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577|回复: 7

顾红专:民俗玩家

发表于 2014-8-18 15:58:01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文/金雪梅

  顾红专,今年五十六岁,北京住总市政工程总承包部工会干部。相貌平平,身材清瘦,经常一身棒球帽、户外休闲装、旅游鞋的装扮,像个精神抖擞的小伙子。
  周围的人都知道,“老顾”是个厚道人,平日里做事认真、做人低调、与人为善、亲和谦逊。但大家也都清楚,老顾这个人不简单,是个“能人”。譬如他喜欢摄影,作品曾在市级比赛中拿过奖,并频频见诸报端,在集团发烧圈子里也小有名气;再如他喜欢动手制作,在黑白胶片时代,就自己制作照片洗印机、放大机。此外,他还曾自己制作收音机、修理洗衣机,甚至几次拆卸组装过菲亚特126P汽车——
  然而,真正让老顾“火”了一把的,是北京广播电台“百姓故事”刊播了他的收藏故事,用电波把他的名字传向四面八方——
  据“百姓故事”报道,老顾的藏品可谓涉猎广泛、数量繁多,其中有老留声机十余台、胶木唱片100多张,老电子管收音机、老相机几十台,黄花梨算盘、红木家具、各种民窑瓷器等老物件……
  和许多藏友的经历一样,起初一次偶然的机会,致使老顾义无返顾的迈入收藏圈儿,成为了一个地地道道的“藏民”。
  许多年前,他家附近一片平房被搬迁,在等待建筑施工的期间,这里就成为附近居民买卖自家旧货的小市场。一个星期天的早晨,老顾到这里遛弯,发现这些人摆摊叫卖的旧货中,有许多是平日罕见的老物件,并且价格低廉。他当即欣喜若狂,立即倾囊其所有,买了不少杂项回家。自此,周末到这里淘换老物件,就成为他生活中的一大乐趣,但令他惋惜的是,这个小市场不久就因施工被迫关闭了。
  从事过这行的人都知道,爱好收藏很容易让人上瘾。老顾同样不例外,虽然那个自发的市场关闭了,但他的收藏瘾已经大得一发不可收拾。至此,京城潘家园、报国寺、官园、莲花池、卧虎桥,老利康旧货、城南旧货等著名的文物旧货市场里,就经常出现老顾的身影,远近郊区的一些旧货市场,老顾也是经常光顾。特别是到外地旅游,他一下车先打听哪里有旧货文物市场,别人看风景,他则四下逛旧货商摊,马不停蹄、乐此不疲、其乐融融。比如有一次,他和朋友去山西旅游,在当地村民家中看上一副老的中堂和两幅老帽镜,从材质到雕花都非常有特色,特别是中堂的尺寸巨大,品相完整,于是就和人家软磨硬泡非要买,最终以相当于自己一个月工资的价格拿下。返京时,别人都带着土特产,他则背后背着,胸前抱着卸去了玻璃的中堂画框,肩背的书包里则是被大卸八块的帽镜。这组中堂至今仍挂在他家客厅墙面正中,是老顾心目中最得意的收藏品之一。
  初入收藏行的人,几乎都要犯一个“错误”,就是渴望收藏品多而全。多,就是藏品门类多,什么老物件都想收入囊中;全,就是品种全,同一种藏品臆想把天下所有品种都收齐全了。之所以说是“错误”,是因为一个人的能力与经济实力根本不可能达到,用形象的词描述就是“自不量力”。老顾自然也犯过这个“错误”,他仅是个工薪族,在收藏了一段时间后,很快感觉到世面藏品虽然多,但自己兜里的“银子”少,根本不可能广而泛之的大收特收。于是他改变了策略,集中精力收一些自己熟悉、价格又相对低廉的老物件作为藏品,以解“囊中羞涩”之急。譬如他喜欢摄影,就专心收藏老相机,几十年下来,已经收藏了几十台,其中有几台是世面罕见的珍稀货。他喜欢动力机械,就先后收藏了中外各种轻重摩托车十几辆。他喜欢音乐,就收藏了各种老式留声机和唱片。再如,随着半导体电子技术的进步,老电子管收音机退出了市场,他敏锐地认识到这个是新的收藏门类,所以四下淘换,日前已经收藏了美国、英国、德国、荷兰,以及中国制造的老收音机几十台。
  “捡漏”是收藏爱好者最津津乐道的话题,老顾搞收藏几十年,曾经“捡漏”的故事自然少不了。其中,他最愿意给大家讲的一个“捡漏”故事是这样的:
  1994年,地坛体育场举办过一期百姓旧物换购活动,老顾闻讯立即携夫人前往。当时,活动现场人山人海,他们随着人流一个摊一个摊的浏览。突然,他看到有个摊上摆着一个刷满了蓝漆的台灯,拿起来掂量一下,感觉分量很重,翻看底座,上面写着“1911年美国伊利诺伊州出产”的英文。他心里一阵暗喜,感觉这可能是个“漏儿”。但他并没动声色,先是煞有介事的买了一把摊上的老铜壶,然后指着台灯、像是很随意的问:这玩意儿多少钱?因为买了铜壶,摊主对他也慷慨,原本要12元的台灯,仅8元就卖给他了。
  回到家中,他细心的将蓝漆褪掉,发现台灯是件铸铁镀银器,至今还保持着银光闪闪的亮泽。接下来,他开始查阅各种资料,得知钨丝灯泡是爱迪生1879发明灯泡后又用了十年时间从6000多种金属材料的多次试验中确定是最稳定的,1909年被批量生产投入市场,这就是我们现在仍然能看到和使用的白炽灯。这盏台灯生产于1911年,很有可能是当初的第一批产品。简言之:地球上发明电灯后的第一代工业化产品,被老顾花8块钱买到了!
  许多人听完这个故事都调侃:美国只有两百多年的历史,但你花8块钱买了他们一百多年前的产品,现在要送回美国的博物馆,说不定就能换辆“宝马”。
  既然说到钱,不能不提一下老顾搞收藏的一个“原则”:光收不卖。无论是什么人、无论出什么价钱、无论自己的生活是不是窘迫,他都不会把自己的藏品卖出去。有人曾对他的做法不解,询问他为什么?他的回答是:
  好的东西能留存几百年上千年,正说明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我辈能够遇上一件或几件是我们和先人的缘分,好东西能到我们手上是上天看的起我们,我们只有好好保护的份,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史,我想就是这样延续的吧。
  有人说:老顾是民间收藏家。
  他摇头回答:黑便士邮票有一枚就算是邮票收藏家;莫奈的画,拥有一幅就是油画收藏家。收藏家的藏品不在于数量,而在于稀世程度。因此,自己虽然藏品不少,但根本够不上收藏家,顶多算是“民俗玩家”。对于老顾来说,不浮躁,不投机,能耐心把民俗文化搞懂并传承,是他最大的心愿。 住总顾红专.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8-18 16:11:44 | 查看全部
对于老顾来说,不浮躁,不投机,能耐心把民俗文化搞懂并传承,是他最大的心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8-18 16:13:10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8-18 16:14:05 | 查看全部
有文化积淀,工作生活两不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8-19 19:36:21 | 查看全部

回 1楼(煤缘) 的帖子

谢谢,见笑了。我不是太了解收藏,所以也许没有写出老顾更深层次的收藏内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8-19 19:37:07 | 查看全部

回 2楼(煤缘) 的帖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8-19 19:37:41 | 查看全部

回 3楼(wxpzp) 的帖子

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8-19 19:48:55 | 查看全部
谢谢付老师发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