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274|回复: 0

[职场百态] 你是不是属于职场上的“倦鸟”

发表于 2014-8-17 07:16:26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对工作,你是不是提不起兴趣,甚至深感厌倦?曾经让你感兴趣的工作,现在是不是让你身心俱疲,工作效率明显降低?
  如果您的答案肯定,那么,你可能正面临职业倦怠的危机。
  职业倦怠,这个新鲜的词其实离我们很近。记者了解到,超7成的职场人士患不同程度的职业倦怠,其中近半的人参加工作未满4年。
  “放下”游戏暴露心理问题
  3月8日,襄樊市国家新职业培训中心副主任、国家高级心理咨询师郭凯燕,受邀来到市内某饲料企业,为四五十名女职工做心理减压讲座。
  期间,郭凯燕让大家做一个名叫“放下”的心理游戏。即将一张大报纸卷成约1.5米长的纸棒,每6至8名职工分成一组,每人用一根手指,共同将纸棒从腰间托起到与眉同高,再从眉间托回腰间。选手的手指不能离开纸棒,否则视为淘汰。
  这个看似简单的游戏,却发生了奇怪的一幕:7组人同时游戏时,所有人将纸棒托到眉间后,都不能托回腰间了!
  各组游戏者相互鼓励“一起放”,但所有人的手指都没有动,没有人先放手。
  大家面面相觑,最后目光落在郭凯燕身上。“每个人都不愿自己先被淘汰,都担心别人是否也会同时放手,于是大家都不敢行动。”
  台下陷入一片寂静。郭凯燕轻声说:“你们的内心不愿意放下,如果你想放下,你就可以放下。”话音未落,2名女职工竟当场抑不住地哭了。
  职业倦怠令女孩辞职
  意识到这2名女职工可能有心理问题,讲座结束后,郭凯燕单独找到她们说,如果需要,可随时向她倾诉。
  4月的一天,26岁的小玲(化名)果然找到郭凯燕的办公室。原来,3年前,小玲应聘这家企业,当饲养员。
  3年来,她每天独自呆在封闭的厂房里,除了成群的鸡鸭,很少跟人打交道。
  每天都重复同样的工作,再加上性格内向,自我调节能力不够,所以小玲经常情绪低落。她不止一次地问自己:难道这一生我都要这样度过吗?
  今年4月,小玲辞职,并来求助心理咨询师,希望调整好自己。
  本月27日,记者见到小玲时,她明显开朗了很多。但郭凯燕说,如果能早些寻求心理援助,小玲或许不必辞职。
  职场有“四年之痒”
  郭凯燕说,小玲的事例并非个案,她的情况正是职业倦怠的表现。
  郭凯燕介绍,职业倦怠是指个体在工作重压下产生的身心疲劳与耗竭的状态,它不仅给人带来不良情绪,还影响人际关系和工作效率。
  职业倦怠有3个衡量标准:工作热情减退;玩世不恭,对工作有关的人和事感觉无所谓;成就感低,觉得所做的工作没有意义。
  中国超过70%的职场人士表现出了各种程度的倦怠症状,其中,政府公务员、教师和医护人员、企业职员最严重,且年轻人更易出现职业倦怠。
  郭凯燕说,与婚姻“七年之痒”相似的是,职场也有“四年之痒”。
  数据显示,近半的工作倦怠者参加工作未满4年;工作6年后,倦怠指数逐渐下降;工作16年后,工作倦怠程度降到最低。
  职业倦怠缘何高发?郭凯燕表示,职场竞争激烈,工作负担过重、薪资待遇不合期望、职场人际关系疏离、强烈认为组织待遇不公、与公司的理念不和等,都会引发职业倦怠。
  此外,自我评价低、凡事追求完美主义的性格,也更易引起职业倦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