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align=justify]
“去年深圳市本级各预算单位‘三公经费’总支出为5.3亿元,比2012年减少1亿元,下降15.9%。其中,‘公车购置及运行费’仍占支出绝对大头,而‘公务接待费’下降比例最多。”27日,深圳市政府提请市人大审议深圳2013年本级决算草案报告和土地出让收支情况报告这两份议案。 |
[align=justify]
[align=justify]
[align=justify] 市财政委员会主任乔家华说,2013年公务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支出较2012年实际执行数压缩10%,公务接待费压缩20%,因公出国(境)费用压缩5%”。为此,市本级去年预算执行中扣减了各预算单位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指标共7300万元。 |
[align=justify] “根据决算数据,去年市本级各预算单位用当年财政拨款开支的‘三公经费’总支出为5.3亿元,比2012年减少1亿元,下降15.9%。其中,出国(境)经费0.28亿元,比2012年减少0.11亿元,下降29.2%;公车购置及运行费4.3亿元,比2012年减少0.47亿元,下降9.9%;公务接待费0.73亿元,比2012年减少0.42亿元,下降36.5%。”乔家华说,这是深圳连续第3年公布三公经费支出,节约出来的资金将统筹用于各项民生事业。 |
[align=justify] 乔家华还表示,去年是本届政府成立的第5年。5年来,深圳财政收入屡创新高,全口径公共财政收入从2765亿元增至4818亿元,增量高达2053亿元,年均增长15.2%;地方公共财政收入从880.8亿元增至1731亿元,接近翻番,年均增长18.5%。而全市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等九大类民生支出占比也从2009年的54.8%提高到去年的65.4%,提高了10.6%。 |
[align=justify]
[align=justify]
[align=justify] 在市人大审议2013年度深圳土地出让收支情况报告时,乔家华说,去年深圳全市土地出让实现收入363.18亿元,完成计划167%,全市土地出让实际支出321.73亿元,完成计划148%。市本级土地出让收入主要用于政府投资项目和保障性住房的建设。 |
[align=justify] 记者注意到,宝安区、龙岗区、光明新区、龙华新区这四区的土地出让收入约11亿—15亿元不等,其他几区则相对差距较大,收入不多。而在支出上,盐田区、大鹏新区支出情况不理想;福田区城市更新返拨收入含往年应返未返地价款,因此收入规模较大,但该区申请返拨较晚,也未形成大规模支出。 |
[align=justify] 对此,市人大计划预算委员会审议认为,深圳土地出让收支及管理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土地出让收入与计划差异较大;二是土地出让收支计划完成不够均衡,各区之间差别很大;三是土地出让资金的使用效益有待提高。”该委建议政府应细化预算编制,提高预算准确性。同时,提高土地出让资金使用效益。“去年土地出让资金结余规模超百亿元,但同时在支出中又安排了贷款的还本付息支出,一方面造成资金沉淀,另一方面又付出融资成本进行贷款,降低了资金使用效率。” |
[align=justify]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前海合作区收入入库较晚,经市人大批准,其去年土地出让收入70.01亿元全部结转至今年一并安排。因此,上述收入支出情况均不含前海。 |
[align=justify][/table][table=100%,#ffffff]来源:  | 南方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