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340|回复: 9

第六届感动兖矿人物(事件)候选事迹展播(4)

发表于 2014-8-28 09:21:55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31、唐村实业公司科技研发中心
唐村实业公司科技研发中心成立于2008年,是专门从事输送带和电缆新产品开发、配方设计、新材料应用、新工艺研究等工作的研究机构。
2011年以来,该团队先后解决了炼胶粘辊、PVG输送带挤浆料、胶片粘连、输送带表面顺浪、彩色电缆护套延迟硫化变色等30余项现场生产难题;组织了低成本黑色CPE护套配方、EPDM绝缘配方、天然丁苯内护套配方、低成本PVC芯料配方、高性能PVG芯料配方、高强度PVG盖胶配方、以NR+SBR为主的阻燃盖胶配方等17项成果的转化;应用了POE弹性体、新型阻燃剂、SG3树脂、粘合剂、硼酰化钴、炭黑等20余个新材料;成功开发研制了T4型耐高温输送带、钢帘网耐灼烧输送带、新型挤擦法PVG输送带、高性能系列钢丝绳芯输送带、8.7/10KV系列高压矿用橡套电缆、注射法预分支电缆、耐寒输送带、芳纶薄型节能输送带等,一系列具有行业领先水平的特种输送带电缆产品,每年为企业创造直接经济效益500多万元。团队多次被集团公司评为“橡塑技术创新团队”等荣誉称号,先后获得7项集团公司科技成果奖,3项国家级QC成果奖,申报通过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26项,发布科技论文18篇。
该团队注重新工艺的应用。2010-2011年,高级别PVG输送带有时存在边部出软边的现象而影响产品质量。他们在查阅大量技术资料和充分论证的基础上,突破传统的生产工艺,采取模拟试验验证等方法,有效解决了产品质量问题。
该团队注重加强新技术的应用。紧盯行业发展前沿,开发芳纶输送带产品,解决了橡胶与芳纶帆布的粘合问题。针对芳纶帆布厚度较薄的实际情况,他们分别借鉴分层带硫化接头、钢丝绳芯输送带硫化接头和PVG输送带硫化接头技术,取了满意的结果,一举获得合格证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8-28 09:22:12 | 查看全部
32、金通公司总成车间 王春荣
王春荣,女,1963年10月生,金通公司总成车间工人。
王春荣为人和善,工作勤奋。她的丈夫无正式工作,平常靠打零工贴补家用;父亲瘫痪在床;家中还有一对儿女需要照顾。这样的生活对于只有一份固定收入的家庭来说已经是非常困难了,但生活仍不断带给她不幸与磨难。
1991年,王春荣的哥哥得病后不治去世,一年后嫂子撇下年幼的侄子改嫁。父亲因经受不住这沉重打击,瘫痪四年后去世。没过多久,母亲又患脑血管疾病瘫痪在床。王春荣默默承受着生活带给她的考验和折磨,她在悉心照顾瘫痪的母亲、教育好一对儿女的情况下,又毅然承担起照顾侄子的重任,将侄子过户到自己名下。自此,她担负起照顾好自己一对儿女、年幼的侄子和卧床的母亲,一家人生活异常拮据。
2010年初,王春荣因劳累过度病倒,后住进医院进行治疗发现,患有恶性淋巴癌(晚期)。这无疑是个晴天霹雳,给这个原本不堪一击的家庭又一计重创。此时,全家人手足无措了。但是坚强的王春荣经过短暂的消沉和调整之后,她没有被困难和病魔吓倒,她没有退缩,也无路可退,她用超乎常人的毅力和勇气展开了与病魔的抗争,与死神的较量。她积极配合医院治疗,拖着放化疗之后虚弱的病体,仍然坚持每天照顾瘫痪的母亲和三个孩子。
多年来,她赡养瘫痪老人十余年如一日,她教育子女,并将大爱分享到同胞兄弟的孩子。母亲现在已八十岁高龄,虽瘫痪在床,但身体还算硬朗,从没有因瘫痪而得褥疮;儿子是在读硕士研究生,女儿大学本科毕业,并且找到了相对稳定的工作,侄子也技校毕业,能够自食其力了。王春荣就是这样,以她平凡的孝老爱亲的事迹深深感动着身边的每个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8-28 09:22:32 | 查看全部
