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4-9-11 22:12:21
|
查看全部
3、简化指标
只有当你能够回答“下一次我应如何改进?”这个问题时,为营销活动撰写一份长达25页的总结报告才有意义。我们见过一些公司纠缠于数字,对营销计划进行长达数周的审核,却不能达成任何以行动为导向的决策。无需面面俱到,只关注少数指标即可,重点考量营销活动的有效性,及其未来可改进之处。
最近,返利网站Ebates的母公司PerformanceMarketingBrands收购了Pushpins这家新创流动送货公司。该公司重点关注两项数据:1)公司移动APP的实际使用次数;2)每位用户花在上面的时间。据公司CEOJasonGurwin回忆,在公司初创时期,“我们并未分心去考虑像APP下载量这样的空头指标,而是重点关注每位用户的使用时间,因为这个数据告诉我们,我们开发的新功能是否真正推动了用户活跃度。”
再例如,某家财富世界500强消费类科技公司最近对公司营销活动的审核流程进行了彻底修正。原先,公司的首席营销官需要在每周例会上审查超过25项指标;现在,只有五个重要指标被保留下来。而且,为了让会议议程只围绕这五大重要指标进行,会议最后为每项营销活动安排了一个“投入或终止”(“juiceorkill”)环节,即:把更多资源“投入”到有前景的项目,“终止”没有前景的项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