的理财方式。
然而,行家陈先生则提醒大家不要忘记前两年苏绣份额化产品暴跌的前车之鉴:“2011年10月17日,当代苏绣作品《富春山居图》合璧与《世纪和平·百鸽图》分别以3300万元和2600万元,在天津文交所上市,开始份额化交易,每股价格1元。这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首次进入艺术品金融领域。然而,8天后,两只苏绣产品缩水12%。仅过了一年,苏绣富居开盘价为每股0.5元,成交量为0;苏绣百鸽开盘价为每股0.61元,成交量为1手,成交金额100元,两只产品股价缩水40%~50%。”
他认为,此前深圳同源南岭文化创意园将154件苏绣藏品作为质押,成功从建设银行深圳市分行获得了3000万元的贷款,打开了艺术品质押融资的大门。而北京华辰持续举办苏绣拍卖专场,也可以被看做是有资本相中了这一块。记者了解到,今年华辰春拍的“苏绣艺术文化”专场总成交额为455.6万元,成交率为78.12%。
“份额化理论上是可以吸引更多人投资,但如何保证他们的回报呢?”陈先生认为,现在内地各类文交所上市发行的份额化产品良莠不齐,缺乏稳定可靠的回报,风险难以评估。“我还是更倾向于实物买卖,无论是去拍卖行还是跟别的行家、艺术家私下交易,起码自己更好把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