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288|回复: 0

成功的路在他脚下延伸

发表于 2009-4-30 14:17:38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记“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何在翔
                              杨  立
          4月23日,从中华全国总工会传来消息,松藻煤电公司松藻煤矿掘进三队队长何在翔荣获2009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据悉,整个重庆能源集团仅有他一人获此殊荣。笔者采访了这位从普通农民工成长起来的劳动模范。

                勤奋好学的农民工

          1989年3月,未满19岁的何在翔作为首批农民轮换工来到松藻矿。打眼放炮,装砂架棚,何在翔积极主动。师傅们喜欢上了这个敦厚憨实的小伙,都说他是干掘进的好苗子,毫无保留地传授了一手手“绝活”。参加工作不到半年,何在翔便成为了采掘一线最年轻的班长。随后,他先后在四个掘进队担任班长,带过七个班组。月月完成任务,工程质量达标,杜绝了安全事故,何在翔成了各队争抢着要的“兵头将尾”。

                 员工敬佩的当家者

            2004年8月,何在翔被任命为掘进503队队长。“要求员工会的,班长队干首先要懂。”这是何在翔多年积累的基层管理经验。

              在施工2312-1综采切割时,面临首次采用锚网梁索支护的新工艺,许多员工怀疑、害怕。何在翔第一个跟着厂方技术人员学习,第一个到碛头亲自操作,给员工作示范,用实际行动消除员工的恐惧感。在一个半月的施工期间,他每天坚持与员工同进出,一遍遍地讲解,手把手地教。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榜样的力量激发了员工的干劲,在他的带领下,员工们很快掌握了这项新技术,并提前圆满完成了任务。

                 锐意探索的革新者

             在生产中,何在翔既是一名能征善战的指挥员,也在勤于创新,勇于探索中成长为一名技术能手。他自制“自动开合挡车门”有效防止了跑车事故,获公司技术创新一等奖;由他牵头设计、研制的“自制拱支前探梁抱卡”有效解决了空顶作业的难题,荣获全国工业协会QC成果“优秀奖”。

           “矿井锚、网、梁、索联合支护新工艺”在松藻矿首次推行时,许多人都怀疑能否成功。何在翔顶压力,排干扰,翻书本、查资料。在接受厂家指导和新工艺培训中,他抢时间,比别人花更多的精力,刻苦钻研基础理论、操作技术,天天蹲在生产现场实践,查找原因,总结经验。终于,他从理论和实践中找到了以往多次失败的“症结”,并大胆提出了解决方案。何在翔成功了。此项新工艺施工技术要领,填补了西南地区煤层松软、顶板破碎的中厚煤层掘进技术空白。


                    守护安全的排头兵

                作为本队安全第一责任人,何在翔从关心员工的健康生命出发,始终把员工安全放在第一位。在强化制度执行和完善考核机制的同时,运用合理、明确的分工和公平、公正的激励机制,让员工不疲劳作业,不带情绪下井。他常说:“严抓安全才是对员工最大的关爱。”在抓“三违”时他总是铁面无私,毫不手软。正因为他抓安全的“无情”,大大减少了员工“三违”行为的发生,为安全生产提供了保障。2008年,掘进503队已创下了安全生产十四年的佳绩。

             20年来,何在翔在千米井巷中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也收获着诸多的荣誉,在一道道光环中,何在翔还在跋涉,得知自己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正在就读重庆工程学院采矿专业的何在翔在激动之后又显得很淡然,他说:“学无止境,路还很长。”

(杨 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