33、鲁化芭田好阳光生态肥业公司 陆彦平
陆彦平,男,1967年7月生,鲁化芭田好阳光生态肥业公司总经理。
2013年1—4月份,鲁南化工尿素产品亏损占总亏损的约90%。就地“消化”尿素、提升肥料产品的附加值、大力度“止亏”,成为是鲁南化工局部突破、实现减亏增盈的关键。此时,深圳芭田生态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也正在科学谋划着公司如何进一步的发展壮大的蓝图。
经过多次的调研、考察和磋商后,原本是供买关系的双方决定共同出资成立鲁化芭田好阳光生态肥业公司,同时签订首期建设年产20万吨生态复合肥项目。陆彦平受深圳芭田总部委派,出任新公司总经理,成为兖矿鲁南化工的一份子。
芭田股份是上市公司,也是国家科技创新型星火龙头企业,并且是《有机-无机复混肥国家标准》的组织制定者,拥有强大的研发、生产实力,丰富的复合肥营销经验,完善的市场销售网络和卓越的农化服务体系。
陆彦平的到来,不仅带来了技术,更带来了灵活的管理制度和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在他的带领下,好阳光一期工程仅用8个月建成,创全国同类型装置建设周期最短,并一次试产成功。
陆彦平注重产品市场开拓,他亲自编制产品营销方案,今年2月底完成编制后,就立即安排销售人员到各地开拓市场。7月,鲁化芭田好阳光生态肥业有限公司复合肥产品推介会暨第一届客户恳谈会如期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268名经销商应邀参会。来自江苏、河南、辽宁等地的经销商代表纷纷发言,对下步的合作表示出极大的兴趣。
陆彦平为了事业离开家乡,离开条件优越的深圳来到鲁化,并带来了妻子和孩子,把家安在了鲁化。他们一起扎根兖矿、扎根鲁化,为兖矿煤化工、为鲁南化工的改革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8-28 09:22:44 | 查看全部
34、国宏公司运洗车间检修班 汤先红
汤先红,男,1967年8月生,国宏公司运洗车间检修班副班长。
汤先红有句座右铭:干就干好!他坚持把每天的工作都当作一本精彩的书去精研细读,把每一台设备、每一次检修都当作艺术品去精雕细琢。汤先红将所学跳汰机、破碎机、皮带机、脱水筛、单梁激振筛等业务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业务知识,切实做到学有所获、学为所用。2013年,他提出合理化建议10条,通过合理化建议的实施,有效改善了设备的运行状况,使自己从一名工作的“热心人”转变成为用专业知识武装起来的“明白人”。
汤先红面对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不论白天还是深夜,班上还是班下,总能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将问题及时进行处理。2013年4月大修期间,为及时保证给热电、气化车间供煤,他抢时间、赶进度,更换x226、x215、x307、x801/1、x222五条皮带减速机,连续奋战四天一夜,保证了燃料和洗煤系统的正常运行。8月,x703底流泵出现检修困难,他一直在现场,认真研究、仔细观察,顺利地解决了难题。11月,他对704A两台过滤机多孔板进行修旧利废工作,为公司节约费用近三万元。一年来,汤先红积极出谋划策,参与运洗车间技改项目,参加过的技改项目获得了公司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一项,三等奖七项。
