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378|回复: 9

第六届感动兖矿人物(事件)候选人事迹展播(1)

发表于 2014-8-21 22:25:35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第六届感动兖矿人物(事件)候选人事迹展播(1)

编者按


第六届感动兖矿人物(事件)评选工作已于近期拉开帷幕,进入推荐人物(事件)集中宣传展示阶段。为认真做好第六届感动兖矿人物(事件)推荐评选工作,在基层单位广泛开展“寻找身边的感动兖矿人物(事件)”活动基础上,经过基层单位推荐、部室推荐、媒体推荐、社会推荐和个人自荐,评先树优办公室对候选人事迹进行了整理汇总。兖矿集团网自今日起,分期对各单位已上报的候选人物(事件)进行集中宣传展示,并拟于近日开设相关专题页面。此后,集团公司还将于8月下旬印发选票,开通网络投票系统,进行集中投票评选,最终评选出第六届感动兖矿人物(事件)。




1、兴隆庄矿 张梅 牟秀萍
张梅,女,46岁,兴隆庄煤矿综合服务中心物业小区环卫工。牟秀萍,女,41岁,兴隆庄煤矿综合服务中心物业小区环卫工。
  张梅、牟秀萍,两名普通的女工,3年多来尽心尽力、无怨无悔照顾身患乳腺癌晚期的同事,为她看护、住院、做饭、洗衣、洗澡擦身子、推拿按摩、寻医针灸……不是家人胜似家人,她们用无私的爱唤起了患病同事生活的信心。
  天有不测风云,2010年11月的一次女工查体,宫玉玲被查出患有乳腺癌晚期。父母不能照顾她,兄弟姊妹离得远也不能来照顾她。张梅和牟秀萍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从那时起她们把宫玉玲当成“家人”,从清晨忙到深夜,从住院到报销,从年初到年尾,从2011年到如今,她们风雨无阻地陪着宫玉玲,燃起了她对生命的渴望。
  张梅和牟秀萍两人分工,牟秀萍的孩子小走不开负责“主内”,张梅负责“主外”。那时,张梅的丈夫患病,经常住院,怎么办呢?她就在家先安顿好丈夫,再乘车去兖矿总院照顾宫玉玲,陪她化疗,给她宽心。化疗6个疗程之后,张梅又陪着宫玉玲先后到济南、湖南、河南、上海、北京等医院检查,寻求新的治疗方法。业余时间学习中医的张梅,通过各种方式查询中医治疗方法,经常给她针灸、按摩,缓解患者的疼痛。
  随着病情恶化,宫玉玲全身水肿,关节灵活度降低,肢体活动不便,乳房肿大有七八斤,乳头开始溢液,乳房皮肤开始溃烂……张梅就戴着口罩,拿着镊子,蘸着碘酒,小心翼翼地给她消毒。这样的工作她每周都干一次,已坚持了一年多。
  “主内”的牟秀萍也没闲着。她从网上查询乳腺癌病人的饮食,遵循“低脂高纤”原则,多给她吃全麦食品、豆类和蔬菜,控制动物蛋白的摄入。牟秀萍想方设法调节饮食,变着花样做饭,力求做到清淡可口、荤素搭配、粗精兼食,既不单调乏味又不过于油腻。每次看到宫玉玲把一大碗饭菜都吃完时,她心里也很高兴;可看到她不想吃、不愿吃时,总是在旁边劝慰,拿起勺子一口一口地喂给她吃。
  牟秀萍还是宫玉玲的美容师,帮她剪发、修指甲,和张梅一起给她洗澡,尽量让她看起来精神。随着宫玉玲宿舍里腥臭味的越来越重,走近她的宿舍,一股令人作呕的气味迎面扑来,她周围的宿舍几乎没人愿住。即使这样,每次牟秀萍去的时候,都强忍着不带口罩,怕给宫玉玲增加心理上的负担。
  在三年多时间里,宫玉玲坚强地应对病魔的挑战,心里装着感激和感谢,用朴实的语言道出了自己的心声:“她俩就是我的亲人,我一辈子都忘不了她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8-21 22:27:51 | 查看全部
2、兴隆庄矿 谢春清
谢春清,男,38岁,液压支架技师、维修电工高级技师,兴隆庄煤矿综采二队综采维修电工班班长。


  1995年毕业于兖矿技校的谢春清,扎根煤海已有十七个年头了。19年来,他兢兢业业,勤学能干,平凡岗位当先锋,采煤一线献青春,成为了矿上知名度较高的明星职工。同事眼中,他是专家大拿;领导眼里,他是技师中的佼佼者;而熟悉谢春清的人都知道,他身上始终有一股不服输的韧劲儿。
