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小河嘴煤矿矿嫂捧上就业“饭碗”
矿嫂潘欣这些天很高兴,在做了2年多全职矿嫂后,如今在矿工会提供的就业信息的帮助下,在达州城区找到月工资1700元的火锅店服务员工作。“能就近找份工作,不仅减轻了家里的经济负担,还能让自己的日子过得更充实。”如今有了一份属于自己的稳定工作,潘欣很高兴。
和潘欣一样,如今在川煤集团达竹煤电公司小河嘴煤矿,矿区的广大矿嫂们在该矿矿嫂就业引导和帮扶工程的引导和帮助下,根据矿上提供的就业信息,纷纷走出家庭,走出煤矿,带着煤矿人吃苦耐劳的优秀品质,纷纷到紧邻矿区的城区餐馆、酒店、休闲度假山庄、超市、汽车销售店和其它行业就业,既增长了知识,充实了自身,又带回了收入。
长期以来,煤矿由于自身生产的特殊性,加上矿区地理位置的因素,无法为矿嫂们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很多矿嫂们只能守在矿区做个全职矿嫂,家庭经济全部依赖于在矿上上班的丈夫的工资。当前,煤炭行业形势严峻,企业生产经营困难,职工工资收入已经受到影响,职工家庭经济支出捉襟见肘。
对此,小河嘴煤矿除了千方百计稳定企业生产经营外,启动了职工家庭增收计划,充分利用该矿距达州城区近、就业机会多的优势,实施矿区矿嫂就业引导和帮扶工程。从去年初开始,该矿利用全矿职工家属大会、矿嫂座谈会、群监协管工作会等时机,组织矿嫂有针对性地开展煤炭行业形势任务教育,提高矿嫂的就业愿望,积极劝说和引导矿区矿嫂们尽快就业,增加家庭收入。
针对矿区矿嫂就业信息和渠道窄的实际,该矿努力拓宽矿区矿嫂就业信息渠道,女工委、协管委、家属委等群团组织专门到达州城区,特别是距离矿区较近的南城片区的用人单位,收集适合矿嫂就业的岗位信息,并将就业信息通过口头通知、QQ群发布、电话通知、会议通知等形式,及时联系有就业愿望的矿嫂前往应聘就业。
对矿区伤残、患病等困难职工家庭,该矿变“输血”为“造血”,组织人员上门服务困难职工家庭的矿嫂就业,消除这些家庭等、靠、要的思想。矿嫂余佳的丈夫贺见在2006年井下受伤致残,她不离不弃照顾伤残的丈夫和抚养读书的孩子,根据矿工会提供的就业信息,去年9月,余佳和其她6名矿嫂在南外佳乐超市找到理货员的工作,每天工作8个小时,每月可为家里带来1600元的收入。“现在自己有了收入,日子过得格外踏实。” 余佳说。
如今,在达州南城各大超市买东西和餐馆酒店就餐时,总能遇到热情礼貌的矿嫂营业员,相互问候打招呼。这些矿嫂店员纪律性强、能吃苦、干活勤快、待人热情,深受餐馆、酒店、超市等用人单位喜欢。矿嫂袁瑞琪和其她两名矿嫂凭自身实力进入达州禾林汽车4S店从事汽车销售等工作,每月能拿到四五千元的收入。
为了从根本上解决矿区职工、矿嫂、学生出入矿区的交通安全问题,该矿积极主动向地方政府部门反映情况,协调市、区交通部门开通了小河嘴煤矿直达城区杨柳垭的无人售票公交车,每隔30分钟发一趟车。同时,该矿经过和公交公司沟通协商,该路线公交车每天最晚可运行到晚上7点半,使在城区上班的矿嫂们上下班路上的交通安全有了保障。
“现在矿上效益不好,老公收入也不高,家里孩子读书、老人赡养等开支很大,我们矿嫂也要主动为家庭分忧,不等不靠。现在,我虽然每天上班很辛苦,但每月有一两千元的收入,家里往后的日子肯定好过多了。”潘欣说。
根据小河嘴煤矿工会统计,截止今年8月31日,全矿8个区队564名矿嫂中已有373人就业,占区队矿嫂总数的66%。目前,该矿正在加大矿嫂就业引导和帮扶工程的工作力度,积极动员还未捧上就业饭碗的矿嫂尽快就业。
“矿嫂是矿区稳定和职工队伍稳定的重要力量,如今矿嫂有了工作,职工家庭增加了收入,职工和企业共度难关的信心更强了。今年以来,尽管矿上职工收入有所降低,但职工队伍流失率保持在了较低水平,企业安全生产形势平稳。”谈及帮助矿嫂就业,该矿工会副主席陈春芳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