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增幅放缓,可穿戴设备将成为消费电子行业新的增长点。业界人士指出,未来深圳想要在智能穿戴有所突破,还需在产业链中完善软件服务。
深圳市工业设计行业协会执行副会长兼秘书长封昌红认为智能穿戴前景广阔,目前智能可穿戴更适合在政务、执法、医疗、商业和工业等领域的行业应用,当构建好软硬件、大数据和贴心服务生态系统环境后,智能可穿戴产品方能让消费者追捧。而深圳是最适合构建这个生态链系统的城市。
今年4月,亚洲规模最大的电子展会—环球资源春季电子系列展在香港开展。该展会以“2014,智能可穿戴技术之年”为主题,而来自深圳参展商占据了约六成展位。不少深圳电子企业已经开始加大对可穿戴设备研发、设计、营销方面的投入力度。
在深圳感臻科技有限公司CEO尹继圣看来,消费电子行业有两个中心,一个是美国硅谷,另一个便是深圳。硅谷依靠高新科技支持,有强大的原创能力。而深圳经过多年积累,有强大的产业链整合能力,有成为智能硬件中心的潜力。“硅谷硬件产品需要落地,这个环节上他们愿意和深圳的公司合作。”
洛可可集团副总裁李毅超告诉记者,除了产业链完备外,深圳还有三项优势:其一是离香港、台湾很近,毗邻技术前沿,甚至海外的一些技术都会先到深圳来落地。其二是人群多和人口数量大,有利于商业的运转。其三,深圳还是投融资高地,资本融入机会多。
深圳是未来最具可穿戴发展潜力的城市,但也存在问题。智能穿戴需要强大的软件支持,深圳宝嘉能源有限公司的总经理杨伟榕介绍,智能穿戴只是数据采集的入口,结合数据为用户提供个性化服务才是盈利渠道。而软件技术高低决定了数据的准确性。
李毅超认为,深圳在过去这方面的投入并不多,“只要在未来增加云服务,大型的云服务的公司,还有网络服务型公司和大型的设备基站等等这样的一些服务公司,那么深圳就会把产业链变得更完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