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940期摄影稿主题及939期稿件注意事项
940期摄影主题:五月节拍
温馨提示:节拍,原本是音乐中每隔一定时间重复出现的有一定强弱之分的一系列拍子,是衡量节奏的单位。“五月节拍”是本义的引申义,就是想通过大家的镜头和文字,去全面表现五月企业班组生动的生产、生活状态,可以是高亢激昂的主旋律,也可以是婉转动听的小曲小调。
939期摄影稿存在的问题:本期有效投稿是48篇,突出问题是图片和文字说明不能很好地融为一体,图片不错的,文字说明严重不足,文字说明不错的,图片又一般般,有些好图片却缺失了新闻时效性,不是5月之内拍摄的,自然被淘汰了。比如:“奉献在岗位 收获在五月”的图片,显示的拍摄时间是2008年5月22日;“队长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了”一稿,文字和图片所反映的内容发生在4月30日下午;“岗位暂变提技能”一稿,文字和图片表现的均是4月28日的事。既然选择了“五月节拍”为主题,那么内容就应该名副其实,这点毫无疑问。除了图片,文字写法上问题依然多多。
典型的有:【例一】金牌班组再摘金 中铝山东企业二铝三车间乙班是一支战绩卓著的金牌班组,肩负着中铝外矿氧化铝基地的氢铝分解、洗涤等重要任务,自06年该班组已先后获得六项有色行业、市及公司荣誉。2008年开展“争创工人先锋号”活动以来,该班组凭借出色的团队协作和岗位创新,身体力行控亏增盈攻坚战。同时还创新性的开展了“指标对标”活动,并通过优化分解率指标、降低氢铝水份、开展小改小革等措施,累计节约生产成本20余万元。班长乔国提出的“双五”氢铝工艺优化建议,还对改变该厂多年来产品单一的格局发挥了作用。五一之际,该班组又被山东省总工会评为“工人先锋号班组”,即在率先夺得山东企业首批先锋号荣誉和市级荣誉后,又摘一枚 “金牌”,也是山东企业唯一的获奖班组。消息传来,班员们喜不自禁、簇拥着“金牌”,争相在岗位前留下这个幸福五月的难忘瞬间。
针对此篇稿件,老师们畅所欲言。邢台矿老师说,我觉得这个稿子只是说荣誉,忽视了得到荣誉的过程,没有一件完整的事情叙述吧;浅秋老师认为此稿时效性差;王克礼老师认为:没有新闻味的事实;新鲜阳光老师说,没有事实过程。
综上所述夏老师做了总结:此文典型问题是:【问题一】用说明文写法写新闻我多次说过,班组天地的“班组摄影”算作什么新闻啊?特写的视觉新闻。既然是新闻那么,新闻由头断不可少,可这里却没有新闻由头;用介绍性语言开头,这是说明文,而非新闻,这样的写法,可用于写履历、简历、总结等,但却不是新闻语言。
夏老师带领大家加深记忆——班组天地的“班组摄影”算作什么新闻:特写式的视觉新闻!不要再用介绍式语言写新闻了!
【例二】矿灯姐妹挑大梁学技术获奖 5月6日,重庆能源集团打通一矿矿灯房班班长周梅(右)和工友李桃又在讨论锂电池矿灯维修新技术的问题。年初,该矿将2500多盏矿灯全部更换成先进的锂电池矿灯,检修技术却跟不上。于是,周梅和工友李桃主动挑起大梁,对锂电池矿灯进行攻关,改变矿灯检修模式,让检修矿灯的大班人员跟收发矿灯的小班人员轮流上班,相互学习切磋,人人学技争上游的氛围油然而生。因此,姐妹俩获得2009年一季度矿“班组管理创新”奖。这个问题是:把正常工作、正常工作环节由头,缺少新闻眼。姐妹俩获得2009年一季度矿“班组管理创新”奖。其实,这才是此文中的新闻由头。写新闻没有什么一定之规,但是要素不可缺少。
夏老师针对新闻背景是什么?有何作用?给大家剖析、讲解道:新闻背景,就是新闻事件、新闻人物发生成长的历史、环境与成因的说明。它是解释事件发生、人物成长的主客观条件及意义,为烘托和发挥新闻主题服务的材料。这其中包括与新闻事实相关联的历史背景、社会环境、人物经历、遗物遗迹、科学知识等原有影视录像、图片图表、史志记载等图文资料。1.成就报道中的新闻背景可以增强新闻报道的说服力。顾名思义,成就报道是以反映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经济发展成就为主要内容的新闻报道,是我们弘扬主旋律、坚持以正面报道为主的一个重要方面。