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279|回复: 6

有一个“三绝”与“四美”的好地方

发表于 2014-8-19 11:31:20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距北京城400多公里的兴城铁路疗养院(以下简称兴城铁疗),我已经去过三次,但始终未写一字。因为这座疗养院,同兴城古城一样,像一本深奥的书,需要慢慢地品读,才能领会其真谛;又像一位美丽的少女,需要缓缓地揭开她的面纱,才能看到其真容。我千思百虑,真是下笔难啊!最后,还是下定决心,难也要写!
  记得幼时,我学地理,知道出了山海关,便到了东北,也就是关外;进山海关入冀,就是关内。连接关内关外的一条狭长地带叫辽西走廊,兴城古城就位于这闻名中外的走廊的中部,其始建于明宣德三年(公元1428年)。据说兴城一词的来源:一则因迁兴州民而设之城,二则新兴之城。兴州位于今铁岭县新台子镇懿路村,当时迁二百户、千余人。兴城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那是我头一次到这里,一下火车,便听到了当地人讲明末忠臣袁崇焕击败努尔哈赤、皇太极,取得“宁远大捷”“宁锦大捷”的故事。兴城铁疗距兴城市中心不远,坐汽车几分钟就到,就是徒步到这里泡温泉也不过20多分钟。疗养院的地址是兴海南街108号。前些日子,我再一次来到这里,借繁忙的工作之余,又阅读了这本“书”,和那位含羞“少女”慢慢地靠近。我初步得知,兴城铁疗有“三绝”。
  第一绝是古泉。兴城温泉,古称“汤泉”。疗养院内的千年古汤泉素有“关外第一泉”之美誉,是兴城迄今为止发现最早的温泉主脉井。每天都有泉水从地下1800米处“汩汩”涌出,人们在兴城铁疗泡温泉,尽情地享受着大自然带来的欢乐。我问疗养院院长严旭明泡温泉有什么好处,他说:“温泉是因地下溶岩作用而形成的天然矿泉。泉水清澈透明,无色无臭,水温67摄氏度左右,酸碱度为1.4,泉水比重为1:006,属于高温弱碱性食盐矿泉。泉水中含有钾、钠、钙、铵、硫、镁等多种矿物质,还含有一定数量的放射性元素氡和镭。泡温泉,对医治风湿性关节炎、大骨节病、神经衰弱、高血压、皮肤病和慢性妇科病及外科手术后恢复,都有明显疗效。健康人泡温泉,还可以提神解乏。”严旭明兴奋地诉说着,我也听得津津有味。
  我和严旭明等人,来到了张作霖别墅后厅前的那口温泉主脉井。这里矗立的一个说明牌上写道:“这是兴城最早的一口温泉水井。”说明牌详细介绍了古温泉井的来龙去脉。兴城温泉发现于唐朝初年,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了。宋人许元宗受朝廷派遣出使全国,之后写了一部《宣和奉使金国行程录》。书中记载:“第十八段,自隰州(今东关站)八十里至海方寺……去海半里许,寺后有温泉池。”其所指即是兴城温泉。明代宁远州刺史汤伊安曾在温泉水井处修建致爽亭,以备达官贵人游乐观景和沐浴之用。清代在此建有汤泉寺,民国时则修了张作霖别墅。明代诗人徐景崇有诗赞古温泉井:“万古温泉水,百年几度游,炎流从地发,暖气欲天浮。风过亭台爽,山还景物幽,自怜多病害,不是濯孆帱。”
  我们几人徜徉于院内的密林绿荫中,边走边聊。从言谈话语中,我得知有关兴城的民间故事很多,“多得像城墙里的蛐蛐,你随便碰上墙上那块砖头,就会蹦出一堆来”,其中有关温泉的故事亦不少。最动人的是牛娃井下烧温泉的传说。牛娃是个穷孩子,自小给财主放牛。他常年吃不饱、穿不暖,整天劳动在野外,得了一身重病,四肢瘫痪了。财主将其赶出门,被好心的汤奶奶收留。一天,汤奶奶告诉牛娃,他的病“坐汤”能治好。啥叫“坐汤”呢?汤奶奶说,就是泡温泉。穷乡僻壤哪来的温泉呢?牛娃想把井里的水变成温泉。一天,他跳进井底,开始挖灶,打算点柴火把井水烧热,变成温泉。经过几天的努力,井底的灶挖好了。汤奶奶从家里夹来一块红木炭来到井边。此刻,从井里伸出一只大手,一把抓住了那木炭,缩回了井里。片刻,井里的水向上冒出气泡,那气泡越冒越大,终于变成温泉。牛娃在井底,看到许多人来这里“坐汤”,医治和他一样的病,高兴极了。
