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834|回复: 1

并购贷款“热”的冷思考

发表于 2009-5-7 07:47:44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商业银行开展并购贷款,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自去年12月并购贷款业务“开闸”以来,商业银行拓展并购贷款,抢占市场份额,可谓踊跃。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我国各商业银行并购贷款总规模已突破100亿元。  并购贷款“热”的积极效应,不容忽视。国内商业银行并购贷款的“开闸”,选择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受全球需求下降冲击,我国宏观经济增长放缓,企业经营业绩下滑,营运资金明显趋紧。与此同时,资本市场不甚景气,尤其是证券市场融资功能暂时关停,在一定程度上又加剧了流动性的紧缩。在这种情况下,并购贷款融资方式出炉,作为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新政之一,显得很及时,一定程度上拓宽了企业融资渠道,推动了行业调整乃至产业升级。
  商业银行拓展并购贷款的积极性值得肯定,但笔者想在此提醒,并购贷款“热”的同时还需要一定的冷思考。当前,我国商业银行热衷的并购贷款,主要是针对国有企业的并购行为。如宝钢收购宁波钢铁股权,就得到了建设银行、交通银行等多家商业银行的支持,并购贷款可谓“集中供应”。像上海第一单并购贷款的得益者———百联集团,北京首单并购贷款的获得者———首创股份,无一例外都是国有或国有控股企业。这些企业本身资金实力相对较强,也已具有相对通畅的融资渠道。相反,一些民营企业,虽渴求并购贷款,却较难博得银行“芳心”。因此,从目前来看,即便并购贷款很热,仍还不能真正满足市场需求。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并购贷款属于杠杆融资,风险也相对较大。对我国商业银行而言,如果只是一味地抢占市场份额,而忽视风险控制,也不利于银行自身的稳健发展。借鉴成熟市场经验,在一些大型的企业并购中,银团贷款方式更受追捧。多家银行联手提供并购贷款,在利益共享的同时,还能分散风险。
  基于以上分析,笔者以为,商业银行并购贷款市场空间很大,但拓展市场,也不要忘记了“稳”字。(来源:解放日报.蒋娅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7 14:53:13 | 查看全部
并购贷款也应向民营企业倾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