  2005年,集团公司工业性试验项目支架电液控制系统在兴隆庄煤矿综采二队4301工作面上试用。谢春清主动请缨,担起了试验小组长这个“没有实惠,只有责任”的重担,他和两名工友负责起对ZZF6800—1.7/3.5双立柱电液控制放顶煤支架电液控制系统的维护及数据收集。为了获取现场第一手资料,他常常加班延点,不知疲倦,班上监测数据,上井统计汇总,整个试验下来,他们前后进行了20余项技术革新,为双立柱电液控制放顶煤支架实验成功提供了最前沿的技术支撑,最终成功的使双立柱电液控制放顶煤支架技术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谢春清是出了名的采煤电气设备故障“克星”,每当生产中出现电气故障,同事们总是第一个想到谢春清。只要他出马,就能在最快的时间内降服故障。为此,大家还送他“救火队员”的称号。
  2011年6月10日凌晨3点,井下工作面的采煤机供电变压器突然跳闸,整个工作面被迫停产。下中班刚刚到家的谢春清接到区队打来电话,不顾一身的疲惫,立刻出门往班上赶,穿戴好工装再次下井。经过细致排查,他不过30分钟的时间,使得故障被解除。等他再回到家时,孩子已经起床,看到爸爸回来,儿子顿时兴奋起来吵着要爸爸陪他玩。
  8月15日凌晨2点,还是睡梦中的谢春清让震动的手机音惊醒。原来夜班采煤机运行2个小时突发故障,当班电工愣是没找到故障点。谢春清匆匆赶往井下现场。经过他迅速处理,不一会儿,采煤机再次发出欢快的轰鸣声。
  “一人红红一点,大家红红一片”。谢春清一直把多带徒弟、广传知识、共享技术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今年,谢春清更是关心新职工的成长、成才,他深刻地感受到区队在安全生产中出现的“断层”,主动请缨带领大家制定了“三年成长规划”、《青年维修电工培训方案》等人才培养制度规划。他还先后与18名新工人签订了师徒合同,承担了培养后继技术人才的重任。19年来,经他亲手带出的徒弟就多达30人,其中26人已取得高级工资格证书,徒弟岳博晋升为技师,并被评为集团公司“青年突击手”、“优秀技能人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8-21 22:28:30 | 查看全部
3、鲍店矿 张矿军
张矿军,男,38岁,现为鲍店煤矿运搬工区机电班班长。2013年4月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荣誉;2012年4月获得“山东富民兴鲁奖章”荣誉;2012年10获得“山东技术能手”称号。


  1995年7月,张矿军毕业于兖矿技工学校,分配到鲍店煤矿运搬工区。初来乍到的张矿军,对工作面的环境及使用的设备全然不知。为此,他先是掌握生产的每一个环节,熟记每个生产流程,上井后虚心向技师和老师傅请教。功夫不负有心人,张矿军在参加工作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很快就成为名副其实的“机电行家”,被提拔为运搬工区机电班班长。
  随着现代化煤矿设备的不断引进,煤矿机械化程度大幅度提高。张矿军便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努力钻研技术,练就一套真本事,解决生产难题,把浪费的时间夺回来。他省吃俭用,自费购买了《煤矿电工手册》、《机电入门》、《煤矿固定设备技术测定》等工具书籍,刻苦钻研。他身上经常装着笔记本和技术资料,把观察到的情况一一记在笔记本上,记录本共记了几十本。矿上现有的21台电机车的详细情况,张矿军随口都能讲清。经过十几年的刻苦钻研,张矿军练就了一套电机车操作和维修的过人本领。2010年他在兖矿集团公司电机车比武中以总分第一名的成绩夺得桂冠;2011年,他又在山东省煤矿电机车比武中取得省煤炭行业第一名。
