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微软管理的五个方程式
微软(Microsoft)一直受瞩目要多归功于比尔·盖兹的管理风格,他坚持雇用顶尖人员做事,以全公司的前途做赌注,鼓励员工正视失败不断向成功挑战。人脑与电脑,看上去是很简单的资产,却需要最复杂的管理。微软张亚勤总结的“微软亚洲研究院管理方程式”可谓其他软件企业值得研究的“后门秘笈”。
定律一:IT=IQ(talents)+IP(intellectualproperties),即智慧资源
IT企业的竞争优势更多地体现在“智慧资源”而非“物质资源”上,一个天才所创造出的价值,很可能超越同一时代千名、万名工程师的贡献。IT企业通往成功的另一道“天梯”是构成企业技术核心的知识产权。在数字化时代,智慧成果的无损拷贝很容易,如果普遍忽视知识产权,必将使守法的软件企业难以积累核心技术、存储智慧能源。可见,以技术为本的IT企业要把IQ战略与IP战略并重。想要不断取得更高的发展,企业必须采取措施留住一流的人才,给他们一个充分发挥才能的空间,保护和尊重他们的知识和创造,使智慧的价值得以充分体现。
定律二:E=mc2(能量=质量×光速的平方),即智慧聚变
E=mc2在IT企业的管理中可以理解为:IT企业固然需要有一大批卓越潜质的人才(m),更重要的是寻找或创造一种快速发展的机制(c2;),使人才的潜质得以完全释放。先进的管理方式、富于感染力的企业文化将在人才个体、人才与人才之间产生一系列正面的连锁反应,从而最大程度地为公司创造能量(E)。IT企业要突破“企业发展的常规速度”,关键在于找到和创造这样的机制。
定律三:△V×△P≥2
测不准原理应用到IT企业中,把两个变量代换为企业目标的准确度和风险度,就会了解到企业在准确度和风险度之间不可能完全精确。这导致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和管理模式。一种是极其谨慎,控制风险,却往往固步自封。另一种是鼓励创新、允许失败,即便风险再大,也不安于现状。微软属于后者,不欢迎“不做事、少犯错”的人,而希望大家开掘难度大、风险大,但可能给公司、用户带来巨大利益的项目。当然,鼓励冒险不等于鼓励失败,允许犯错不等于允许愚蠢。
定律四:Ec→α,即开放原则
热力学第二定律:随着时间无限推移,封闭系统中的状态逐渐倾向于无秩序,“熵”趋于无限大,有规律而可用的能量趋于无限小,最终归于熵寂死的混沌。同理,IT企业需要构建一个开放的环境,有利于研究人员在第一时间了解到研发领域最新的学术成果,开拓眼界、增强学术修养,人才成长的速度自然就更快,也给技术更新迅疾的IT企业带来更多的生机、更多的可能。
定律五:1+1≥3,即合作原则
一个良性的合作应该实现非线性的价值。比如内部合作的机制,微软研究院在工作中有明确的研究目标和严格的评价标准。为达到预定目标,亚洲研究院不排斥任何工作方式,这使研究人员能够激发出最大的热情和潜力,合作的成果也因此超出预期。“善于合作”决不能等于“无原则合作”,微软非常重视对合作的评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