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298|回复: 5

中国最美、最令人销魂的五大沙漠(组图)

发表于 2014-8-13 16:57:53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巴丹吉林沙漠腹地(内蒙古)
巴丹吉林名称由来“巴丹吉林”系蒙古语。“巴丹”由巴岱(人名)演变,“吉林”(由吉仁音译)即海子(沙漠湖泊)的意思。很久以前,有位叫巴岱的牧民居住在大沙山旁,他历尽艰辛在沙漠中发现众多不一的海子,后人为纪念他故称巴丹吉林(蒙音巴岱吉仁)沙漠。又传从古梵语译成的甘珠尔经,大藏经第十三卷里有记载巴丹吉林名称来历典故。巴丹吉林的传说较多,题材也较广,其中最令人神往,众说纷纭的是“古冬京—固日班吉仁”的湖,这是一个由三个小湖组成的鼎形湖,中间有一座高大金字塔型沙山,湖泊四周草木丛生,景色绝佳。在历史上,找到这个湖泊的人极少。为了弄清此湖的确切位置,我国地质工作者曾于六十年代从飞机上查找到此湖,并投下标旗为记。但经过几个月的实地查找,除了两个标旗之外,一无所获。何故?……民间与宗教信仰者说:“能进入此湖就能进入幸福之谷。”浩瀚的沙海,明珠般的湖泊,挚诚古朴的原住民,是巴丹吉林沙漠自然环境与人类彼此尊重和谐共处的理想境界。巴丹吉林沙漠位于我国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右旗北部,面积4.7万平方公里,是我国第三、世界第四大沙漠,其西北部还有1万多平方公里的地域至今尚无人类的足迹。一般海拔高度在1200~1500米之间。
巴丹吉林沙漠腹地(内蒙古)
奇峰、鸣沙、湖泊、神泉、寺庙堪称巴丹吉林“五绝”。受风力作用,沙丘呈现沧海巨浪、巍巍古塔之奇观。巴丹吉林沙漠占阿拉善右旗总面积的39%,相对高度200~500米,是中国乃至世界最高沙丘所在地。宝日陶勒盖的鸣沙山,高达200多米,峰峦陡峭,沙脊如刃,高低错落,沙子下滑的轰鸣声响彻数公里,有“世界鸣沙王国”之美称。沙漠中的湖泊星罗棋布,有113个之多,其中,常年有水的湖泊达74个,淡水湖12个,总水面4.9万亩,湖泊芦苇丛生,水鸟嬉戏,鱼翔浅底,享有“漠北江南”之美誉。沙漠东部和西南边沿,茫茫戈壁一望无际,形状怪异的风化石林、风蚀蘑菇石、蜂窝石、风蚀石柱、大峡谷等地貌令人叹为观止。生动记录狩猎和畜牧生活的曼德拉山岩画,被称为“美术世界的活化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8-13 16:59:00 | 查看全部
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新疆)
塔克拉玛干沙漠,位于南新疆塔里木盆地,维吾尔语中,“塔克”、“塔格”、“博格‘达’”的“达(克/格,轻声)”都是山的意思。“拉玛干”,准确的翻译应该是“大荒漠”,引申有“广阔”的含义;那么“塔克拉玛干”就是“山下面的大荒漠”的意思。整个沙漠东西长约1000余公里,南北宽约400多公里,总面积337600平方公里,是中国境内最大的沙漠,也是世界第二大沙漠,故被称为“塔克拉玛干大沙漠”,也是全世界最大的流动沙漠,流沙面积世界第一。沙漠在西部和南部海拔高达1200~1500米,在东部和北部则为800~1000米。也有资料显示,塔克拉玛干沙漠,是全世界第二大流动沙漠。
在世界各大沙漠中,塔克拉玛干沙漠是最神秘、最具有诱惑力的一个。沙漠中心是典型大陆性气候,风沙强烈,温度变化大,全年降水少。塔克拉玛干沙漠流动沙丘的面积很大,沙丘高度一般在100-200米,最高达300米左右。沙丘类型复杂多样,复合型沙山和沙垄,宛若憩息在大地上的条条巨龙,塔型沙丘群,呈各种蜂窝状、羽毛状、鱼鳞状沙丘,变幻莫测。沙漠有两座红白分明的高大沙丘,名为“圣墓山”,它是分别由红沙岩和白石膏组成,沉积岩露出地面后形成的。“圣墓山”上的风蚀蘑菇,奇特状观,高约5米,巨大的盖下可容纳10余人。白天,塔克拉玛干赤日炎炎,银沙刺眼,沙面温度有时高达70-80度,旺盛的蒸发,使地表景物飘忽不定,沙漠旅人常常会看到远方出现朦朦胧胧的“海市蜃楼”。沙漠四周,沿叶尔羌河、塔里木河、和田河和车尔臣河两岸,生长发育着密集的胡杨林和柽柳灌木,形成“沙海绿岛”。特别是纵贯沙漠的和阗河两岸,长生芦苇、胡杨等多种沙生野草,构成沙漠中的“绿色走廊”,“走廊”内流水潺潺,绿洲相连。林带中住着野兔、小鸟等动物,亦为“死亡之海”增添了一点生机。考察还发现沙层下有丰富的地下水资源和石油等矿藏资源,且利于开发。有水就有生命,科学考察推翻了“生命禁区论”。