汤先红常说,“安全是你我的护身符”。在多年的班组安全管理中,他深刻认识到:只有抓好安全生产,队伍才能稳定,企业才能发展,安全是是一切工作的前提。因此,他把抓安全作为班组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安全管理上从来不讲情面,不留死角。
汤先红是身先士卒的排头兵,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用辛勤的汗水和实干精神感染着每一个人,默默奉献着自己的光和热,诠释了他对敬业奉献的不懈追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8-28 09:23:03 | 查看全部
35、煤化工程公司鄂尔多斯项目部 丁龙
丁龙,男,1981年3月生,煤化工程公司鄂尔多斯项目部技术员。
丁龙2003年6月毕业于北京化工大学,一直在兖矿煤化工程公司工作。家中现有60余岁体弱多病的父母双亲,女儿还不满6周岁。但他克服生活困难,于2014年5月响应公司的号召,积极投入到鄂尔多斯荣信项目部保运工作。
为尽快熟悉能化公司各车间的现场情况,丁龙主动紧靠现场,在较短的时间内基本掌握了各车间的设备状况,为项目部开展工作掌握了第一手资料。
一次,热电车间锅炉给水泵转速提不上去,需停车紧急检修。该泵为进口KSB设备,价值约600万元,在生产中具有重要作用,必须尽快修复投入运行,才能不影响后续的系统开车。在拆检过程中,丁龙准确记录各部件的相对位置和所起到的作用,严格装配顺序和相互配合关系。借用专业工具,正确拆解,不野蛮工作,保护好每一个部件。在装配过程中,严格按照顺序将每一部件清理干净,对照拆解前的记录,准确恢复;仔细进行泵轴找正,误差控制在5丝以内,为锅炉给水泵的长周期稳定运行打下了基础。
净化车间放空管因超负荷下坠变形,丁龙主动联系参与紧急检修。需更换的弯头部位在10多米的高空,而且弯头上方须支撑起数十米高的放空管。丁龙前期进行了弯头备件的预制,加固支撑件的制作,然后现场更换变形的弯头等部分。项目部搭起脚手架,夜以继日地进行现场对口和焊接,安全高效地完成了检修任务。
在对热电车间1号锅炉水冷管爆管维修中,丁龙更是加班加点,积极参与讨论确定检修方案,确定需要检修的范围,需要清除的障碍物,确定拆除和恢复的顺序等。他带领检修人员24小时倒班积极抢修,保证了荣信化工的顺利试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8-28 09:23:18 | 查看全部
36、科澳公司电解车间输送工区 李想
李想,女,1978年9月生,科澳公司电解车间输送工区副区长。
李想2002年毕业进入科澳公司以来,就一直在输送工区工作,曾担任打料系统运行一班班长4年,净化加料系统净化一班班长3年,随后一直在车间后勤从事文书工作。她对整个输送工区的生产工艺流程、运行状况、各项管理制度十分熟悉。多年的班组生产实践和担任团支部书记的经历,让她积累了丰厚的管理经验。
2014年2月,李想成功当选为科澳公司建立以来生产车间的第一位女区长。上任伊始,她一面对工区管辖线路设备进行一次全面摸底检查,一面查看工区原来实行的各项规章制度,并和工区每一位职工促膝谈心,问其所想,知其所需。细化和完善《工区日清日结考核办法》、《岗位达标考核办法》等多项基本管理制度,实行大家的制度大家定、大家管、大家共同遵守。
李想针对工区工作时间紧、任务重的实际,根据仓库作业特点迅速调整工作计划,坚持早中班跟班制,与工区职工一起奋战。在氧化铝粉大量入库,最多一天入库氧化铝粉车辆达到33辆的情况下,李想带领职工全部在当日卸车完毕,超额完成任务,未造成一辆运输车辆滞留过夜。面对每天不低于600吨的打料任务,她和职工们不等不靠,在完成卸车工作的同时,按时保量保质完成打料任务,每日倒包量都在90个以上。他们曾在短短的五天时间内打料3621吨,卸氧化铝粉155车共7650吨,倒袋子461条,超额完成倒包工作。
