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王三重影 (费鲁斯画廊版)》高82吋,阔69吋,是沃荷1963年特别为费鲁斯画廊 (Ferus Gallery) 个人展览创作的作品之一,描绘唱而优则演的猫王三重全身迭像,难得一见。1962年,沃荷曾于这家洛杉矶著名画廊举行作品展,首次展出《金宝汤罐头》(Campbell'sSoup Cans),1963年的个展则是首展的后续。画中的猫王双腿分开,从挂在臀部的枪套取出手枪,英姿飒爽,雄伟身影占据了整幅画布,犹如沃荷在1950至1960年代叱咤文化界。沃荷先后以玛丽莲?梦露 (Marilyn Monroe)、伊莉萨白?泰勒 (Elizabeth Taylor) 及马龙?白兰度等荷里活巨星作题材后,自然将焦点转至猫王身上。对流行文化与名气深感着迷的沃荷而言,猫王可谓最完美的题材。
清晰的画面加上猫王的独特神态,令作品充满慑人的存在感,展现猫王历久不衰的魅力。猫王生前为文化界的峥嵘人物,即使于1977年英年早逝,亦丝毫无损其巨星魅力。沃荷在创作时已有先见之明,准确捕捉猫王经典形象的恒久感染力。有趣的是,作品选取猫王在唐?西格尔 (Don Siegel) 执导的《手足英雄》(Flaming Star) 电影海报形象,与其早前创作的少数猫王画像如《红色猫王》(RedElvis;1962年作) 有所不同。因此,作品恰当地以银色背景充当电影银幕,衬托主角的英姿。沃荷身为电影迷,顺理成章把偶像由银幕搬到丝网作品上。
重复与排列是沃荷常用的表达手法。在《猫王三重影 (费鲁斯画廊版)》中,他以迭影营造电影连续画面的效果,更以银色底色象征电影银幕。作品展示“天王”这种编造而来、供人崇拜的产物,完全以大量生产的方式制造。性感诱惑的画面除向新一代美国牛仔致敬外,亦反映出演艺界透过角色扮演及模仿塑造巨星,务求透过建立新形象,令原有的形象更崇高、更多变。
“看到费鲁斯画廊的前厅满是猫王的身影,而后方则是伊莉萨白?泰勒,令人相当兴奋。在西岸很少人认识或重视当代艺术,而媒体对我的展览评价亦不高。每当我想到演艺界批评普普艺术矫揉造作时,就觉得相当可笑。你看看荷里活电影,难道不是弄虚作假?”(安迪。沃荷着《POPism: The Warhol Sixties》,纽约Harc Burt Brace Jovanovich出版,1980年。)
画作的银色背景除了模仿电影银幕,亦予人华丽的感觉,呼应俗世对荷里活魅力的神圣化描述。沃荷在离开Firehouse工作室后,设立著名的Factory工作室,并将工作室涂上银色,变成类似镜房的奇异空间,瑰丽不凡,同时充满未来感。沃荷对机器情有独钟,常常表示希望变成一部机器,而Factory令人彷佛身处一部闪闪发亮的机器之内,工作室光亮的墙壁与《猫王三重影》的银白背景,皆令人想起财富、诊所实用布置、华丽魅力及科幻世界。他在费鲁斯画廊举行的展览亦沿用类似的布置,墙身铺上巨型银片,衬托满室的猫王迭影。《猫王三重影》的银色背景透现显赫华贵,而银色亦带有宗教意味,令人想起俄罗斯东正教教堂的祭坛装饰、拜占庭的马赛克镶嵌画,以及他年轻时在匹兹堡经常与家人前往的天主教堂。猫王在画中被描绘成俗世膜拜的新偶像,散发神圣的光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