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377|回复: 6

[随笔]

发表于 2014-9-5 15:17:23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造字本意是一个人手拿大戌,呐喊示威。很是阳刚自我而大写的。戌,音须,一种兵器是也。原来汉字的我也是很大气的,一点也不输于西洋人大写的“我”的。
       西洋人造字时只能大写字母“ I  ”以示自我之大,远没有汉字“我”的威武:手持大戌昂首而立!要是再加一个口字就变为哦哦直叫了。原来汉民族也是很阳刚的。于是中原的汉民族祖先开疆拓土中华自谓了。中华者,中央之花也,多么自豪。
       虽然西洋人大写“我”乃不得已而为之,较之汉字“我”没有一点技术含量,但由于直观形象,天天看看着写着,久而久之,大写的“我”镌刻在西洋人的骨髓里了。汉字“我”虽然本意威猛,大气,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渐渐地忘“我”而变成人民一份子了。加之汉字本来就难认,文盲或不追根求源的识字者,还真的不知道汉字的“我”也是大写而昂首挺胸的!
       当“我”变为人民一份子时,悲惨世界了。民,造字本义是手持利器刺瞎战俘双眼,使其无力逃跑,成为顺从的奴隶。于是,人民便特指为底层劳苦大众,贫民百姓了。 现今“我”的草根自喻,虽说是正话反说,也在某种程度上道出了“我”的“民”性。
       成为“我”而大气而立,看似简单也非易事。首先你要有点私有财产吧。在“我”字创造之时,戌一定是昂贵的,青铜器铁器时代,有一件武器戌一定非易事也。“我”的昂首挺胸、大写阳刚一定是有物质基础的。一个一无所有之人一定不能大写的“我”的。 所以,私有财产不可侵犯——全人类的共识。小小的“民”要变为大大的“我”,无非三条路:从文、从武、革命。革命者,造反也,其本质也就是财富再分配也。比如曾经的“打土豪、分田地”之举。
       家事国事天下事,看似繁杂毫无规律,然而只要看“我”,真正明白了“我”,那么上下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史就大概明白了。有人总结出中华历史就是兴旺发达两三百年再衰弱一两百年的历史,周而复始,于是《甲申三百年祭》了,总想破解这个魔咒。
       每个朝代兴旺发达之初,都一定给了“我”很多甜头的。无论口号如何,无非“我”的利益最大化。于是人人视自己为“我”了,每个“我”便汇集成摧枯拉朽的洪流!当衰弱之时,“我”一定是变为“民”的,眼里插着一根针了。
       美国有个老太婆独守空房,无论怎样劝说,就是不搬,于是只能绕着她家盖大楼了。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按“理”,对付这个孤老太婆,断水断电、架走拆房哪一招都行的,美国人还就是无解!当你明白了美国人的大写的“我”,你就能解释为何美国能在江湖上横着走的原因了。当你明白美国人只把自己人大写而他国人小写时,你就明白了美国衰落便是迟早的事了。包括日本在内的列强,之所以强,“我”字大写似乎是共性的。其衰落,无非是自大而他小而已。
       短短三年,共产党军队就秋风扫落叶般扫了国军。其实分田地、忆苦思甜等工作就是让士兵明白了“我”的大写性,明白了是为自己而战,焉有不胜之理?这不正是私有制的威力?
       忽然想起小时候一个“反动”歌谣:小毛驴拉车带,一天弄他个七八块,又有酒又有肉,哪有心思学大寨?是啊,当轻易得到的土地又被轻易地国有公社时,“我”便萎靡了,于是饿死人了。挨过饿的人一定明白:饿死人是多么的腐败!饿死鬼投胎,一定赞美当下的——尽管问题多多。
       高矮胖瘦之别、智商能力高低大小之分,“我”一定是站在社会的不同的台阶上的。然而只要尊重“我”的大写性,向上的台阶道路顺畅,“我”便一定是朝气蓬勃的。每个这样的“我”组成的国家一定不会国不知有民、民不知有国的。尊重每个“我”的一针一线,比空喊人民万岁要实际得多,至少不是口惠而实不至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忘得差不多了,唯有“不拿群众一针一线”铭记在脑海里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9-5 15:51:55 | 查看全部
这样,人人为我就解释通了,也看清了我为人人的虚伪,哈哈!

学习,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9-5 15:54:12 | 查看全部
每个这样的“我”组成的国家一定不会国不知有民、民不知有国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9-5 16:22:47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9-8 16:39:23 | 查看全部
杏林老师的文总是剖析得特别深刻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9-10 08:43:20 | 查看全部
不管大国还是小国都由“我”组成,因此,我很重要。哈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9-11 14:18:31 | 查看全部
老师好文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