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二十年来,沪上三家老牌地产国企之间进行了多次股权腾挪,它们的资产应声膨胀,大股东也从上市公司手中拿走数十亿资金。
散户股东们对这种腾挪却越来越愤怒,并且不能理解为什么公司明明坐拥黄金资源,业绩却越来越暗淡。
2014年8月25日夜,散户们否掉了上海最老牌地产国企中华企业(股票代码:600675)非公开发行股票的议案,该议案将为目前市值约95亿的中华企业募资近60亿元。
当天下午,表决议案的临时股东大会在上海影城召开,两个小时的会议也像电影一样富有戏剧性。
南方周末记者看到,股东席上,多是年纪偏大的上海本地市民,穿汗衫、拎着布兜。
高管轮番宣读议案一小时后,股东代表发言,每人不超过5分钟,总时长不超过20分钟。但两位股东发言后,斥责议案声音渐长,主办方宣布未经登记不得发言,激起愤怒的小股东们冲上台去抢话筒,穿着拖鞋、汗衫的小股东们与主办方的“白衬衫”们拉扯在一起,现场一度失控。
挑起争议的,是“二股东”的一轮发言。他持股中华企业3年,发言中斥责议案损害中小股东利益、大股东输入股权“水分”太重、企业经营涉嫌输送利益、造成国资流失。
迄今为止,中华企业已成立60年,在A股上市21年。作为新中国成立后上海第一家从事房地产经营开发的国有企业,中华企业及其大股东上海地产(集团)公司(简称“地产集团”)以极低的成本,拿到了上海滩最好的地产资源。在其子公司的一张开发地图上,“经典项目”密布于黄浦江两岸的主要城区。
然而,中华企业的年报显示,自2010年起,它的净利润由8.23亿跌至2013年的4.73亿,同时营业总成本由24.9亿激增到60.5亿。近五年间,净利润缩水43%,营业总成本扩张了143%。
坐拥黄金资源,为何业绩越来越暗淡?面对小股东的质疑,16年间连任5届董事长的朱胜杰回应说,“不用我来回答你,有我们的年报,我们公开的数据来回答。”
募资“装进来”的是什么
“装”进来的三家公司的部分股权,评估作价二十余亿。这三家营业利润挣扎在盈亏边缘的公司,此次评估中资产价值分别翻倍。
8月9日,中华企业公告了这次大规模的融资计划,以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的方式,融资不超过60亿,几乎是市值的2/3。
其中,中华企业与持股36.36%的大股东地产集团签署认购协议,后者以其所持有的三家公司的股权入股,评估作价20.38亿,恰好至少占此次融资规模的34%。这意味着如果议案通过,由上海市国资委全资控股的地产集团可以保持在中华企业的控股地位,股份不被此轮融资所稀释。
其余的募资,要求以现金方式认购,不超过39.62亿,募资的发行底价为4.25元/股。定价基准日前20个交易日的股票交易均价为5.78元/股——值得一提的是,认购底价过低,也是小股东质疑的重要原因。
这份议案如果通过,一方面保持了地产集团的大股东控股地位,另一方面为上市公司募集现金40亿元。
然而散户们担心的是,大股东充入的究竟是不是“好资产”,是否能够为上市公司带来增值?
公告显示,地产集团参与认购,凭的是手中上海房地产经营(集团)有限公司(简称“经营集团”)10%股权,上海凯峰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简称“凯峰房产”)10%股权,和上海地产馨虹置业有限公司(简称“馨虹置业”)100%股权。
南方周末记者查阅了这三家公司的评估报告(由上海财瑞资产评估有限公司出具),和审计报告(由立信会计师事务所出具)。
评估报告对这三家公司的评估价值分别是:26.80亿,44.89亿和13.21亿,净资产账面价值分别是:14.66亿,13.00亿和2.99亿。
评估中,三家公司的增值率分别达到82.89%,245.26%和342.17%。就是说,它们全部增值了,而且资产价值分别翻了约一倍、两倍和三倍。
但实际上,到目前为止,这三家公司的经营情况并不令人乐观。
成立于1983年的经营集团也是一家老国企,几经改制,由中华企业和地产集团控股。在编员工43人。
2014年上半年,经营集团的营业利润为负值,亏了1061万。其营业收入由去年的3.47亿猛跌至132万,仅为去年的0.38%。但是,管理费用并未减少(按半年计)。
凯峰房产在职员工20人,旗下徐汇区小闸镇地产项目“尚汇豪庭”,是评估的主要增值点,也是中华企业公布的此轮融资的主要资金投向处。
经过了2011、2012年的净利润为负值后,凯峰房产2013年净利润达到180.24万。与此同时,凯峰房产的负债引人注意,它的抵押担保贷款高达16.39亿。
与前两家类似,馨虹置业同样员工人数不多,共12人。公司2011年至今营业利润均为负值,营业收入为0,上半年营业利润为-5.4万(财务报表显示,均为管理费用)。与凯峰房产类似,它也背负着高息债务,比如交银国际的信托贷款5亿,利率高达13.25%。
综合来看,三家公司今年上半年主营业务收入合计2900万,背负的抵押担保和贷款等合计约为25亿。
为什么它们的估值却能翻倍增加?评估报告中,主要增值部分是“尚汇豪庭”和“239街坊”两个地产项目,以及林林总总各类资产,连同电脑、桌椅、汽车等的增值。
三家公司的汽车价值均以“车辆牌照增值”计算。在馨虹置业的评估中,电脑和汽车增值达18.05%,是因为原本账面为零的车辆牌照价格纳入评估范围。
在此轮评估中,增值幅度最大的,则是两片绿化用地,增值1100.73%。
经营集团旗下有两幅面积约10万平方米的绿化用地,属于政府划拨用地。绿化用地,是指公园、动植物园、保护林等公共用地,它的性质不能轻易改变。在以往的账目中,这两幅地属于未记录的无形资产,然而在此次评估中,按照价值翻番1000倍计入公司估价。
“你觉得这是优良资产,我把它卖给你大股东,你要不要?”8月25日,股东代表发言时,二股东看着主席台上两位地产集团的副董事长问。
中华企业对这三家公司也并不陌生,其中经营集团和凯峰地产的另外90%股权就在中华企业手中。临时股东大会上,董事长朱胜杰解释此轮融资的目的之一,是按照证监会规定,进一步解决同业竞争的问题。
倘若按照这一评估价格,中华企业手中所持经营集团和凯峰地产的这部分股权,价值就膨胀到高达64.5亿。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