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三国谋士录—心理大师贾祤(上)
贾祤不是医生,他是三国时期一位著名谋士,曾经侍奉多位主公,最后归顺了曹操。他料事如神、事无漏算,揣摩他人心理极准,不愧为一位出类拔萃的心理大师。
在网上,看到一些网友对三国时期的谋士进行排名,贾祤排名第一,不同的网友排名顺序有所不同,但贾祤排名都比较靠前。网友的排名虽然不足以信,更无权威可言,但贾祤的聪明、料事如神、为人处世的做法确实无人能及。有人或许不以为然,既然把贾祤夸得天花乱坠,他为什么开始侍奉那些“无能之辈”,最后才投靠曹操?任何事情都有前因后果,有一个认识的过程,况且这需要机遇。一个白丁,毫无作为,即使投靠曹操能够得到重用吗?诸葛亮隐居山林,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才出山,成就了一番伟业。这是可遇不可求的事情,仅仅是个例而已。正是因为曹操险些命丧贾祤之手,才让曹操真正知道了他的价值所在。也正是贾祤料到曹操能够成就大事,才劝说张绣归顺了曹操。
贾诩在外地为官,由于有病辞官回乡。路上遇到叛匪,同行的几十人都被叛匪抓住。贾诩临危不乱,说道:“我是段公外孙,请不要埋我,到时候家里人一定会用重金赎我。”当时太尉段颎,常年镇守边疆,威名远震。叛匪首领惧怕段颎的威名,不敢加害贾诩,反倒和他结为盟友,其他几十人都被处死。实际上贾诩并非段公外孙,他洞悉叛匪心理,采用诈术,幸运逃过一劫。
董卓被杀以后,他的部下都很恐惧。校尉李傕、郭汜、张济等打算解散军队,单枪匹马逃回老家西凉。贾诩阻止他们说:“听说长安城里要杀尽凉州人,而诸君弃众单行,即使一个亭长也能将你们擒拿。不如率众向西,收罗残兵,攻取长安,为董公报仇。如果事情成功,就干一番大事业,如果不成功,再逃跑也不迟。”李傕、郭汜采纳了贾诩的建议,果然占领了长安。李傕、郭汜残暴无比,大肆杀戮贫民百姓。贾诩认为李傕、郭汜难成大事,尽早离开了他们。后来李傕、郭汜失败,身首异处。贾诩事先离开,又逃过一劫。
贾诩投靠了将军段煨,段煨畏惧贾诩的才华和谋略,对他尊重有加,但并不重用。段煨产生了杀害贾诩之心,这让贾诩很不安。
张绣在南阳,贾诩背地里结识绣,绣遣人迎诩。诩将行,有人对贾诩说:"煨待君厚矣,君安去之?"诩曰:"煨性多疑,对我有所嫉妒,虽然表面对我很尊重,却不能重用我,时间长了,很可能会杀掉我。我离开,他一定会很高兴,又希望能够通过我结交张绣,所以他一定会厚待我的妻儿老小。张绣无好谋士,亦愿意得到诩,这样我和家人就会得到保全。"。不出所料,张绣对他非常尊重,执子孙礼,并且得到张绣的重用。段煨也果然善待他的家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