  他还为该矿运搬机电队带出了一大批生产骨干,成为了该矿机电专业维修技术顾问。一次,他发现原有的气缸控制道岔器,不能完全合并、分离道岔,电机车很容易出现跑偏掉道。为此,他反复试验,找到办法,从根本上解决了机车制动距离长的弊端,避免了机车追尾、掉道事故的发生,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2008年这一革新成果在全矿得以应用和推广。
  参加工作以来,张矿军每年义务献公休都在30天以上,技术革新,修旧利废,可为矿井每年节约资金近30余万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8-21 22:29:15 | 查看全部
4、东滩矿 武装保卫科
东滩煤矿武装保卫科以建设“幸福东滩”为目标,围绕治安防控、消防检查、煤炭押运等重点工作,狠抓社会管理综合治理,为矿井安全生产保驾护航。5月份以来,巡逻人员共发现未锁电瓶车105辆,未锁汽车229辆,未锁摩托车47辆,未锁储藏室179间,均及时采取措施妥善处理,为职工避免经济损失约400余万元。
自矿提出建设“幸福东滩”的口号以来,保卫科一直向职工灌输“爱护矿区就是爱护自己的家”的工作理念,尽心尽责守卫好看护好矿井财产安全,保护职工家属财物不受侵害。
在各单位推进内部市场化的今天,保卫科将绩效考核机制与日常工作挂钩,大大提高了职工的工作热情。对于在工作中涌现出的好人好事,以考核加分的形式予以奖励,好事儿做得越多,加分越多,工资收入也就越多。通过这种形式适当地拉开了绩效工资差距,在职工中形成了踊跃做好事儿,比着做好事儿的良好环境,激发了大伙儿的工作活力,调动起全科职工向优秀学习,向优秀看齐的良好氛围。
如今的保卫科听到最多的就是,谁谁昨天发现了一个没关车门的,给车主避免了很多损失,谁家开着储藏室,把他们叫起来锁上门,避免里面东西被偷……“竞争”做好事儿,向“正能量”靠近,也成为了一种常态。
由于煤炭市场形势日益严峻,加之天气转热进入用煤淡季,市场需求低迷。为做好煤炭押运,确保矿井煤炭产运销平衡,从而顺利完成煤炭发运工作,东滩煤矿武装保卫科严格落实各项煤炭押运规定,紧盯现场、严密布控,高效组织、抓点保面,坚决做到押运全程“零失误”,杜绝了各种跑冒滴漏现象,力保矿煤厂发煤秩序良好运行。
在煤炭销售不畅、库存压力大的情况下,东滩煤矿上半年创出地销日发运2.09万吨、月发运47.26万吨、精煤月发运46.08万吨、累计月发运量78.82万吨的四项新水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8-21 22:29:42 | 查看全部
5、济二矿 王凤岭
王凤岭,女,初中学历,济二矿退休职工。
王凤岭今年60岁,她婆婆已有90岁高龄。1993年,王凤岭的婆婆患脑溢血瘫痪在床,家庭的变故将生活重担压到了王凤岭身上,那时婆婆在老家农村齐河居住,还没退休的王凤岭就利用休班时间往返于齐河和邹城之间照顾婆婆。
2000年王凤岭正式退休,二话没说,就挑起了照顾婆婆的重担。为了防止老人因长期卧床而生褥疮,王凤岭总是定时给婆婆更换尿布、按摩、翻身擦洗。夏天房间里闷热,她便拿起蒲扇为婆婆扇风;秋天到了,她早早就给婆婆准备好软和的褥子;冬天来了,她会隔三岔五抱着婆婆到外面晒太阳。
因为长时间瘫痪在床,老人家难免心烦气躁,但是王凤玲从不发火。王凤岭的丈夫没有工作,平时靠给人打工挣钱,生活的拮据并没有影响他们的孝心。为给婆婆增加营养,王凤岭从不吝啬。为方便照顾老人, 王凤岭就和婆婆住在一个炕上,到冬天有时还和婆婆睡一个被窝里,用自己的体温温暖老人。
2013年腊月二十六,她接到家里电话,说是父亲肺部感染病重,医院下了病危通知书。王凤岭思前想后,毅然给妹妹打去了电话,哭着说:“妹呀,婆婆习惯了我照顾,我回不去呀。”这一年的春节,王凤岭煎熬着陪婆婆过了年,她的丈夫则陪着岳父在医院过的春节。
无论春夏秋冬,王凤岭的手机闹铃总是固定在早上五点二十分。每天起床后,第一件事就是给婆婆准备早饭,早饭做好后,就一口一口喂婆婆,忙完后自己则胡乱扒拉两口饭。由于婆婆年事已高,消化功能减退,当解不下大便的时候,她就会耐心帮婆婆按摩肚子,然后用手一点点把大便抠出来,老人感动得老泪纵横。