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新疆)
塔克拉玛干沙漠,系暖温带干旱沙漠,酷暑最高温度达67.2℃,昼夜温差达40℃以上;平均年降水不超过100毫米,最低只有四五毫米;而平均蒸发量高达2500—3400毫米。全年有三分之一是风沙日,大风风速每秒达300米。由于整个沙漠受西北和南北两个盛行风向的交叉影响,风沙活动十分频繁而剧烈,流动沙丘占80%以上。据测算底矮的沙丘每年可移动约20米,近一千年来,整个沙漠向南伸延了约100公里。
由于地处欧亚大陆的中心,四面为高山环绕,塔克拉玛干沙漠充满了奇幻和神秘的色彩。变幻多样的沙漠形态,丰富而抗监碱风沙的沙生植物植被,蒸发量高于降水量的干旱气候,以及尚存于沙漠中的湖泊,穿越沙海的绿洲,潜入沙漠的河流,生存于沙漠中的野生动物和飞禽昆虫等;特别是被深埋于沙海中的丝路遗址、远古村落、地下石油及多种金属矿藏都被笼罩在神奇的迷雾之中,有待于人们去探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8-13 16:59:24 | 查看全部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腹地(新疆)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Gurbantunggut Desert)位于天山以北准葛尔盆地的中部,是中国的第二大沙漠,面积48.800平方公里。和塔克拉玛干沙漠不同,它不是那种寸草不生的流动沙山,而是固定和半固定的沙丘,沙丘上生长着梭梭,红柳和胡杨,沙漠下蕴含着丰富的石油资源。路的左边都是彩南油田的采掘工作面,彩南油田是中国投入开发的第一个百万吨级自动化沙漠整装油田。
年降水量可达70~150公厘(1公厘=1毫米)。冬季有积雪,沙漠内部植物生长较好,绝大部分为固定和半固定沙丘。植被覆盖度在固定沙丘上可达40~50%,半固定沙丘上也达15~25%,是良好的冬季牧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8-13 16:59:48 | 查看全部
鸣沙山、月牙泉(新疆、甘肃)
鸣沙山
木垒鸣沙山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州木垒县哈依纳尔北5公里处,当地哈萨克人称其为“阿依艾库木”,意为“有声音的沙漠”。其山雄踞沙海,平地而起,共有5座赭红色的沙丘,其中最大的一座约500米,垂直高度过100米左右,呈现西南至东北走向。平时常有雷鸣号角之声从内发生,时断时续,时高时低,忽而声响如万马奔腾、忽而柔细若琴若笛。假如你抓一把细沙奋力扬出,立刻就会激起无数蛙鸣。当你数人并排下滑,但闻遍山雷声滚滚,大有叱咤风雷之势。故此得名。
更有趣的是,那流动的细沙不是向下流,而是由下向上流淌,就像湖水因风绉面,荡起一圈圈柔和优美的涟漪。一清代诗人曾:“雷送余音声袅袅,风生细 响语喁喁”。可见鸣沙山的迷人之处。鸣沙山下不远处,有一泉,形同满月,周围黄沙浩浩,虎视狼逼,千百年来却不为其所灭,实在叫人惊叹不已。但见泉水由沙底而出,清澈透明,饮之清凉甘洌,泌人肺腑。使鸣沙山更添几处神奇。
