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牡丹江爱河畔,父亲舒心地笑了,他说小的时候常在这条河里玩耍,参加革命后就再也没有回来过。那一天,父亲掏出手绢铺在地上,捧了一把故乡的泥土细心包好放进贴身包里。父亲起身时,夕阳给他身上抹上一层美丽而淡淡的光晕,让我觉得能让父亲拥有这样的时光真的很美好。
2007年我们的“改革开放游”再次启动。五千多公里东南沿海行程,让我们真切感受到了个人小家与祖国大家的契合之美。看着父母像孩子般把鞋倒提手上在海边踏浪,心里真是温暖又满足,更让不少当地人连声称奇:太难得了,你们这一家人!
渐渐地,全家共同出游成为我们一家人的常态。2009年,我们三代人同游云贵川,八千六百多公里的行程,三代同行的快乐远非文字所能表达。之后2010年的世博行、2012年神农架行、2013年的“闯关东回顾行”,母亲后来甚至养成了“毛病”:就想和三个孩子一起出游,因为“和孩子一起出游,到哪里都是家”。
不知不觉间,我们带着父母走中国的行程已累计近六万公里。那走遍千山万水的人生重温与学习,让我们更热爱自己的生活,更尊重身边的同事,更牵挂走过的地方,更期待下一次的同行。如今,我们又开始筹划西部丝绸之路行、天山高原行……
我们明白了,爱父母、敬老人,不仅仅是常回家看看,还可以是常一起聊聊,常出去转转。无论采用哪一种,都去行动吧!因为亲情正是一首永不过时的中华民谣。
《 人民日报 》( 2014年08月25日 24 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