在王凤岭婆婆的床头柜前,整整齐齐摆放着60本护理记录本。2007年6月份开始,王凤岭的婆婆身体状况一天不如一天,为了科学记录老人的身体状况,也为了更细致地照顾老人,王凤岭就开始了每天的护理日记记录。王凤岭说:“有婆婆的地方才叫家,婆婆的屋子就是家的方向,这记录我会一直记下去,让它成为传家宝,一代代传下去。”
王凤岭88岁的公公逢人便夸:“俺这个儿媳真不孬,给个闺女也不换,俺知足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8-21 22:30:07 | 查看全部
6、杨村矿 机电工区主井绞车提升班
杨村煤矿机电工区主井绞车提升班的巾帼英雄们把绞车房作为挥洒汗水的阵地,把操控台作为展示技能的舞台,十几年如一日坚守在平凡而神圣的工作岗位上,用女性特有的勤劳和细心,撑起了矿井安全高效生产的“半边天”。这个班,就是日前被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五一巾帼标兵岗”荣誉称号杨村矿机电工区主井绞车提升班。
主井绞车房里噪声大,普遍在85分贝以上。“冬凉夏暖”是绞车房另一个显著的“特色”。与客观环境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这里的大理石地面光洁如新,电机设备一尘不染,规章牌板整齐排列,每一处台面、每一个角落都见不到一点灰尘杂物。
主井提升系统是煤矿原煤输送的“咽喉”,直接制约着矿井的安全高效生产。班组成员深知这一工作的重要性。在岗位上,她们牢固树立“工作一分钟、安全六十秒”的安全意识,坚持“操作细心、提升到位、记录准确”十二字方针,认真执行一人操作一人监护的作业规程,严格按照操作程序和接收信号进行作业。
只要一坐在操作台前,她们就会全神贯注,在设备运行的同时细心观察钢丝绳的排列状态、箕斗的运行位置、到位情况以及油温的变化,每2分钟提升1钩,每个班要提升260钩左右,她们一刻也不能放松。在长期的巡检过程中,她们系统归纳和总结出了“望闻听切”四字巡检法,不但能及时准确地判断设备故障点,还能够有效配合检修人员快速排除设备隐患,有效保障了设备的安全运行。
2013年夏天,在一次巡检中,位可双听到绞车停车时有轻微异常声后果断停车进行检查。她们立即向区队汇报,检修人员更换油缸密封圈后绞车运转恢复正常,从而消除了一次事故隐患。
为了更好地适应矿井安全高效发展的要求,这个由女性组成的班组还经常利用空闲时间召开班组业务技能座谈会,互相交流工作经验和操作绞车的小窍门,通过“四个一”学习培训、岗位练兵、互学互助结对子等灵活多样的培训活动提升业务素质,在班组中营造了善于学习、自我学习的良好氛围。目前,班组中已有8人获得高级工资质。
她们还坚持走技术创新、技术改造之路,积极开展小改小革活动。自2002年班组组建以来,实现了安全提升零事故,累计安全提升煤炭1200万吨。班组还先后荣获兖州煤业、兖矿集团“巾帼标兵岗”荣誉称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8-21 22:31:46 | 查看全部
7、铁路运输处 李树勇
李树勇,男,52岁,铁路运输处车务段技术室主任。男,1962.10生人;山东省肥城市人。文化程度大专;铁路运输专业助理工程师。
他,在技术业务管理方面独当一面,较好地完成了日常行车、货运组织的生产协调、下沉区运输配合、站场施工、生产安全隐患的排查治理等工作任务。带领技术人员完成南屯、济二等13个车站《站细》编制修订工作;起草制定《车务工种岗位安全责任制》、《一班作业标准化》等60余项规章技措。在站场施工、维检的组织、安全方案措施落实上,靠前组织、跟班盯岗,走遍了矿区铁路线路站场每个角落,熟知站场每一处设施设备,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现场工作经验。
