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我家乡是一个小山村,因煤矿建设生产、城市化进程等原因,早己看不见孩童时代一边走一边悠闲地摇着尾巴的黄牛,看不见摇头晃脑,故意“哼哼唧唧”小猪崽,甚至看不见旁若无人快活的公鸡、母鸡了。走进村子里的感觉是空落落的,令我惊诧的是声音消失了。
在我的记忆里,支撑山村的是饱满的声音,是和谐悠扬的声音,是多种不同的声音。从静夜里传来的第一声鸡啼,到第二遍、第三遍……直到第二天黎明,山村院子里的声音仿佛是一个光环,在村子上空盘旋。
山村的早晨,声音是清脆的。除了鸡叫、鸟叫、狗叫、牛羊叫,还有生产队长边走边喊:“下地干活啦!”伴随着一阵的敲锣声,还有大人喊小孩起床的声音,还有婴儿脱离母亲乳头时的哭声,还有挑担者的吆喝声,还有学生们朗朗的读书声,还有是星期天孩子们上山担煤、拾柴禾结伴而行嬉戏打闹的声音……
山村的白天,声音是混浊的。拴在木桩上的奶羊“哞哞” 的叫声,呼唤着被主人前一天卖掉的羊羔;隔壁的狗叫声表示有生人进了村子;猪儿在圈里“呜哎”不停地叫,向主人讨要食物;母鸡不停地“咯答、咯答” ,说明已经下蛋;一阵阵的蝉鸣、蛙声,说明天气的炎热和气候的阴晴变化;一阵儿的铜铃响起,告知人们人力牛拉车己经进村了;孩子奶声奶气的哭声,说明己经饿了;几声老牛的吼叫从村头传来,说明己经收工正往家赶。
山村的夜晚,声音是沉闷的。伴随着昆虫的叫声,劳作一天的人们,吃罢晚饭纷纷在村子地坝纳凉,院里老少爷们坐石磙上、拖车上、睡在凉棍铺上,海阔天空、粗门大嗓地谈天说地,家长里短东西点评。小孩子无忧无虑地或唱着歌谣,或玩着游戏。如果有说书场、讲故事的,人们就会聚精会神地听;如果放映露天电影,就边看电影边解说;直到深夜,山村才懵懵地宁静下来。
山村的声音不仅发自人或家禽的口腔,山村的声音来自山村的本身。如果你的血脉和家乡紧紧相连,你就能听见山村的轻言细语或呢呢喃喃,这些细微的声音来自脚下的土地,来自头顶的蓝天白云、日月星辰,来自山村每一棵树、每一堵墙、每一座土木结构的老屋,连堆在村子地坝上那一堆燃烧的柴禾,也用它那独特的声音在宣示,它是山村里的一部分。
山村的声音是山村的血液,它的流动使山村充满勃勃生机。但是,我的家乡随着煤矿的建成开采,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有的人搬出了村子分散而居,留下了土木结构的老屋。后来,人们向往城市居住条件,有的又迁到了城市。如今,山村的嘴巴堵上了,听不见村子里的呓语、言说、喊叫和歌唱了。难道说,山村的声音真的就消失了吗?我想不会。
来源:广能公司—龙门峡南煤矿   文作者:蒋昌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