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205|回复: 4

商鞅的得与失(上)

发表于 2014-8-14 17:48:19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商鞅的得与失(上)

商鞅变法使秦国强大,为秦灭六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商鞅的结局却很悲惨。对于商鞅变法的历史功过不做评价,只从性格上分析商鞅的得与失,可以用六个字高度概括:树信、立威、失德。

商鞅曾经是魏国相国公叔痤的门客,公叔痤认为商鞅是一位奇才,由于商鞅当时很年轻,公叔痤并没有急于推荐他。有一次,公叔痤病重,魏惠王去看望他。公叔痤向魏惠王极力举荐商鞅。公叔痤说:军国大事都可以托付给商鞅,如果大王不重用商鞅,就一定要杀掉他,千万不能为他国所用。实际上公叔痤是向魏王推荐相国。魏惠王不以为然,看到公叔痤病入膏肓,出于情面,也就勉强答应了。

魏王走后,公叔痤立即召见了商鞅。把他和魏惠王说的话全部告诉了商鞅。并说:我是魏国的臣子,举荐你是为国尽忠,作为朋友,希望你赶紧逃走,一旦让大王抓住你,就没命了。商鞅回答:相国多虑了,我坚信如果魏王不重用我,也一定不会杀我。果然不出商鞅所料,魏惠王既没有重用商鞅,也没有为难商鞅。魏惠王根本没有把公叔痤的话当回事。魏王认为:公叔痤一定是病糊涂了,商鞅不过是一个毛头小子,怎么能够把军国大事交付于他。

这就是商鞅的精明之处,判断十分准确。商鞅没有急于离开魏国,他在等待时机。后来,商鞅投靠了秦国,得到秦孝公重用,开始推行变法,使秦国逐渐强大。魏惠王追悔莫及,后悔自己当初没有听公叔痤的话。

法令公布之前需要做一件事,就是“树信”,树立国家的诚信,让老百姓觉得政府说话算数,这样推行变法才能顺利。商鞅让人把一根木头竖立在南门,发布一项法令:有人把这根木头从南门扛到北门,奖励10金。众人都看热闹,无人响应。商鞅于是再次贴出告示,奖励增加到50金。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有一位壮汉不信邪,把木头扛到了北门。商鞅信守承诺,当即发给壮汉50金。这件事很快轰动了全国,成为人们街谈巷议的一个话题。

商鞅做的很高明,就是要通过这件事告诉国人,政府言而有信,说话算话。商鞅变法于是揭开了序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8-14 18:56:57 | 查看全部
任何事物得与失是平衡的,有得就有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8-14 20:40:46 | 查看全部

回 1楼(芙蓉) 的帖子

有得就有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8-14 22:01:06 | 查看全部
再次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8-15 08:58:05 | 查看全部

回 3楼(胡云峰) 的帖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