李想先后荣获国资委团委闪耀优秀奖、集团公司“优秀共青团干部”、电铝公司优秀青安岗、电铝公司三八巾帼标兵岗、科澳公司2014年优秀管理创新奖等称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8-28 09:23:33 | 查看全部
37、轻合金公司挤压一车间“设备管家”团队
轻合金公司挤压一车间“设备管家”团队主要负责24台各型设备长期稳定运转。团队成员发扬“深入现场、沉入一线”优良作风,变“蹲班蹲点”式静态保养为“走动管理”式动态管理,在全车间做出“突发应急事件15分钟到岗”的承诺。
36MN反向挤压生产线是该公司第一台进口挤压生产线,随着外方安装团队的撤出,设备配件的日常更换完全压在了“设备管家”团队肩上。在一次紧急抢修中,该团队仅用一天完成了挤压筒、反向模轴、挤压杆、针支撑4个大型备件和挤压垫台桌、支撑缸垫块和分离剪刀等8个小型配件的更换工作,安装速度就连负责后期维护的老外也频频伸出大拇指。
一次,生产班组发现55MN反向挤压机针支撑意外断裂。在接到通知的第一时间,他们经过多次现场勘测,确定事故原因,制定抢修方案。抢修队10余名员工冒着近450度高温,历经12小时连续作业,完成了检修任务并进行生产恢复,大幅压缩了设备停机时间。
该团队工作中注重“挖潜增效”,以“55MN挤压生产线节能降耗”为攻关课题,经过20个工作日实测研究,降低了生产能耗。每月以30天工作时长,设备开机率60%为例,可节约电量14383.98度,大幅压缩了挤压制品平均吨耗,开创了促生产与降能耗“双赢”局面。以“严堵跑冒滴漏点,深挖节支降耗点”为日常工作准则,自车间三条生产线投产以来,他们利用日常巡点检和液压油更换时间,处理漏油点70余处,回收液压油共计300余桶,节约开支近20万元。
在发现55MN反向挤压机型材出口距离太长,导致产品易报废。他们自行组建攻关小组,经过近一周的连续作战,终于设计成功型材出口两级引出平台,大幅提高了管棒材成品率,节省了外委费用开支,创造了可观效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8-28 09:23:47 | 查看全部
38、总医院精神科 陈雷
陈雷,男,1969年10月生,中共党员,兖矿集团总医院精神科主任。
陈雷23年来坚守在精神科临床一线,面对着形形色色的精神疾病患者,工作中遭遇的委屈是常人无法想象的。他的原则是“打不还手,骂不还口”;他的行动是以善良和博大的胸怀,理解每一位精神病人、宽容每一位精神病人、救治每一位精神病人。
工作中,陈雷无怨无悔、任劳任怨,始终以优秀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他对病人有爱心、有耐心,对工作细心、有责任心。他坚持每周3天专家门诊、2天主任大查房,周六周日也要到科室查询问人病情。他注重建立和谐医患关系,尽量多收集病人信息,尽量多查房,力求拟定最佳治疗方案,最大限度减轻病人痛苦。他以身作则,积极工作,外出接诊病人160余人次;通过义诊、讲座、会诊、学术交流等方式不失时机普及治疗知识。目前,精神科年门诊量由1000余人次上升到目前的9000余人次。
为了科室发展,陈雷坚持开创性地开展工作。在他的组织下,科室先后成立了精神科普通门诊、专家门诊、心理咨询门诊、失眠门诊,以及男性封闭式病区、女性封闭式病区、开放式病区,设置了精神一、精神二两个临床科。
任精神科主任10余年,陈雷为科室建设发展积极开拓,尽心尽力。他努力营造科室学术氛围,提高医生护士医疗技术水平,科室坚持每周一题、每月一讲座学习制度。他鼓励医生多看书、多发表论文,多参与科研,积极参加学术讨论,带领大家不断进行业务学习。充分发挥技术“带头人”作用,自觉担负年轻医生的培训工作,把自己掌握的先进技术和经验教训,毫无保留地传授给科室其他同志,带出了一支医德高尚、技术精湛、作风过硬的专业队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8-28 09:24:03 | 查看全部
39、贵州能化大方煤业公司小屯煤矿综采工区 刘建平