进入2014年以来,集团公司以“三减三提”为主要内容的改革改制陆续展开。面对严峻的铁路运输经营形势,他带领段部技术人员,对车站运输作业进行写实分析论证,根据变化的运输作业性质和部分车站作业量及功能的衰减趋势,提出了科学合理的运输组织方案。积极向处、段领导建言,实行《优化车站运输组织,撤岗减人》改制方案。他建议将常营车站由每班3人改为2人,固定列车接发、会让、线路使用;将北渐站撤销货运岗位,相关业务由车站值班员兼任,调车人员改为二班工作制,实行“备岗”工作制;关闭大东站车号信息采集房,业务合并,人员撤出。三站减设岗位三个,18名职工回流空缺岗位,车站运输设施得以科学合理利用,节约创收200余万元。
2013年,他和他的技术团队深入8个车站,历时3个月,剖析车站运输组织现状,进行写实分析、计量测算、不同层面讨论听取意见,最终形成装车、卸车、集配三类车站作业绩效考核分配方案。建立一级车站班组,二级行车班组与职工个人作业计量分配考核机制。行车班组、岗位职工作业量班结班清。较早建立四五级内部市场考核雏形,激发了车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作业效率有了大幅度的提升。
他积极组织开展群众性QC小组活动。《压缩运用车矿停》、《降低好车空翻率》等8项成果分获全煤及省煤炭行业优秀成果奖,研发的《矿区铁路行车作业仿真系统》科技项目平台,在职工培训技能演练、公司技能比武等活动中广泛运用。还先后发表、交流运输专业论文12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8-21 22:32:03 | 查看全部
7、铁路运输处 李树勇
李树勇,男,52岁,铁路运输处车务段技术室主任。男,1962.10生人;山东省肥城市人。文化程度大专;铁路运输专业助理工程师。
他,在技术业务管理方面独当一面,较好地完成了日常行车、货运组织的生产协调、下沉区运输配合、站场施工、生产安全隐患的排查治理等工作任务。带领技术人员完成南屯、济二等13个车站《站细》编制修订工作;起草制定《车务工种岗位安全责任制》、《一班作业标准化》等60余项规章技措。在站场施工、维检的组织、安全方案措施落实上,靠前组织、跟班盯岗,走遍了矿区铁路线路站场每个角落,熟知站场每一处设施设备,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现场工作经验。
进入2014年以来,集团公司以“三减三提”为主要内容的改革改制陆续展开。面对严峻的铁路运输经营形势,他带领段部技术人员,对车站运输作业进行写实分析论证,根据变化的运输作业性质和部分车站作业量及功能的衰减趋势,提出了科学合理的运输组织方案。积极向处、段领导建言,实行《优化车站运输组织,撤岗减人》改制方案。他建议将常营车站由每班3人改为2人,固定列车接发、会让、线路使用;将北渐站撤销货运岗位,相关业务由车站值班员兼任,调车人员改为二班工作制,实行“备岗”工作制;关闭大东站车号信息采集房,业务合并,人员撤出。三站减设岗位三个,18名职工回流空缺岗位,车站运输设施得以科学合理利用,节约创收200余万元。
2013年,他和他的技术团队深入8个车站,历时3个月,剖析车站运输组织现状,进行写实分析、计量测算、不同层面讨论听取意见,最终形成装车、卸车、集配三类车站作业绩效考核分配方案。建立一级车站班组,二级行车班组与职工个人作业计量分配考核机制。行车班组、岗位职工作业量班结班清。较早建立四五级内部市场考核雏形,激发了车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作业效率有了大幅度的提升。
他积极组织开展群众性QC小组活动。《压缩运用车矿停》、《降低好车空翻率》等8项成果分获全煤及省煤炭行业优秀成果奖,研发的《矿区铁路行车作业仿真系统》科技项目平台,在职工培训技能演练、公司技能比武等活动中广泛运用。还先后发表、交流运输专业论文12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8-21 22:32:19 | 查看全部
