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upload=1](农民工)“实在人”老杨
        四十刚出头的农民工杨四昌,却被安徽电建一公司机械化大修厂的师傅们喊成“老杨”,大伙说这是对他的尊重。今年五月份才到大修厂的他,人缘却很好,大伙都说,他人实在,重情义,好相处。他的“实在事”、“实在话”在班组传为佳话。
       “对得起工资”
        老杨刚来大修厂的那段时间“着急上火”的样子,大家记忆犹新。
        工间休息时,他从不回班组休息室,而是跑到设备堆场,围着机械附件转悠悠,拿着卷尺量来量去,还不时在本子上记着什么。“量这些附件的尺寸干嘛用啊”,有人好奇地问他。他说,找起吊点!
        老杨在来大修厂前是分包队的“首席指挥”,起重技术当然也是一流的,大修厂相中他的技术,在机械转场装、卸车,大修机械中的起重配合等作业中,用其特长。
        他说,咋一看都是起重活,但工作内容不同。以前干的是设备吊装,粗狂一点没什么,而机械附件很精密,材质也特殊,起吊时必须四平八稳,才能确保作业安全!我对这些只懂一点皮毛,自己的技能不能满足岗位需要,能不着急上火吗?要抓紧时间“补课”啊!
        大伙劝他,慢慢来,边干边学!他直摇头,一个萝卜一个坑。再过十天半月,我要是干不了这些工作,脸上无光,就得自觉得卷铺盖走人!
        除了勤学苦练,老杨的另一个“法宝”则是不耻下问。班组里无论是老师傅,还是新学员都有被他“缠”的经历。
        经过一周左右的“补课”,老杨工作渐渐熟练起来,直到得心应手,紧锁的眉头也缓缓舒展。他说,终于能对得起这份工资了!
        “淌淌汗,心里踏实”
        这个月机械转场频繁,老杨的起重活多。烈日下装卸车,老杨车上车下忙个不停,汗水浸透了厚厚的工作服,曝晒和体温烘干以后,后背上泛 起白花花的汉斑。
        无论再累,他干好本职工作后,回班组喝点水,洗洗脸,便进到车间,给其他作业档“打下手”。他去帮忙,既不是班长的安排,也不是同事的“邀请”,完全是自觉自愿的。
        两台吊车同时大修,人手紧,大家都在忙,干好自己的活的老杨,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帮帮忙,减轻同事的劳动强度。
        说是帮忙,打下手,而老杨总是抢最重、最脏的活干,经常是汗流浃背。或满身油污。
        他告诉同事们,淌淌汗,脏点、累点,心里踏实。打工多年,经历多,没有哪家单位养“闲人、懒汉”的。
       “钱好,义更重”
        因为老杨技术好,人实在,有好几个分包队来电话邀请“加盟”,他婉言谢绝。
        他在来大修厂之前和所在的分包队相处的很融恰,因承包的活衔接不上,他才来大修厂的。前段时间又接了一批货,队长和工友都来电话要他回去,他没答应。队长急了,在原来包吃包住的基础上,又给长了工资。同事知道后,觉得他肯定要走了,工资比在这高出一大截!
       老杨“心动”却没有“行动”,他说,钱好,义更重!来这还不到半年,因为那边工资高,抬腿就走的事,我干不出来!图为老杨工作照 (夏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