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319|回复: 0

[职场快讯] 2014年毕业生求职:让企业看到你的潜力

发表于 2014-9-3 06:32:27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就业,这是一个永不褪色的话题。2014年,727万大学毕业生涌入就业市场,这一群怀揣梦想的千里马能否马上找到工作?薪资如何?前景如何?茶余饭后聊到毕业生薪情,感叹大学生就业的艰辛,也为那些能够勇敢突围、顺利加薪升职者喝彩。史上最难就业季,你选择怎么做?
14544310Y-0.jpg


  薪如止水 最难就业季不是终点
  2013年全国大学毕业生达699万,被一些人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季”。2014年,高校毕业生有727万,或者只有网络那句老话“没有最难,只有更难”才能描述这种情况。事实上,除了727万这个规模之外,今年的毕业生面临的挑战还包括连续几年饱和的市场以及往届“剩”下的师兄师姐们。再者,这几年海归回流严重,更加充斥着校招这块市场,今年的形势据说将是异常严峻。
  近日,某权威机构与发布了2014年应届毕业生就业调研报告,通过对52461名2014年应届高校毕业生进行问卷调研,总结出了这一批大学生的就业去向、从事行业和签约月薪,其中2014届毕业生期望月薪平均值为4357元,实际签约月薪为3945元。(薪情图)

1.jpg


  【2014年毕业生薪酬调查】显示,2014年,37%的企业计划给毕业生的薪酬在2500(含)~3500之间,30%企业则表示在 2500以下,而计划薪酬在3500(含)~4500、4500(含)~5500、5500及以上相对高薪段位的企业分别为18%、10%、5%。对“与 2013年相比,该薪酬水平涨幅多少”中,57%的企业表示并无涨幅,仍保持2013年的毕业生薪酬水平,24%的企业表示涨幅在5%之内,涨幅在 5%-10%、10%-15%、15%-20%和20%以上的企业分别为13%、3%、1%、3%。
  求职有路 企业青睐网招和校招
  史上最难就业季,很可怕吗?
  “最难就业季听着怪吓人的。关键是看你怎么想。积极的心态很重要。或者也需要一些小技巧。” 已经在腾讯成功谋到职位的孙然直言,作为新闻学专业的学生,自己对互联网的嗅觉还是比较敏锐。在大家都在招聘会上争先恐后挤破头时,他同时选择了网上求职。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与人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沟通方式也日新月异。移动招聘平台异军突起,确实不容小觑。据悉,65%的企业选择网络招聘、54%选择校园招聘,另外,相对比较传统的人才招聘会、员工推荐和纸媒广告分别占35%、26%和7%。
2.jpg


  网上招聘尤其是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备受90后应届生的青睐,移动招聘平台首次突破10%,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同时,社交网站在招聘中的作用也越来越大,最出色的LinkedIn、X职场等,100%的海归求职者都有用过LinkedIn,超过30%的重点本科毕业生也在使用LinkedIn求职。
  譬如这个X职场本身就是一个专注于职场社交的SNS网络平台,它通过用户社交等交互手段,展示职场人士的事业经历、人脉关系以及职场技能,为其职业发展倾力打造一个完美、广阔的社交平台。同时X职场通过记录用户的网站足迹,统计分析用户的社交等交互行为,经过严谨科学的运算,生成立体全面真实的多维简历。
  天上掉馅饼这样的好事,不是遇不到,需要你准备好。
  理科并非绝对优势方 有才有位
  在就业率方面,理科一向以绝对的优势力压文科。而严峻的就业形势,也成为影响学生选择文科或理科的重要因素。然而,求职就业,一定理科吃香,文科垫底吗?
  不可否认,薪酬的高低取决于所在职位的可替代性。比如建筑类和软件类职位,专业性强,可替代性低,平均月薪均在4000元以上;诸如行政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可替代性较高的文科类职位,平均月薪只有3000多元。理科职位需要较强的专业技能,对应届毕业生来说,既要求实践经验,还要求动手能力,所以起薪往往略高。与之相对应,文科生在校更注重理论学习,刚走出校门难免起薪门槛低一些。
3.jpg

  但是:
  “都说文科生不好找工作,我认为其实取决于在校期间自身的努力程度。” 在新东方教育机构工作的刘芊云说,大学期间他不但通过了英语8级考试,还通过了托福考试。“这两本证书对英语专业毕业生来说就是敲门砖,加之自己对口语非常重视,才能顺利进入新东方。”
  “大学时,我经常利用课余时间阅读大量课外书籍,所以知识面比较广。”在重庆某投资企业担任会计月薪6k的邓可说,一年前他和另外7个来自重大、川大等名校的毕业生一起进行开放式面试,面试官出了有关历史、经济、地理的3个话题,他都答得不错,击败名校应届生顺利被录取。“面试时理科生不擅长文科题目,文科生不擅长理科题目。”邓可说,由于大学期间对各类知识的积累,他对每个话题都应对自如,“文科类专业在大学里面学业不太重,所以一定要注意自我充电,才能在职场上走得更远。”
  有才有位。文理之间本无大差别,关键在于是否有长远眼光。
  受教育程度不是限制 企业欣赏潜力股
  前几年,不少单位都把“985、211院校毕业”作为招聘的硬性条件。这让很多求职者颇感苦恼。去年教育部发通知,严禁这种设置门槛的招聘行为,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就业歧视。然而,不少学生仍旧在招聘会上碰了软钉子。
  “不是禁设‘985、211’门槛了吗?怎么还是有啊?”南京工业大学的硕士生小王站在太平洋建设的招聘海报前,有点恼火,“凭什么这两类院校的就要优先考虑啊!”
  今年某权威机构调查指出,2014年企业对应届生的学历需求升级,2013年大专及以下学历的应届生需求人数占比为27%,2014年为22%,同比下降5%;2014年重点本科需求为29%,同比上涨3%,硕士需求占比为10%,同比上升1.5%。
  形势依旧严峻不假。但是,随着人力成本越来越高,企业也越来越理性,与其选择高薪博士、海龟,不如选择实用的大专毕业生;大专生起薪增度最大,达到了6.74%,博士薪酬增幅最小,仅为2.08%。

4.jpg


  学历不高的应聘者在初步筛选简历的情况下没有竞争优势,但金子总会闪光,有能力的人不愁找不到好工作。学历并不完全代表一个人的能力,学习能力和发展潜力显然更加重要。
  让企业看到你的潜力,要知道,学历并非他们最终诉求。
  2014年,注定又是一个让毕业生欢喜忧的一个年份。严峻的就业形势最是考量一个人的时候了。而唯勇敢突围者,才能赢得高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