  从那口温泉主脉井处离开,我们又来到了位于院内2号疗养楼附近的温泉池。10多位疗养员分别在几个池子里“坐汤”。他们背后的牌子上写着“牛奶浴”“红酒浴”“唐王池”“养生固汤池”等字样。上面还介绍这几种“坐汤”方法的好处,以及能医治何种疾病等。这里的“坐汤”者,个个脸上溢满了笑容。他们“泡”得很舒服啊!
  第二绝是泥疗。自古以来,兴城温泉水被称为“圣泉”。“圣泉”的矿物泥经温泉水近亿万年的滋养、理化作用而形成。这种矿物泥,富含钾、钠、铵、硫、镁等几十种对身体有益的矿物元素。所谓泥疗,就是将这些矿物泥“贴”在身上,凭着泥的吸附力,清除人体内毛孔深处的污垢,补充矿物养分及滋润保湿成分,使皮肤焕发活力,尤其能够防止细胞老化,达到抗炎祛痘之功效。一次,笔者曾到这座疗养院做过一次泥疗。当时,一个重大采访任务刚刚完成,到疗养院休息半天。那里的医生非常细致地给我泥疗。疗后,我顿时觉得浑身清爽,有使不完的劲儿。当晚,我整理采访笔记至深夜,竟毫无倦意。我想,这大概是泥疗的结果吧!严院长还对我说,我们疗养院是原铁道部确定的重点疗养院之一,除了以天然矿泉泥和优质热矿泉为主要治疗手段外,还辅之以声、电、磁、石蜡等理化因子和传统的按摩推拿、针灸及正规中西医结合疗法,为来院疗养的职工查颜看病。我们院为患者的治愈好转率高达98%以上。
  第三绝是重点文物。这就是被辽宁省确定为省重点保护文物的张作霖别墅。一家疗养院竟然有省级保护文物,这在全路乃至全国是极为罕见的。这难道不是一绝吗?院党委书记郭伟告诉我,这座别墅建筑面积2000多平方米,占地面积5000多平方米。我仔细看去,这别墅是一个面朝南背靠北的小建筑群,围绕古温泉井而建,为三层套院。我走进门厅,左右的房间是卫士住的地方;再入前厅,是张作霖办公的地方,墙壁上挂着张作霖和张学良、赵一荻的相片,老式办公电话和毛笔等置于办公桌上。睹物思人,令人很容易想起当年在东北呼风唤雨的张大帅和张少帅。门厅和前厅均为砖木结构的尖顶铁房子。后厅为两层楼门,并有外廊与东西厢房连通,建筑规模虽不大,但风格独特。如今,后厅的建筑轮廓还在,但里面的房间已经改变格局,供来此疗养的铁路职工居住。郭伟介绍了别墅几十年的变迁史。他说,1925年8月,当时的北宁铁路局局长高纪毅得知喜欢温泉汤浴的张作霖即将到兴城来,高兴至极。高为了讨好张,特在原唐代古温泉主脉井址,为其动工修建了温泉别墅和温泉汤池。1926年4月末,张作霖和其五姨太,张学良和赵一荻,看到这座建筑十分高兴,当即赏给高2000大洋。后来,张学良和赵一荻曾来此小憩。郭伟稍有停顿后,非常气愤地说,“九一八”事变后,日寇侵占了兴城,将别墅更名为“大和旅馆”,实为屠杀中国人民的特务机关,多少残害中国人的指令从这里发出。郭伟言谈话语中,对日寇灭绝人性的行径,表示了极大的愤慨。日本投降后,国民党反动军队曾一度把别墅作为兵营,使其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全国解放后,这里成了铁路职工疗养院,劳动人民建的别墅又回到了劳动人民的手中啊!
  兴城铁路疗养院占地面积2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6万平方米,拥有床位500多张。这个疗养院由南北两个院落组成。北院即是张作霖别墅和古温泉主脉井所在之地,南院的各种建筑物里,分别是理疗治疗中心、会议中心、健身中心、网球场等。我曾多次在南北两个院里散步,也曾在散步时多次思考:“这所疗养院除了有‘三绝’外,还有什么特点呢?”我逐渐发现其除有“三绝”,还有“四美”!
  林之美。南北两个院落里,大部分是树木和草地。我曾试图数过有多少棵树,但因树木太多了,数着数着就忘掉了前面的数字。我猜想疗养院有万八千棵树也不为过,有松树、柏树、槐树、枣树、银杏树等。每棵树下都是长势很好的绿草。清晨,我在密林绿草中健身,拼命地呼吸新鲜空气,细听着鸟叫虫鸣。这里是天然的大氧吧啊!据说,疗养院内的负氧离子含量是兴城城区内的10倍。一次,我低头看去,只见一刺猬在林间缓缓地爬行,我没有惊扰它,小心翼翼地往前走。片刻,我一抬头,一只不大的小松鼠在松枝间跳来跳去,看来,这疗养院是动物的世界啊!疗养院春有百花、夏有清风、秋有硕果、冬有碧雪,焉能不美?