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95|回复: 5

公共服务:应不重身份更重人(转载)

发表于 2014-9-13 08:03:25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这是本人2013年5月20日发表在报上的一篇社评。提要:一个社会的公共服务,能否以人的本质属性为重而给予平等善待,是衡量其是否公平的一个重要尺度。】
  
  深圳市从今年起,对全市幼儿园所有在园3-6岁儿童,给予每生每年1500元健康成长补贴。眼下发放工作正在进行。据报道,目前全国已有多个地方实行类似的补贴政策,但有些地方却只补贴本地城市户籍人员在园子女。
  相比而言,深圳的最大亮点,就在于其不但未分城乡户籍,也未分本地与外地户籍,连港澳台在深人员子女,也均可同等享受。在施行公共服务与福利中,只重人的本质属性而不重人的身份标签,这种思维,正是我们坚持以“人”的本身为重来平等待人,进而实现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的精要所在。
  人们生活于社会中,难免会附上一些社会身份标签,诸如籍贯上的某省某市人、户籍上的城镇人与农村人、职场体制中的“公家人”与非公家人等。但人的自然性是人的本质属性。所谓自然性,就是人的生物欲求性,即通常所说的本能需求,包括生存需求、生理需求、尊严需求、生命安全需求和对适宜环境的需求等。它是不分三六九等的。一个社会的公共服务,能否以人的本质属性为重而给予平等善待,是衡量其是否公平的一个重要尺度。
  然而,受到经济不发达等客观因素影响,加之以往我们对此并未予以足够重视,有些公共服务一直未能以“人”为重,而是以外附的社会身份为重。导致同处一地的人,在幼儿入园、学生上学、成人就业和参加社保等方面,有本地户籍与无本地户籍者、持城镇户籍与持农村户籍者,所享的机会和待遇都明显不同;甚至在同一个公共突发事件中遭遇不幸,所获得的抚恤与补偿也因城乡户籍不同,而“同命不同价”。另外,同在一起做同样工作并做出同样业绩者,非农民工身份与农民工身份、有“公家人”身份与没公家人身份的,所享的权益也相差悬殊。
  当前我国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已取得长足进步,公共服务更应不断突破户籍等条件限制,让更多人获得共享机会,在更大程度上彰显社会公平。
  中国梦是人民的梦,要让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机会。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人们自由迁徙、安居乐业创造公平的制度环境,无不饱含着关心和尊重每一个“人”的人文情怀。深圳市的上述做法,也正是落实这些要求,方便人们自由迁徙、平等享受公共服务的一种创新。
  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老百姓的期盼,也是改革开放的重要取向。尽管有些改革难以一步到位,但我们不能不朝着这样的方向努力。当前,在清理有碍社会公正的规则中,宜加快清理那些施行公共服务只重身份标签的陈规,如改掉城乡二元户籍结构,改掉“同命不同价”条规等。最近,武汉市以建立城乡统一户籍制度为龙头,推动教育、医疗、社保等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常态化的举措,就颇为令人振奋。希望有更多地方,推出更多诸如此类的改革举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9-13 08:05:56 | 查看全部
我们小城镇像这样的福利待遇还没有,羡慕深圳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9-13 14:23:16 | 查看全部
改革每迈出坚实的一步,都会引来关注的目光。只要是向好的,利民的,就会受欢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9-14 08:11:22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9-14 19:19:28 | 查看全部
还没有听说这样的福利,可能深圳相对经济发达有关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9-15 06:56:13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