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这个真的有……”
“高红丽又在琢磨什么?下了班也不回家。”
“谁知道了?肯定有是班组里的事。自从她当上了咱们的班长可没少“折腾”,但咱们班的变化还真不小嘞!”
“对对对,就前几天她领咱们搬回来的那些废铁桶,还真起了作用呢!……”
两名正在等班车的女工小声的交谈着。
高红丽是吉林石化苯酚丙酮装置苯酚化验室班长。按工艺要求,这个化验室承担着苯酚丙酮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对苯、乙烯苯、循环苯等中间体及初成品、成品进行取样分析的工作任务。不仅控制频次频繁,分析控制项目也特别多。以往,分析工从装置里提取微量物料进行检测分析,由于实验用的物料很少,作为废弃物料处理大家都习以为常。可高红丽却偏偏盯上了这个不起眼的微量。
在4月20日的班会上,高丽红给全班人员算了一笔账:“我们化验室每天要对苯酚丙酮的初成品、成品做90余次的取样分析,按照每次提取量120毫升计算,那么每天就是上万毫升,班组年可回收苯酚物料303.5公斤,丙酮物料94.8公斤,按现在销售市场平均价格计算,可增收5082元。”
一笔账让化验室的女工们瞠目结舌。班组连年开展双增双节活动,从我做起,从点滴做起,多方面采取措施制止浪费现象,似乎没有什么可以节约的了,可我们却偏偏忽略了这120毫升的微量,这可是从我们手指尖白白流失的效益。
班会后,高丽红带领着全班人员搬回了几个废铁桶,整整齐齐的码放在化验室里,贴上了标签。使过去未被充分利用的试剂经过回收体现出价值,为企业效益最大化创造了条件。
吉林石化 萧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