天地奇响,自然妙音──鸣沙山,位于甘肃敦煌市南郊七公里的鸣沙山北麓,面积约200平方公里。鸣沙山、沙峰起伏,山“如虬龙蜿蜒”,金光灿灿,宛如一座金山。鸣沙山曾被称为“沙角山”。处于腾格里沙漠边缘,与宁夏中卫县的沙坡头、内蒙古达拉特旗的响沙湾和新疆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境内的巴里坤镇同为我国四大鸣沙山之一。是“郭煌八景”之一,景名“沙岭晴鸣”。
所谓鸣沙,并非自鸣,而是因人沿沙面滑落而产生鸣响,是自然现象中的一种奇观,有人将誉为“天地间的奇响,自然中美妙的乐章。”当你从山巅顺陡立的沙坡下滑,流沙如同一幅一幅锦缎张挂沙坡,若金色群龙飞腾,鸣声随之而起,初如丝竹管弦,继若钟磬和鸣,进而金鼓齐,轰鸣不绝于耳。自古以来,由于不明鸣沙的原因,产生过不少动人的传说。相传,这里原本水草丰茂,有位汉代将军率军西征,一夜遭敌军偷袭,正当两厮杀难解难分之际,大风骤起,刮起漫天黄沙,把两军人马全都埋入沙中,从此就有了鸣沙山。至今犹在沙鸣则是两将士的厮杀之声。
据《沙州图经》载:鸣沙山“流动无定,俄然深谷为陵,高岩为谷,峰危似削,孤烟如画,夕疑无地。”这段文字描述鸣沙山形状多变,其原因是流沙造成的。游人攀上沙丘,由山顶往下滑,沙砾随人体而落下,也会发出一阵阵轰响,近闻如兽吼雷鸣,远听如神声仙乐。自古人们将这一景观传为一奇。山体高达数十米,东西绵亘40多公里,南北纵横20公里,海拔1650米,宛如两条沙臂张伸围护着鸣沙山麓的月牙泉。
月牙泉
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市。敦煌是古代“丝绸之路”上的名城重镇。在漫长的中西文化交流的历史长河中,这里曾经是中西文化名流荟萃之地。由于彼此之间的取精用宏,相互交融,创造了世界瞩目的“敦煌文化”,为人类留下了众多的文化瑰宝。
月牙泉,古称沙井,俗名药泉,自汉朝起即为“敦煌八景”之一,得名“月泉晓澈”。月牙泉南北长近100米,东西宽约25米,泉水东深西浅,最深处约5米,弯曲如新月,因而得名,有“沙漠第一泉”之称。一弯清泉,涟漪萦回,碧如翡翠。泉在流沙中,干旱不枯竭,风吹沙不落,蔚为奇观。历代文人学士对这一独特的山泉地貌,沙漠奇观称赞不已。
月牙形的清泉,泉水碧绿,如翡翠般镶嵌在金子似的沙丘上。泉边芦苇茂密,微风起处,碧波荡漾,水映沙山,蔚为奇观。对于月牙泉百年遇烈风而不为沙掩盖的不解之谜,有许多说法。有人认为,这一带可能是原党河河湾,是敦煌绿洲的一部分,由于沙丘移动,水道变化,遂成为单独的水体。因为地势低,渗流在地下的水不断向泉中补充,使之涓流不息,天旱不涸。这种解释似可看作是月牙泉没有消失的一个原因,但却无法说明因何飞沙不落月牙泉。
在鸣沙山群峰环绕的一块绿色盆地中,有一泓碧水形如弯月,这就是月牙泉。历来水火不能相容,沙漠清泉难以共存。但是月牙泉就像一弯新月落在黄沙之中。泉水清凉澄明,味美甘甜,在沙山的怀抱中娴静地躺了几千年,虽常常受到狂风凶沙的袭击,却依然碧波荡漾,水声潺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8-13 17:00:15 | 查看全部
沙坡头(宁夏)
沙坡头地区(37°32′N ,105°02′E)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腾格里沙漠东南缘,濒临黄河,属草原化荒漠地带,气候干旱而多风;该地区格状沙丘群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呈阶梯状分布,以沙漠生态治理与旅游闻名于世。
地处腾格里沙漠东南缘,是草原与荒漠、亚洲中部与华北黄土高原植物区系 交汇地带,植物有417种,野生动物有130余种,充分展示出一个以亚洲中部北温 带向荒漠过渡的生物世界。
该保护区是中国第一个具有沙漠生态特点,并取得良 好治沙成果的自然保护区,是干旱沙漠生物资源“储存库”,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8-26 11:17:53 | 查看全部
感谢侯老师的精彩分享!辛苦了!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