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554|回复: 1

“让心和企业贴得更紧一些”

发表于 2014-9-3 10:55:13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金银贵


     8月26日,在重庆能源集团松藻煤矿仪器维修班,班长陈向梅正在维修设备。
    “现在企业不景气。”她指着窗外煤坪那高山似的煤炭告诉笔者,就只看到煤坪一天天的升高,就没看到降下去过。姐妹们是看到眼里,急在心里。
    为了节约,她们每次都将换下来的零配件用箱子分门别类地收集在一起。
    “你看这个空气室(瓦斯光学仪上的一种配件),就是大家利用报废的配件加工的,价值100多元。”陈向梅脸上终于露出了一丝笑容。她在桌子上拿起一个配件向笔者介绍道。要不是她说这是她们加工的,笔者还真以为这就是厂家生产的原配件。
    陈向梅告诉笔者,加工这个空气室非常麻烦。需要将松香和凡士林按一定比例加热后,再用手指摁住,用丝绸不停地擦拭,才能保证粘合不会出现串气现象。而就是因为这样,每做一次,她们的手都会被高温烫起水泡。一个月,她们会面临10多次这样的烫伤。而通过废物再利用,每年下来,仅废物利用一项,她们在材料上就能节约近2万元。
    “由于我们技术有限,涉及到维修难度大的就没办法了。”陈向梅指着墙角一个四四方方装满了撤换下来的各种零配件的配件箱,无奈地摇头叹息。
    已有20多年维修工龄的陈向梅告诉笔者,现在班组不仅不好招新员工,而且班组员工的技术也有待提高。班组6个人,能够修理放炮仪、光感式瓦检仪、便携式报警仪三种仪器只有2个人。她忧心地说,同事接替不上,让大家都很着急。为了帮助其他4个工友,她和另一个姐妹每次总是耐心地手把手教她们,要求她们把仪器坏的地方记录下来,下次修的时候就知道坏在那里了,这手上技术活是急不来的。
    她说,现在的维修技术,都是自己摸索出来的经验,这个过程既漫长又累。如今,面对新的仪器,她已向矿上提出要加强员工培训的意见。她说,现在班组人手不够,每个人都派出去学习是不可能的,矿上花费很大,能否请老师来矿给大家培训,工作、学习两不误。
    “你看嘛,这些都是近几天收到的几台坏的新放炮器,我们没这技术修,丢到一边。两百多块钱一台,好可惜啊!”陈向梅摸着这些放炮器,不停地叹息着。“厂家只卖设备不卖技术,维修对于我们来说,还需要一个阶段的摸索过程。”
    笔者在聊天中还了解到,维修工作已不是她们的主要工作。她们还需要担负起全矿便携式瓦检仪、瓦斯光学仪、放炮器的发放工作。
    “企业效益不好,我们明白。所以我们更应该在这样的情况下,心和企业贴得紧一些。我们也相信企业会走出这个雾霾,会好起来的。”陈向梅说这话时,笔者分明看到了她眼里流露出的那份坚韧和倔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9-4 21:37:50 | 查看全部
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