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4-9-3 21:38:47
|
查看全部
第三阶段:漠视风险,淡化危机
当公司进入第三衰落阶段时,内部警告信号开始增加,尽管外表情况仍然能好到为烦人的数据开脱,或是暗示困难只是“暂时的”、“周期性的”、“并没有那么糟糕”、“没犯什么根本性错误”。在这一阶段,领导者们忽视消极数据、强调积极数据,对模棱两可的数据则给出正面倾向。当权者开始责怪外部因素造成阻碍而不是承担责任。充满活力、基于事实展开的讨论,逐渐减少或者一起消失。权力越来越独断,企业内部的人感觉越来越无所适从。
这个时候,你会发现:1.老板通常看好不看坏,扩大正面消息,低估负面数据;2.没有经验,却下大赌注在大胆的目标上;3.根据模棱两可的数据做决策;4.将衰退的过错,归咎于外部因素;5.过度组织重整,企业内部动荡;6.**傲慢、疏离。
第四阶段:急于获救,盲目抓狂
第三阶段累积的危险和风险恶化后,就会将公司置于可见的急剧衰落中。此时,领导者如何反应是非常重要的,是毫无目标地寻求快速获救?还是回到最初成就卓越的纪律上?而大多数领导者选择的是前者,通常病急乱投医,将拯救的希望放在富于感召力却不切实际的领导者、大胆却未经验证的战略、激进的变革、戏剧化的文化革命、对一鸣惊人产品的期望、能改变游戏规则的并购或是其他任何华而不实的解决之道上。
恰恰,处于这一阶段,公司的恐惧和狂乱举动会加速企业的死亡。很多领导者在事后往往声称:“我们努力了,也试过了所能想到的一切,不能责怪我们没有尝试。”事实上,衰落晚期公司高层冷静和清醒的头脑、以及有重点的改进是非常重要的。
这时,你会发现企业一刻都未得安宁:1.大动作频频,推出像并购、新策略或新科技等特效药,急着求突破;2.重用魅力型**,就像抓住救星;3.慌张急躁;4.激进变革。**不断用“新计划”、“新文化”等空泛口号“激励”员工;5.过多宣传,在还没有结果之前,急着推销未来愿景;6.下猛药初期见效,但效果不持久;7.遗忘核心价值,组织变成只是工作、赚钱的地方,员工不再相信他们有战胜到底的能力8.财务能力明显下降。
第五阶段:衰败已定,寿终正寝
公司在第四阶段停留得越久,一再寻求华而不实的救赎,就越可能螺旋下降得越快。在第五阶段,领导者基本放弃了拯救的希望,他们开始选择出售公司、或者寻求被别人并购等手段。到了这个地步,企业基本上宣告终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