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罚,重创自信
美国着名教育家克劳蒂娅指出:“每个人在沮丧之时,都需要别人的理解和慰藉。对孩子气,我们更应该伸出理解之手。”
孩子心理的不成熟,决定了其情绪的不稳定,这是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的必然现象。但一些家长不懂得或漠视孩子的这一基本特点,一遇孩子在学习上、生活上出现挫折,与家长们的期望值出现差异,就开始了令孩子生厌、生畏的絮叨,而且絮叨的语言主题就是挖苦和讽刺。如孩子成绩考差了,有的家长就说孩子“笨得像猪”一类的语言。殊不知,这样的语言一旦成了家庭教育的主旋律,那么,孩子就会破罐子破摔。在孩子心中,恐怕就是这样的信条了:反正家长口口声声说我不行,那就不行吧!有的孩子也可能弄假成真,开始怀疑甚至进而坚信自我能力的低下。这样一来,孩子的自尊心遭到重创,要想再让孩子重树自信,恐怕就事倍功半了。
人都可能经历挫折和失败。要这个时候,最需要的是理解和帮助。作为家长,如果在孩子遇到挫折和失败。在这个时候,最需要的是理解和帮助。作为家长工,如果在孩子遇到挫折和失败时,能体贴地就一句“没关系,再来!相信你会成功”,那么孩子的心灵感受到了慰藉,他的自信心就会在低落的情绪中重新树立。本来,让孩子独自吞食挫折的伤感,就是家长的失职了。如果家长反以恶语相向,这就无异于雪上加霜。
孩子的自信心是成功之帆,家长应作鼓帆的劲风,而不能成为肆虐无度的龙卷风,一阵狂风之后,船帆支离破碎。想想:这条船会驶向何方?
“心罚”重于“体罚”,这已是不争的事实。
孩子们需要鼓励,需要关爱,需要欣赏。
欢迎大家参与话题讨论,精彩回复将会送上100个平台币的奖励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