刘建平,男,1960年1月生,中共党员,贵州能化大方煤业公司小屯煤矿综采工区副区长。
作为一个从事井下一线工作的老电工,刘建平业务能力强,工作尽心尽责,只要井下出现什么问题,随叫随到,从不讲任何条件。在同事们眼里,他工作扎实,处处展示着一个党员的风范。用他的话说,这是一个职工的本分。在同事、邻居们眼里,刘建平也是一个好人,同事、邻居之间没有过任何摩擦,谁家有事,只要他知道了,总会第一时间伸出援手,力所能及地给予帮助。
刘建平1979年参加工作,在南屯矿普采八队干电工,1989年调入东滩矿原综采一区,2011年6月,响应集团公司对外开发号召,奔赴贵州能化小屯煤矿,依然工作在最艰苦的采煤一线。同年12月,在矿上职工例行查体中被发现病兆,几次复查后,确诊为多发性肺癌,恶性晚期。突如其来的病痛面前,刘建平没有倒下。尽管矿领导一再劝他不必再考虑工作,安心治病最重要。但两年时间里,每逢治疗间隙,他都坚持回单位上班。
经历近两年的肺癌病痛折磨,确定生命再也无可挽留后,他毅然决定逝后将遗体捐赠给一直在那里治疗的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帮助医学专家们研究使用,早日为患者解除更多病痛。临终前,刘建平要求,逝后一切从简,不收礼金不收花圈,不搞复杂仪式,不为大家增添任何额外负担。
4月21日上午,邹城市红字会工作人员来东滩矿医院看望刘建平,履行了捐赠前的相关手续。4月30日,刘建平毫无保留地奉献了生命最后的温暖,安静地离开了这个世界。告别仪式后,刘建平的妻子孙晓雯与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正式签署遗体交接证书。在目前器官捐献刚刚起步、市民认识还很不足的情况下,刘建平的善举,对邹城遗体捐献工作是一个很大的促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8-28 09:24:17 | 查看全部
40、信息化管理中心应用系统部
信息化管理中心应用系统部成立于2012年7月,现有人员29名,90%为本科以上学历,研究生学历3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资格11人,中级职称资格7人,初级职称资格9人。
应用系统部是集团公司信息化工作的一线团队,参与了集团公司多数重大信息化项目的实施及开发工作。主要工作包括集团公司信息化规划,信息化标准制定,信息化咨询;集团公司总部、各专业化公司等单位信息系统的设计、开发和维护,包括操作系统、中间件软件、数据库系统、备份软件、应用软件、部分系统终端以及配套服务器、工作站、计算机网络等安装及维护;集团公司云计算中心的安装及维护。截至目前,应用系统部参与维护或开发的信息化系统有50余项。2013年部门开发和维护收入4000余万元,占信息化管理中心总销售收入的40%以上,为集团公司信息化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
应用系统部承担了集团公司主要的集团级应用系统的维护工作,对于系统维护人员来讲,责任大、压力大。为保证系统在工作时间正常运行,维护人员需要经常牺牲休息时间,将系统检测、升级及维护等工作安排在夜晚或凌晨进行。
尽管应用系统部软件开发人员数量较少,他们还是自主开发了很多应用系统,涵盖集团公司生产经营调度、信息化管理中心综合运营、信息化管理中心考核管理、煤矿用电分析、应急指挥等系统,为集团公司节约了大量的资金,并能够及时应对用户后期需求进行变更。
集团公司信息化水平一直保持在煤炭行业前列,在现在的经济大环境下,应用系统部员工艰苦奋斗,任劳任怨,很多人放弃了其他部门及公司提供的优厚待遇,坚守岗位,献身于兖矿,与企业共进退,继续坚持着自己的信念,一心扑在事业上,展现出兖矿IT人的精神风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