运用生动具体的事例,进行今昔对比,前后观照,用历史资料来展示人间沧桑,使观众从现实和历史的交织碰撞中,形成强烈的视觉反差,使成就报道为世人所瞩目。2.报道中新闻背景可以深化新闻主题,增强新闻报道的导向性。新事物是在旧事物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推陈才能出新。背景资料有助于大家认识事实的新闻价值,可以深化新闻的主题。可以说,今天的新闻报道,是明天的历史见证,而昨天的历史资料,又是今天的新闻背景。3.会议新闻报道中背景可以加大信息容量,增强新闻的可读性。排列有序的会场,单调的程式化的报道,让读者乏味。然而会议新闻又是不可缺少的。巧妙合理地运用背景,可以加大信息容量,跳出会场,插入现场,增强会议内容的可读性,使整个会议报道活跃起来。4.巧用背景资料,传道释疑解惑,增强新闻报道的知识性。在报道新闻事件中补充新的事实,即历史性的、环境性的、简历性的、数据性的、反映性的事实,这样就能使正在发生的新闻事件更加明白易懂。背景报道几乎全部是由背景资料构成的。然而这些背景资料不应是杂乱无章、随意堆砌的。必须经过认真的筛选、分析、编辑和加工。它应当是最新、最全面的、最具代表胜的资料,应当解答读者存在的疑虑和困惑,应当满足读者求真求知的欲望和需要,应当引导读者加深对新闻事件的认识和理解。5.人物报道中运用背景,增强人物新闻报道的典型性。每个人的成长都有其特定的历史环境,每一个英雄的事迹,都打着时代的烙印。我们报道的一些先进人物,有的已经与世长辞,只有凭借深入的采访,收集丰富的资料,把历史同现实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生动地再现其音容笑貌,反映其成长经历,刻划出每个人独特个性,同时进一步展现出他的崇高思想、高尚情操和人格的力量,体现时代的精神。那么,如何运用新闻背景材料呢?第一,交待新闻背景要真实、实在。无论是新闻事件的历史、环境及原因的说明,还是解释事件发生或人物成长的主客观原因及其实际意义,都一定要尊重历史,尊重科学,实事求是,一是一、二是二,不能随意捏造。在交待新闻背景时,力戒空话、大话、套话,要使读者感到可信、可亲,真正受到启迪。第二,选择新闻背景材料,要紧扣主题。每条新闻都有一个鲜明的视角,一个突出的主题。它的各个部分及所用材料,都是为主题服务的。只有紧扣主题,精选精写精编新闻背景材料,才能更好地起到烘托、深化新闻主题的作用,也才能扣住读者的心弦。第三,运用新闻背景材料要自然、贴切。
当前在新闻背景材料的运用上存在两个比较突出的问题:一是结构呆板。有些新闻背景材料老是放在导语后边,主体前边,别处没有。应该灵活掌握,从许多新闻中可以看出,新闻背景材料放在哪里好,完全可以按新闻内容而定,导语、主体、结尾等各部位都可插用,放在哪里自然、恰当就放在哪里,这样才不至于出现新闻背景材料硬塞、堆砌、臃肿现象。二是笔法生硬。也不完全是,其中或许有背景。新闻背景材料大都是“死材料”,难以写活,这是事实。我们可以采取描述事件情况,刻画人物形象,引用历史典故等或有关人士的议论等手法,避免枯燥无味现象,使老材料变新,死材料复活。新闻背景材料力求在“新”、“活”上下功夫。有时候我们的班组摄影可以用一句或者两句背景材料,即便如此,也要下功夫去引用,要用得恰到好处。刚才有篇班组摄影,从头到尾都是新闻背景却没有新闻过程和由头,这就是背景运用不当了。有新闻背景,我们的事件和人物就会有了对比和厚度,分量自然就会不一样了。所以,无论是文字稿还是摄影稿,新闻背景是不可缺的主佐料,不可忽视!!
老哥老师对939期摄影稿件的点评:上期的摄影稿件所出现的问题大都是对主题不完全理解。就算拍一张机器加人的照片,那也应该选好角度呀,用老眼光、死角度、旧手法等等去表现。还有的老师并没有真正走进班组,没有真正走进员工,凭自己的印象和经验拍摄,没有真正去采访。5月,应该是火红的5月,有的老师拍出的片子很板,没有活力,没有生气。要想拍出好的图片,鲜活的瞬间,我们应该沉下去,深入一点。图片新闻的文字中第一句话很重要,就象一盘花生,第一颗就吃到了坏的,下面的你还有兴趣去吃吗?
最后,希望各位老师认真学习,同时也祝贺老师们的稿件成功见报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