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改革开放30年,带给我了永远难以忘记的诸多往事,但在我记忆的深处,母亲的口袋如拌我成长的衣钵,永远留在了我的记忆中。
曾依稀记得,在我孩童的时侯,父亲外出打井,家里只有我和母亲相依为命。顽皮的我每当向母亲伸手要钱时,母亲总是微笑着从衣兜里掏出几枚硬币,轻轻放在我的手里。那时候的我好奇地抬头看着自己的母亲,内心不免在想,母亲的口袋里到底放了多少钱?她的口袋里为什么有钱?我什么时候才能拥有母亲的口袋?什么时候才能长大成人,像母亲一样成为一个“有钱”的人呢?
在我小的时侯,母亲的口袋俨然就是一个“聚宝盆”,儿时的我每次向母亲伸手要钱,母亲几乎是有求必应,尤其是到了一年一度的春节时,我高高兴兴地换上母亲给我做的新衣服,为了得到母亲的压岁钱,调皮的我几乎寸部不离开母亲半部,使出全身力量帮助母亲干活,一边用眼睛悄悄地瞄着母亲的口袋,心里不免忐忑不安起来,今年母亲能给我多少压岁钱?我打扫干净了院里的卫生,又急忙帮助母亲张贴年画,虽然累的上气不接下气,但身上总感觉有使不完的劲。 小时侯的我,便从母亲身上学到了让我受益非浅的结论:只有付出才有回报。虽然平时也可利用此“规则”来讨母亲的喜欢,但是在我们家里,尤其是每年的大年三十,是母亲比较看重的一天,在很大程度上,自己要想多拿压岁钱,那天我必须要多干活,用自己的良好表现来赢得母亲的好感,以便到凌晨放鞭炮时,母亲能从口袋里多掏出几角钱,说不定母亲看到我的优异表现,高兴之余多给我几块钱呢!
随着年龄的逐渐增大,我渐渐懂得了母亲挣钱的艰辛,明白了母亲的口袋并不是所谓的“聚宝盆”,而是母亲面朝黄土背朝天挣来的辛苦钱,面对繁重的农活,瘦弱的母亲每天起早贪黑地干着,回到家后还要为我做饭,可从来没有叫过苦和累,我的心被强烈的震撼了。我发誓一定要节衣缩食,为家里节省每一分钱。我深深懂得,母亲的口袋里装着是她对我未来的希望,装着她对全年收成的精打细算,万不得已千万不能张口要钱。依稀记得有一次,学校组织学生去买《汉语词典》,囊中如洗的我一时不好意识向母亲张口要钱,便向同桌的小胖子借了两块钱,交给了班主任老师。我自己决定下地挣工分换钱,保证一个月时间将钱还给他,谁知,小胖子却将此事告诉了母亲,母亲一气之下来到了学校,当着众多学生的面,母亲从口袋里掏出一叠子钱生气地对我说:“你看看咱们家有没有钱,还用着给人家借钱吗?”很多同学唏嘘不已,事后都夸我们家真有钱。回到家后,母亲一边抚摩着我的头,一边告诉我了真相,原来,那一叠钱是母亲是10元整钱换的零钱,意在让全班同学都不能借给我钱,这件事使我明白了母亲的用意:就算吃康咽菜,出去要饭,也不会让我没钱上学。
1983年,我们一举从戈壁滩玉门油田一举迁到了中原油田,我也高兴地走上了劳动岗位,就再也不用看母亲的口袋了,而这些往事却永远留在了我的记忆中,烙在了我的脑海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