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做一件有意义的事
假期还产生了一系列综合征,比如,有的学生放假不想回家。孙云晓前两天去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中午吃饭时发现食堂里人很多,全是学生。孙云晓分析有两类原因,一是学生渴望独立成长,想留在学校享受独立的假期;二是经济原因,有的学生来自偏远地区,路途遥远路费又贵,还不如留在学校打工赚钱。
假期综合征中,最常见的当属开学恐慌。“假期太自由自在,作息也不规律,一开学,早上8点就要上课,还是全新课程。对很多学生来说,开学以后的节奏一时难以适应,整个人都不好了。”
怎么办?孙云晓说:“在开学之前就要开始调节,调整生活节奏,准备新学年需要的东西。不妨换一种角度去想——新学期是新的开始,上个学期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有机会重新开始。”
当然,也有一些学生并不害怕开学,反而十分渴望。孙云晓说:“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讲,青少年处于群体社会化阶段,来自同伴的影响大于家庭的影响。他们特别在乎和同伴的关系,需要从同伴那里获得成功感。所以,有相当多学生渴望开学,同伴关系越好,越渴望开学。这种渴望甚至能减轻开学的不适应感。”
但假期一定是以个人休闲为主的,青少年又不能接受这么长时间都是自己一个人,在假期中该如何与小伙伴交流?“现在联系最多的是短信、微信,但这样的联系太平常了。”孙云晓建议,最好的交流,就是与志同道合的同学一起,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情,旅行、运动、公益、社会实践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