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宝宝的彩色世界
一岁半的女儿最近迷上了绘画。只要一见到笔,她就可劲的要去,然后马上找来废报纸或者旧杂志,给我帮她绘画。
我在绘画方面天生愚钝,虽然上学的时候美术课上老师也教过一些基本的理论,但对于如何使点、线、面、图形、色彩有机地接合,形成一幅完整的画面,真的是一窍不通。执笔在手,往往头大如斗、如芒刺在背。
但看到宝宝清澈的眼睛里流露的求知欲,又不好违拗,只好硬着头皮涂鸦。
好在,宝宝并不挑剔。无论我画出的是一根线条一个字符还是一幅不伦不类的图像,她都高兴得手舞足蹈,不厌其烦地问我是什么,然后大叫大嚷地给丈夫看,“爸爸,看,妈妈画的……”。在得到丈夫装模作样的回应后,乐颠颠的再回来折腾我那愚钝的绘画天赋。
听说,绘画将孩童的肌肉动作和想象经验连接在一起,能促进孩童身心、心智的健康成长,激发其创造的热情和动力,是早教的必备课程。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为人父母者皆有的心愿。想到宝宝这么小就爱好写写画画,指不定将来有多大一翻作为,心里就充满了激情。
欣喜之余,我试着学了几样简单的素描图形,结合数字和汉字,一本正经地教起孩子认字和绘画,指望能做个成功的早教妈妈。可是,宝宝的心性是不定的,我相同的话语和图形重复多了后,她就表示出了焦虑与烦躁。常常我才画了一半,她就不耐烦地抢走我的笔,要我重新涂鸦,弄得我现学现卖的知识了无意义。对于我绰绰有余的数字和文字,她并不感冒,只要我绘画,弄得我一筹莫展。
而自己,看着自己四不像的“作品”,内心也充满了羞愧,只悔当初虚度了光阴,同时担心把宝宝教坏。
于是,我又买了一盒彩笔,想让宝宝先从颜色上形成认识。
宝宝对彩笔表示出了极大的兴趣,总是自个儿拿着笔涂抹,乐此不彼。很快我发现问题出来了,由于宝宝小,不懂得拿笔的姿势以及水彩笔的正确使用和保管,总是搞得脸上、身上、手上、衣服上、和屋子里四处都是水彩笔的印迹,弄得我苦不堪言。
思来想去,我去超市买了块磁性写字板,一来环保二来节省资源。
见到写字板,宝宝很新奇,一个劲问:“妈妈,这是什么?”我说宝宝,这是妈妈给你买的写字板,今后咱就在这上面绘画。”然后,在画板上画了个图形,之后一拉橡皮擦,印迹就消除了。宝宝看了,也争着要抢去画,我趁机教她执笔涂画。
从此,宝宝喜欢上了自个儿涂抹。一个人抱着写字板涂来画去,嘴里还念念有词,专注的神情令人忍俊不禁。一天,我问宝宝画的什么。宝宝一边用心地画,一边不假思索地说鱼摆摆。听着她童稚的含混不清得只有我才能听懂的发音,我不禁哑然。
我把宝宝的画拍下来发到微信上,引来无数好友的围观。有的说真了不起,一岁半的宝宝能画画了,是天才!有的说画的什么哟,乱七八遭一团,怎么看也不像鱼。我戏虐曰:谁说这不是鱼?看看日本的大萝卜,变异的鱼长成这样也不无可能……
是啊,孩子的内心是一个奇妙的世界。她用纯真的眼睛看世界,在内心勾勒一幅无底色不规则的图画。然后,在成长的轨迹中,一点点打磨、着色、完善……当有一天,那画成了一幅有模有样的作品,自己也就长成了大人。
其实,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幅画。那画在心底,最原始的颜色是白色,是属于自我的小空间。不同的颜色,是不同的人生经历留下的印记;而不同的行为,又给画调上不同的色彩。人生不尽是赤橙黄绿青蓝紫,也有黑色和灰色,只要积极勇敢的调色,终将会是五彩斑斓。
作为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人生充满阳光与色彩,但又不能在孩子的心上着色。所以,要给孩子一个彩色的环境,用正确的方式,引导、鼓励孩子学会辨认人生的色彩,克服生活的困难,健康快乐地成长。
正在我感慨之际,宝宝又在叫:“妈妈,看,冰激凌!”我拿过来一看,虽然不是很像,但也有几分接近。于是,夸张地叫起来,“哇,宝宝画得真像!”然后象征性地给了宝宝一个赞扬的吻。
宝宝像得到了嘉奖似的,高兴地接过画板,又一笔一画地涂抹起来。一边画一边念着口诀:“尖尖脸,扎头巾,戴圆,帽子,穿格子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