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楼主: 王瑞平

[解词释义] 大同(山西省大同市)

 楼主| 发表于 2014-9-14 10:33:06 | 查看全部
第二产业
    大同为中国一五计划的重点建设城市。拥有中国华北第一个大型水泥厂——大同水泥厂、华北最大的现代化糖厂——大同糖厂、全国最大的矿务局——大同矿务局等有重大影响意义的企业。
    大同市内重要的工业企业有大同煤矿集团、大同电力机车厂、大同齿轮厂、山西橡胶厂、山西柴油机厂、大同第二发电厂、大唐云岗热电厂等。其中大同的制药工业在山西乃至全国现在一定地位。
    2012年全市完成全部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1.9%。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418.74亿元,比上年增长13.4%。全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599.22亿元,比上年增长22.3%。
        2013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712.5亿元,比上年增长5.9%。实现利税77.7亿元,比上年下降28.3%。其中,国有控股工业企业实现利税63.9亿元,下降34.7%。实现利润18.5亿元,比上年下降36.0%。其中,国有控股工业企业实现利润11.5亿元,下降54.9%。

大同

大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9-14 10:35:05 | 查看全部
第三产业

2012年全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31.79亿元,比上年增长25.1%。全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13.65亿元,比上年增长16.00%。全年全市海关进出口总额完成50395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6.9%。其中,出口完成23400万美元,增长139.0%;进口完成26995万美元,下降19.0%。[24]
2013年全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036.3亿元,比上年增长24.6%。[16] 全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71.2亿元,比上年增长14.0%。其中,城镇消费品零售额395.6亿元,增长14.8%;乡村消费品零售额75.6亿元,增长9.8%。
2013年全市海关进出口总额完成47815万美元,比上年下降5.1%。其中,出口完成21493万美元,下降8.1%;进口完成26322万美元,下降2.5%。[16] 全年全市新批外商投资企业2家,追加注册资金1家。全年全市合同利用外资11253万美元,同比下降47.1%;外资实际到位16455万美元,同比下降21.7%。
2013年全市接待国内外游客2355.83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2.8%。其中:海外旅游接待31.27万人次,同比增长12.7%;国内旅游接待2324.56万人次,同比增长23.0%。全年全市旅游总收入200.33亿元,同比增长23.0%;旅游外汇收入11781.23万美元,同比增长15.2%;国内旅游收入192.90亿元,同比增长23.5%。

大同

大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9-14 10:36:44 | 查看全部
教育 

大同最早的幼儿园是1912年大同县育婴堂附设的幼稚园。1949年以来政府大力发展幼教事业。至2009年大同市共有130所幼儿园,在园儿童数3.0万人。
光绪二十八年(公元1902年)大同县知县龙璜在原平城书院创办大同官立高等小学堂,这是大同县第一所高等小学校。民国成立后,城乡设立了很多初等小学堂。1918年大同县知县冯延铸下令取缔私塾,强令男女儿童接受义务教育,并设立女子国民学校。1926-1928年因战祸和天灾,教育衰败。1937年9月大同沦陷后教员四散奔逃,学校停办。抗战胜利后阎锡山政府忙于内战,无暇顾及教育,仅恢复了少数国民学校。
1949年后,私立小学和教会小学陆续为人民政府接管。另外增设了许多市属小学,此外还有厂矿企业所设子弟小学(近年逐渐收归政府管理)。2009年全市有1221所小学(绝大多数为公立小学),在校生29.0万人。
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年)知府刘瀛在停办的云中书院处筹办大同府中学堂,1905年正式开学,是大同最早的中学教育。1913年学校由省接管后改为山西省立第三中学校,1934年改称山西省立大同中学校。1934年山西省立第五女子师范学校改制,易名“山西省立大同女子初级中学校”。1937年9月大同沦陷后省立大同中学校校园被日军用作陆军医院,女中被用做伤兵疗养处,两校设备尽毁。抗战胜利后两校恢复,女校又改制为大同女子师范学校。1946年大同天主教会创办中学校,1947年省教育厅备案后定名为私立大同育英中学校。1947年国民党晋北党务办事处建立中正初级中学。同年宁武中学在大同建校并招生,1948年怀仁中学逃亡到大同办学。
2009年全市有263所普通中学(绝大多数为公立中学),在校生22.6万人。大同一中、大同二中、同煤一中、阳高一中、浑源一中为山西省首批重点中学,俗称大同市“五大中学”,初高中升学率均较高。初中教育比较成功的学校还有大同三中、大同六中、北岳中学、大同十中、同煤四中等。此外,近年高标准新设了大同市实验中学和北京师范大学大同附属中学校两所公立完全中学。
2013年,全市中等职业教育招生人数1.79万人,在校生人数5.57万人。其中,职业高中招生3748人,在校生人数1.45万人。全市基础教育招生人数14.37万人,在校生人数45.88万人。其中,初中中学
招生人数3.58万人,在校生人数10.82万人;普通高中招生数2.42万人,在校生数7.34万人。