密林中,古树很多。从那些古树粗粗的树干纹路上,我仿佛看到了它们所历尽的沧桑。当年,它们未曾毁于日本鬼子的屠刀,生命力顽强啊!我在同疗养院接待部安部长和经理李媛媛的交谈中,得知院内最有名的树,是菩提树和连心槐。一天下午,我来到那两棵菩提树下,一棵直指天上,看那样子高15米多;一棵微微向北倾斜,好像不愿意与另一棵树有一丝一毫的分开。我一眼望见树上有一小牌。这牌蓝底白字,上面写着:“市二级古树,树龄1172年,原产亚热带。”相传释迦牟尼佛祖于菩提树下得悟成佛,因此这种树自古以来就有“圣树”之美誉,向菩提树许愿也就成为了一种虔诚的祷告方式。据说,千年前,一位中国高僧到菩提迦叶朝圣,返回时带回了一株由“圣树”枝培育而成的树苗,并为其繁衍了许多“后裔”。疗养院里的菩提树便是由此而来。我凝视着菩提树,它们枝叶繁茂啊!树枝上系上了许许多多的红绸,这大概是人们寄希望于菩提树,实现自己心中美好的梦想啊!
  张作霖别墅后庭处,矗立着两棵相距4米左右的龙爪槐。一棵树干粗粗的,像个力气无比的壮汉;一棵树干细细的,像个婀娜多姿的少女。这两棵树,底部根茎缠在一起,顶部的华盖连于空中,多么像一对亲密无间的情侣啊!人们把这两棵树叫“连心槐”。这里面有一段美好的爱情故事呢!
  当年,北宁铁路局局长高纪毅与赵一荻的父亲赵庆华关系甚密,赵曾任东三省外交顾问、官至交通次长。高在张作霖和张学良面前,举荐介绍了聪明伶俐的赵一荻。少帅和赵一见钟情,从此书信往来不断。1928年6月4日,张作霖被日本关东军炸死,张学良怀念家父,内心苦闷至极,于1929年3月,给赵去长途电话,问她是否愿到东北旅游,赵回电同意。少帅派副官进京接来赵一荻到兴城,下榻在别墅。为了表达对张作霖的怀念和两人的至爱亲情深远之意,他们在后庭处种下了两棵龙爪槐。这里的工作人员告诉我,左侧一棵为张学良栽种,右侧一棵为赵一荻栽种。我望着这两棵龙爪槐,只见其充满勃勃生机。此刻,我仿佛看到了少帅和赵四小姐,几十年在中国大陆、台湾和美国檀香山等处相依为伴的情景。他们相濡以沫一辈子啊!记得曾有人说,晚年的张学良曾有回东北看看的愿望。我想,倘若少帅真的回到了他的家乡东北,看到了这两棵龙爪槐,该是多么地高兴啊!
  建筑之美。兴城铁疗的建筑物风格各异,有中式的、日式的、俄式的……,有平房、楼房、别墅等。如若从空中看,这些建筑物犹如散落在绿荫中的珠子,熠熠闪光,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图画。我曾多次驻足这些建筑物前,细细端详和琢磨它们的建筑风格和结构。我最感兴趣的是铁疗南院的那座四合院型的双层楼房建筑。这座建筑物的大门开在东南角,我从此门进入内院,正面坐南朝北是正房,两边带有耳房,左右两边是厢房。四合院中间是一个刚刚修好的温泉池,假山矗立在池的一角。我走进一层正房,这里是会客室,里面摆放着红木家具,一些显得古老的瓷器呆在上面,墙上挂着条幅。正房两边分别是餐厅和卧室,那里的摆设也十分高级。我问疗养院工作人员:“这么高级的房间谁来住?”“我们疗养院走向市场后,一些诸如四合院型的建筑,是为了满足国外、国内一些愿意在此消费游客的需要。但是,我们的工作重点,还是放在全心全意搞好职工疗养上。”我曾看到,职工疗养时住的房间,条件也很好,内外装修很有特点。
  文化之美。2014年6月份,我在这个疗养院,参加一个新闻工作会议。那些天,我被疗养院浓厚的文化氛围所感染,从内心强烈地体验到这里的文化之美。办公楼前,矗立着刊有这个院企业宗旨、企业精神的宣传牌,旁边的橱窗里是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图片集纳。疗养员住的地方,有介绍全院情况和各种医疗手段、设备的资料,供大家阅读。2号疗养楼走廊内的“铁路发展看变化”图片展,最能体现疗养院文化之美。这些图片从不同侧面,反映了中国自有铁路以来的历史。我用了一个多小时的时间,仔细观看着每一幅图片。我从这些图片中,看到了中国铁路先驱詹天佑,看到了在解放战争中运送弹药的“朱德号”,看到了国产蒸汽机车、内燃机车、电力机车和动车组,也看到了当年破旧不堪的中东铁路……我想,这个疗养院之所以举办这一图片展,一是体现文化之美,二是让疗养员接受健康疗养的同时,通过阅读和观看图片,了解中国铁路发展史,来一次精神上的洗礼,坚定为中国铁路发展多作贡献的信心。
