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摆摊计划
到了周五下午,原来空旷的宋庄美术馆广场突然变得热闹起来,陶器、刺绣、家具、手工艺品等五花八门摆了一地,甚至还有蔬菜和烤肉卖,原来是宋庄跳蚤市场开市了,在市场一角还传来了清脆的打铁声,“铁匠”蔡小小就是这次宋庄跳蚤自由摆摊计划的发起人。
来自云南的蔡小小美术专业毕业后,做过贸易,学过玉石雕刻,在一次偶然接触铁艺作品之后,便深深迷上了打铁,多年后终于在宋庄小堡村开了一家小小铁匠铺,执着地保留着原始村庄的一种面貌。
据不完全统计,宋庄的常驻艺术家达6000多人,相关的艺术从业者估计也近一万人,然而蔡小小发现一些人在艺术创作之余,除了吃饭就是喝酒,好像没有更多与外界交流的场所,艺术画廊及美术馆的活动又太专业小众,每次活动都是一些圈内的老面孔互相打招呼,久而久之也就没有新鲜感了。
“我想象中的宋庄应该是一个艺术、自由并充满活力的芳草地,然而我到宋庄两年了,看到更多的是高楼大厦,宽阔的马路,而艺术的鲜活力量却没能看到,所以我借助了宋庄美术馆这个艺术地标发起了‘宋庄跳蚤’艺术活动。”蔡小小说,他希望让艺术家和爱好者都能融入到这里,让更多的人看到艺术的魅力,并产生一些艺术品及纯手工艺品的交易。
虽然在宋庄其他村子已经有了艺术集市,但蔡小小觉得跳蚤市场给人的感觉更鲜活更包容,可以有很多可能性。蔡小小没有到处张贴海报,让大家去口口相传,一开始只有很少人来跳蚤市场,后来人就越来越多了,有艺术家、音乐人、生意人、环卫工人、村民、路人等。这与他当初的设想基本相符,但艺术家参与的人数还是太少,他希望通过自身的行动带动艺术家们出来展示自己的才华。
从闲置物品、铁器作品、搪瓷杯子到自家种植的无公害蔬菜,蔡小小每次去跳蚤市场卖的东西都不一样,第五次他去现场打铁,他想每次都能为大家呈现出一些别样的东西而不是一成不变的货品。
在跳蚤集市上比较受欢迎的是一些新鲜的物品,例如从田里刚刚采摘回来的莲蓬,现场扎制的藏鞭,甚至是一对从德国回来的母女带去的首饰和小型版画,也有的人东西没有卖出去,干脆直接赠送了,就来玩一玩也很有趣。蔡小小认真总结说是形式和创意的保守导致销售的失败,跳蚤市场需要创意,哪怕是用路边捡的一根树枝亲手做成的实用小物件。
一些宋庄的音乐人、乐队也来到跳蚤集市上唱歌,更有艺术家的行为艺术表演及小型艺术作品展示。“我想把宋庄艺术区的人们都带动起来,它就是一个大party,一个大舞台,每个人都可以在上面表演。”蔡小小希望大家都动起来,“别窝在自己的工作室,走出来晒晒太阳聊聊天,交流思想,出售作品这多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