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一年前,汶川“5·12”大地震震垮了孩子们在汶川县绵厮镇的玉龙小学,不得不背井离乡来到达州。对于这些远方的孩子,达州市人民以温暖的怀抱接纳了他们,一些单位、个人纷纷伸出友善之手关心、帮助孩子们的学习、生活。如今,他们在达州市电大财贸校顺利实现了异地复课。
善良的孩子们 我们永远和你们在一起
(资料)2008年8月,5.12地震三个月后,汶川县绵虒镇玉龙小学整体搬迁到四川省达州市电大财贸学校顺利实现了异地复课。这批学生共计188名,年龄在6——12岁之间。他们绝大部分是羌、藏族学生,其中很多都是在地震中失去父母的单亲学生。
(历史回顾)2008年11月7日渡市选煤发电厂参加了达州市爱心联合会组织的“冬衣送温暖、爱心御寒冬”现场捐献活动。将所捐献的冬衣运到该学校,进行了现场分发仪式。本次捐献活动,该厂共计捐献冬装1744件,爱心捐款1800元。来自汶川的小学生们捧着获赠的崭新冬季保暖衣,个个脸上露出了天真感恩的笑容。爱心服务人员还为小学生们现场穿戴崭新的外套、为他们梳理头发、清理书籍。款款爱心传递给灾区的小孩子们,让他们忘掉痛苦、安心读书。
(爱心进行曲)地震一周年纪念日到来之际,四川煤炭产业集团达竹公司为了这群可爱的孩子,各单位纷纷伸出援助之手,为灾区孩子捐款捐物。其中渡市选煤发电厂一次性捐款12700元,目前该厂干部职工还在踊跃捐款之中。
(难忘的记忆)笔者在2008年冬季送温暖爱心活动中,来到学校,看到这群可爱的孩子。他们的脑海里面仍然回荡在家园被毁、亲人离去等悲惨恐惧的回忆之中。灾难离别对于这群6-12岁天真单纯的孩子们来说是痛苦和无助的。同时背井离乡的他们对于达州这座陌生的城市,水土不服,衣食住行和汶川老家都存在很大差异。他们大多都是羌、藏族学生。面对这些问题,达州市电大财贸学校对他们首先从心灵重建开始,通过找来羌、藏族老师授课、构建家乡氛围等方式入手,让孩子们尽量感到达州就是他们的家。学校充分尊重他们的风俗习惯,同时灌以心灵鸡汤,循序渐进式的让孩子们忘掉痛苦,走出恐惧,拥抱明天。
达州市爱心联合协会、渡市选煤发电厂等组织单位还纷纷义务领养学校单亲孤儿。他们不定期的到学校看望他们,为他们梳理头发、购买衣物、清理书籍等,涓涓爱心洪流不断。半年过去了,当笔者再次走到学校,发现孩子们惊慌恐惧的眼神变的是那么明亮和有神。努力读书,忘掉痛苦,拥抱幸福的明天!是这群可爱天真孩子们最大的心愿。达州就是他们幸福的家!(照片标题:祈祷)
熊德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