  人之美。我在同兴城铁疗职工的接触中,深深感受到了他们的心灵之美。
  他们有着强烈的为疗养员服务的意识。每位工作人员工作细致周到,每天上午把疗养员的房间打扫得干干净净,还给您及时送来开水,问候您一声“上午好”。疗养员就餐前,也会听到站在门口的服务员一句“欢迎就餐”的话语。早中晚三餐,他们变着花样做,让疗养员吃得舒服、开心。理疗室的医护人员,不但为疗养员精心治疗,还告诉平时如何保养身体。
  他们有着强烈的忧患意识,懂得不进则退的道理,认为守摊并不能使疗养院得到发展,必须开阔视野,走向市场。他们如履薄冰,细致经营,在满足路内职工疗养的同时,请国内外游客到疗养院参观、疗养、泡温泉。仅今年清明小长假全院的收入就达45万元,是去年同期的9倍。
  他们有着强烈的创新意识。严旭明曾说,我们就是要改变以往的观念,变“坐商”为“行商”,充分盘活现有温泉资源,开发新的服务项目,提升服务质量,打造出一个具有兴城铁疗特色的著名品牌。他说,在开发“泉疗”方面,我们要创新服务、创效节支、创造佳绩啊!
  他们有着强烈的安全意识。全院的软硬件服务设施,努力达到世界卫生组织所提倡的健康新理念,积极改善卫生条件,保证职工安全地在这里泡温泉和从事各种理疗,以促进职工的身体健康。
  他们有着强烈的艰苦奋斗意识,靠自己的双手改变疗养院的面貌。南院2号楼旁的温泉池,是院领导和职工一起义务劳动挖出来的。如今,全院温泉池的数量已由过去的4个增加到36个。一天,我在疗养院内碰到院党委书记郭伟。我问他,您走得这么急,干什么去?他说,和职工一起清除院内的杂草和垃圾。此刻,我对院领导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他们有着强烈的文物保护意识。他们爱惜古树,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他们对千年温泉主脉井、对张作霖别墅都妥善地加以保护,不使其遭到一丝一毫的损坏。
  他们有着强烈的勤俭节约意识,对全院的开支精打细算,通过货比三家采购日常生产生活用品。北院菩提树周围需要铺上带有孔眼的砖,到市场上去买要花一大笔钱。院长严旭明就四处寻找。他发现一间房子前有一块大约20多平方米的地方,铺着那种带孔眼的砖,在此处用处不大。严旭明当即告诉院办主任,将其起掉移至菩提树下。起完砖的地,种上大萝卜,秋后收获后腌咸菜,以备餐厅供应早餐时用。6月底,我再次来到菩提树下,只见那里已经铺好了移来的带孔眼的砖。“严旭明真是个好当家人啊!”我心中赞叹道。
  这七种意识铸就了全院职工的心灵之美,他们真是最可敬、最可爱、最有魅力的人啊!他们将像千年古温泉水一样,永远带给人们幸福和安康!



作者:李连相 撰文\高锦旭 摄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8-19 11:38:41 | 查看全部
散光太厉害了。图文并茂,欣赏好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8-19 11:45:15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8-19 16:11:10 | 查看全部
很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8-19 17:23:31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8-20 11:21:04 | 查看全部
再传上坐落在兴城古城的东门城

兴城鼓楼南的牌楼

兴城鼓楼南的牌楼
楼!

兴城东门

兴城东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8-23 20:29:12 | 查看全部
前来这里欣赏美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