大同

大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9-14 10:38:44 | 查看全部
社会
科技
2013年全市共申请专利810件,比上年增长1.0 %。其中,发明专利231件、实用新型专利426件、外观设计专利153件,分别占专利申请总数的28.5%、52.6%和18.9%。全市共授权专利485件。其中,发明48件、实用新型406件、外观设计31件,分别占专利授权总数的9.9%、83.7%和6.4 %。[16] 全年新登记科技成果35项。年末累计高新技术企业13家。

大同

大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9-14 10:40:06 | 查看全部
通信
截至2013年,全市固定及移动电话用户总数达到393.83万户,其中固定电话用户49.37万户;移动电话用户344.46万户。计算机互联网络用户达到52.42万户,3G用户达到86.58万户。全市邮政局所128个,邮路总长度3398公里。
卫生
截至2013年,全市共有卫生机构(含诊所、村卫生室)2976个,床位17617张。其中,医院112个,卫生院146个,床位15879张;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112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3个;妇幼保健机构13个;专科疾病防治机构1个。年末,全市卫生机构共有卫生技术人员19453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8712人,注册护士6971人;疾病预防中心卫生技术人员404人;妇幼保健卫生技术人员265人;农村乡镇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1189人。

大同

大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9-14 10:41:16 | 查看全部
体育

在第十二届全运会上,全市共获得3枚金牌、5枚银牌、1枚铜牌。金牌数、奖牌数、总分数均位列全省第一。在山西省第十四届运动会资格赛19个大项的比赛中,共获得了115枚金牌。全市积极开展体育大拜年、“全民健身日”等有规模、有影响、示范性强、传统性的群众体育活动近60项。

大同

大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9-14 10:42:06 | 查看全部
介绍的很全面,学习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9-14 10:42:53 | 查看全部
旅游
景点
作为1982年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大同有“三代京华、两朝重镇”的美誉,特别是以云冈石窟、北魏悬空寺为代表的北魏文化;以华严寺、善化寺、观音堂、觉山寺塔、圆觉寺塔为代表的辽金文化;以边塞长城、兵堡、龙壁、明代大同府城为代表的明清文化,构成了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可以概括为平城文化、边塞文化和佛教文化。[25]
截至2013年,大同市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346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7处(云冈石窟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处,市、县文物保护单位300余处。这些文物保护单位中有古建筑188处,古墓葬38处,古遗址66处,石窟寺9处,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23处(其中革命文物18处),石刻及其他22处。大同市共有馆藏文物9.7万余件。

大同

大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9-14 10:44:32 | 查看全部
特产

大同地区的主要特产有大同烧麦、小米、大同黄花、大同羊杂、浑源凉粉、莜面、大同刀削面、阳高杏脯、苦荞茶、画眉驴肉等。
地方名吃有大同刀削面、羊杂、油炸糕、大同铜火锅、凤临阁烧麦、莜面、广灵豆腐干、浑源凉粉、阳高杏脯等;食材药材有大同黄花、恒山黄芪等;工艺品有大同煤雕、云冈绢人等。

大同

大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9-14 10:45:50 | 查看全部
文化
方言

大同方言属于晋语。就全部晋语来说,按当前普遍认同的说法,大同方言属于大同包头片(主要分布在山西北部和内蒙古中部);就山西境内的晋语来说,大同方言属于以大同为中心的云中片。大同方言主要包括的大同市区、大同县、天镇、阳高、左云、右玉、山阴、怀仁等区域。浑源、灵丘方言列入山西方言五台片,广灵方言属河北语系,列入北方官话区。

大同

大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