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小河嘴煤矿:多举措解决职工子女上学难
“孩子读书是大事,没想到矿上这么快就帮助我解决了孩子的入学问题,真是太高兴了。这下我可以安心上班了。” 8月4日上午,为自己孩子找到理想的就读学校,川煤集团达竹煤电公司小河嘴煤矿职工刘斌特别高兴。
矿工子女都能就近入学吗?贫困家庭学生都能上得起学吗?新学期即将开始,这些都牵动着小河嘴煤矿领导的心。近段时间以来,该矿通过实施联办幼儿园、帮助矿工子女就近入学、开展金秋助学等有力措施,让矿区职工子女顺利入学,接受良好教育,在当前煤炭经济的“寒冬”里带来了阵阵温馨和暖意。
矿区办起幼儿园
对很多80后、90后年轻矿工来说,孩子的学前教育是一大难事。以前小河嘴煤矿没有幼儿园,今年该矿引进达川区喜洋洋幼儿园,在矿区办了一所基础设施、教学质量较好、安全有保障的喜洋洋幼儿园,解决了矿区孩子学前教育难题。
喜洋洋幼儿园依托矿区,作息时间和该矿上、下班时间接轨,如家长因上、下班时间不固定而延误接送孩子时,幼儿园可以延长放学后的托管时间,并及时和矿协管委的值班协管员取得联系,由协管员代为接送。
为确保孩子们的学习安全,喜洋洋幼儿园建立了孩子安全接送制度,该矿经济保卫科也把矿区幼儿园列为重点巡查区域,安排经济保卫人员和护矿队员不定期到幼儿园巡视,对存在的安全隐患及时督促整改,这让家长们很放心。
“我们上班时间孩子在幼儿园接受教育,我们下班后30分钟内,幼儿园都有人照看,下班晚了还可以委托协管员姐妹们代为接送,这点让我们很放心,也很安心。”该矿机电队80后青工李成说。
如今,父母在矿上安心上班工作,孩子们在矿区幼儿园快乐成长,没了后顾之忧的年轻矿工们,可以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工作中去。
多方解决上学难
小河嘴煤矿职工来源广泛,为了让职工在矿上安心工作,该矿及时加强与当地政府和市、区两级教育部门的沟通协调,积极争取教育部门的支持,努力为矿区职工子女争取好的学校和就读条件。
今年矿区所在的达川区实行学生分区划片制度,由于该矿职工很多来自云南、江苏、重庆和省内的巴中、广安等地,由于户籍限制无法到办学条件相对较好的公立学校就读。对此,该矿及时向市、区两级人民政府和教育部门打报告,并由矿党委书记亲自带队,积极向教育部门反映企业的实际和矿工群体的诉求。
经过多次努力,该矿280余名小学阶段的学生被划入办学条件好、距离矿区近的达川区城南学校、三里坪学校、逸夫小学就读,职工纷纷称赞矿上为职工办了实事,办了好事。
为解决矿区学生上学的安全问题,该矿多次向达川区教育局、交通局等部门打报告,促使达川区政府专门在该矿召开了解决矿区学生上学交通安全问题的现场协调会,开通了矿区到城南学校的公交专线,使矿区学生交通安全有了保障。
“父母长期不在孩子身边,孩子容易亲情缺失和代管不力。”该矿云南籍职工肖永成表示:“如今孩子在身边,每天下班后陪陪孩子,感觉特别踏实。”
金秋助学有关爱
今年暑假期间,小河嘴煤矿工会副主席陈春芳很忙,她深入楼院、区队认真统计矿区职工女子入学和学费准备情况,对矿区困难职工家庭的学生登记建档,及时足额发放企业金秋助学金。
该矿每年都会发放困难职工家庭学生助学金,并针对困难职工子女设立了奖学金,奖励那些勤奋学习、品学兼优的孩子。“企业将千方百计筹措助学金,决不让困难职工子女不因贫困而失学。”8月5日,该矿工会主席张勇在与困难职工家庭学生座谈时表示。
该矿机电队职工刘欣师傅几年前因伤致残,收入不高,妻子患病长期服药,家庭经济非常困难。今年他的儿子考上了西南交通大学,正当全家人为孩子学费发愁的时候,矿上送来了5000元的金秋助学金,这让刘师傅全家人喜出望外。
近段时间,该矿对全矿建档困难职工子女入学情况进行了详细摸底调查,特别是高考结束后便开始跟踪了解困难职工子女的高考分数、填报志愿及领取录取通知书的情况,及时将金秋助学金送到困难职工子女手中,帮助他们顺利步入大学的殿堂。
近5年来,该矿共发放助学金和奖学金26万余元,其中帮助32名贫困职工子女圆了大学梦。“解决困难职工子女的就学难和上学难,尽力为孩子们创造好的学习环境,可以让孩子们感恩矿区,回馈矿区,让矿区的明天后继有人。”该矿党委书记陈朝义表示。
(杨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