9、兖州煤业榆林能化有限公司甲醇厂 靳明亮
靳明亮,男,汉族,31岁,大学本科,湖北省随州市人,中共党员。2006年6月毕业于武汉理工大学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同年7月参加工作,在兖州煤业榆林能化公司甲醇厂气化车间工作,现任公司甲醇厂气化车间技术主管职务。
2006年,靳明亮投身兖矿榆林60万吨项目建设。在陕北毛乌苏沙漠上,距离市区远,生活条件非常艰苦。8年多来,他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具有较强的责任感。气化系统投料初期因系统运行不稳定,他经常是熬了一夜又一夜,第二天坚持正常工作。不管天有多晚,气候多差,只要是生产有问题,他会及时出现在工作岗位上。
工作中,该同志虚心听取领导和同事的意见建议,刻苦钻研业务,熟练掌握岗位技能,不断提高能力素质,成为促进甲醇厂高效跨越发展的骨干力量。针对气化炉运行周期短、运行过程中频繁出现堵渣问题,该同志连续加班二个礼拜,每夜加班到凌晨十二点多,编制出了《气化炉操作注意事项》。按照操作注意事项进行操作,大大延长了气化炉运行周期,气化炉最长连续运行时间由15天延长至41天。该同志参与完成的“甲醇合成工艺中水煤浆气化煤质改善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针对60万吨/年甲醇生产工艺中存在的气化炉难以长周期稳定运行难题,根据榆树湾煤质特点,发明了一种新型助熔剂,消除了水煤浆气化的操作瓶颈,使气化炉的运行周期延长至50-60天,为整个化工系统长周期安全稳定运行做出了不可磨灭的成绩。
他推迟婚期,因为他作为技术人员,四处奔波,平日里加班加点,终于在2011年,才得以结婚成家。今年夏季,妻子产期将至,又赶上系统大检修,他又没能够在妻子临盆之时陪伴左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8-21 22:32:47 | 查看全部
10、鄂尔多斯能化转龙湾煤矿 张得春
张得春,男,49岁,鄂尔多斯能化转龙湾煤矿工程技术部部长。
张得春,秉承着当代矿工的拼搏进取精神,在济二煤矿掘进一线摸爬滚打了25个年头,从一个普通的掘进工人成长为一名煤矿基层掘进区长。2011年4月,张得春响应集团公司对外开发的号召,调入贵州开阳化工煤源分公司。2013年10月,张得春投入了转龙湾矿井的建设,担任工程技术部部长。来到新矿井,张得春每天坚持跟班盯岗,经常下井十几个小时,紧盯现场不放松,上井睡不了几个小时便回到办公室看资料、阅图纸、定方案。
春节过后的一天,他的女儿不幸出了车祸,头部重伤,病情十分危急,妻子怕他接受不了,第二天才托朋友委婉地告诉他这个消息。女儿受伤对他犹如晴天霹雳,安排好手头的工作,行李都没收拾便急急忙忙赶回了家中。到了医院,女儿还在监护中,他日夜不合眼的等待、照顾着,直到孩子脱离生命危险,苏醒过来,他才舒了一口气,却起身告诉家人,他要回矿了。
当时春节刚过,根据矿井建设情况需要更换矿建施工单位,正处于两单位交接过渡阶段。由于井下掘进遇断层,涌水量大,条件复杂,再加上新队伍对井下情况不熟悉,导致队伍交接工作千头万绪、极为复杂,一个问题处理不好、不及时,就有可能影响今后的安全生产,整个矿井人人忙得脚不沾地。转龙湾有经验的技术、管理人员匮乏,科长、副科长之下基本都是工作1到2年的大学生,急需技术过硬、协调能力强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紧盯现场,解决随时可能出现的问题。虽然当时矿领导清楚他家的状况,并没有催促他回矿,但是工作在建设第一线的他最清楚矿井此时的困境,毅然放下心中千般不舍,回到了项目建设前线。
今年6月,张得春的双胞胎女儿参加高考。张得春面对转龙湾煤矿8月底联合试运转的预期目标,作为工程技术部部长,负责井下矿建工程管理责无旁贷,他毅然选择了坚守岗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