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楼主: 为生歌唱

【历史上的9月15日】

 楼主| 发表于 2014-9-15 08:42:58 | 查看全部
1942年9月15日 周恩来总结中共统一战线经验教训
  1942年9月15日,周恩来致电毛泽东,总结中共统一战线的经验教育。周恩来认为:我党历来的统战方针是以国共合作为主,同地方实力派和小党派的合作为辅。武汉时期过于重视国共合作,“致完全冷落了各小党派及地方势力,且为国民党所吓住”。鉴于这一教训,重庆时期由于毛泽东确定的斗争三原则和革命的两面政策指导,在注意维护国共团结的情况下,努力于对国共以外其他方面的统战工作的开展,并取得了若干成绩。15日,毛泽东电示周恩来,指出:国内关系总是随国际关系为转移的,蒋介石第一次反共高潮,发生于德苏协定、苏芬战争及英美反苏时期;第二次反共高潮发生于德苏协定继续存在,英、美、苏关系尚未好转 ,而轴心国则成立三国同盟时期。自苏德战争起,英、美、苏关系好转,今日国共两党间即没有大的冲突。我们目前的任务是促使两党谈判,促成具体解决问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9-15 08:43:10 | 查看全部
1936年9月15日 中共中央提出建立民主共和国
  1936年9月1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会议通过《中央关于抗日救亡运动的新形势与民主共和国的决议》。
  决议认为:“国民党南京政府有缩小以至结束其动摇地位,而转向参加抗日运动的可能”。在日本帝国主义不断进攻,中国人民抗日救亡运动已经进入新阶段的形势下,有提出建立民主共和国口号的必要。一旦民主共和国在全中国建立,苏维埃区域即将成为它的一个组成部分。苏区人民将选派代表参加国会。决议强调“要保障共产党在政治上组织上的独立性,不放弃对苏区及武装力量的领导。”这个决议改变了中共中央在“夺取宁夏战略计划”时提出的同东北军建立地区性国防政府,即西北国防政府的政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9-15 08:43:23 | 查看全部
1932年9月15日 日本承认“满洲国”
  1932年9月15日,日本关东军司令官兼驻满全权大使武藤信义和伪满洲国“总理”郑孝胥在长春签订《 日满议定书》,日本正式承认伪满洲国。
  1932年3月,伪满洲国在日本一手操纵下成立,其时正值国联派遣李顿调查团赴东北地区调查,日本政府未敢公开承认“满洲国”。随后日本政局也开始陷于动荡不安,5月犬养毅内阁倒台,一直到8月初,局势才逐渐安定。
  9月13日,日本枢密院通过了《日满议定书》,并于9月15日签字,其主要内容有二:
  (一)对日本在“满洲国”领域内,根据以往日中两国的条约、协定,其他条款及公私契约所享有的一切权益,“满洲国”应予以承认。
  (二)两国共同担负国防责任,日本有权在“满洲国”境内驻扎军队。
  议定书除保留了3月10日的密约外,又增加新的密约,包括委托日本管理路权、矿权、国防、治安等,实质上等于用条约的形式确定“满洲国”为日本的殖民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9-15 08:43:43 | 查看全部
1928年9月15日 弗莱明发明青霉素

弗莱明发明了青霉素,成为医药领域最伟大的贡献之一。
  1928年9月15日,亚历山大·弗莱明发明了青霉素,这使他在全世界赢得了25个名誉学位、15个城市的荣誉市民称号以及其他140多项荣誉,其中包括诺贝尔医学奖。
  亚历山大·弗莱明是位小个子苏格兰人,他有着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衬衫领子上常常系着蝶形领结。每个小学生都读过弗莱明的传奇故事——他在皮氏培养皿中发现青霉素霉菌;攻克一道道技术难关;同众多持怀疑态度的人展开长期不懈的斗争,最终取得了胜利——青霉素的发明成为20世纪医学界最伟大的创举。数十年后,严肃的历史学家们还在整理他的传奇故事。的确,弗莱明发明了青霉素,但他并没有意识到他发现的是什么——对此他一无所知。后来是另外两位科学家——霍华德·弗洛里和厄恩斯特·钱恩从这个已被人遗忘的发现中挽救了有治疗效果的霉菌,证明了青霉素的功效,并把这项技术奉献给人类,从此开创了抗生素时代。
  弗莱明从一个穷苦农民的儿子成长为卓有学识的细菌学家,在伦敦圣玛丽医院从事细菌学研究几乎就是他事业的全部。他两次在实验室里获得意外发现的故事已广为人知。第一次是1922年,患了感冒的弗莱明无意中对着培养细菌的器皿打喷嚏;后来他注意到,在这个培养皿中,凡沾有喷嚏黏液的地方没有一个细菌生成。随着进一步的研究,弗莱明发现了溶菌酶——在体液和身体组织中找到的一种可溶解细菌的物质。他以为这可能就是获得有效天然抗菌剂的关键。但很快他就丧失了兴趣:试验表明,这种溶菌酶只对无害的微生物起作用。1928年运气之神再次降临。在弗莱明外出休假的两个星期里,一只未经刷洗的废弃的培养皿中长出了一种神奇的霉菌。他又一次观察到这种霉菌的抗菌作用——细菌覆盖了器皿中没有沾染这种霉菌的所有部位。不过,这一次感染的细菌是葡萄球菌,这是一种严重的、有时是致命的感染源。经证实,这种霉菌液还能够阻碍其它多种病毒性细菌的生长。
  青霉素(弗莱明在确认这种霉菌是一种青霉菌之后选定了这个名字)是否就是他长期以来一直在寻找的天然抗菌素?它是可敷在伤口上的有效杀菌剂吗?进一步的试验表明,这种抗菌素作用缓慢,且很难大量生产。他的热情也随之凉了下来。在他转向其它研究项目之前,他在1929年发表的一篇论文中介绍了自己的上述发现,但当时这篇论文并未引起人们的重视。弗莱明在论文中提到青霉素可能是一种抗菌素,仅此而已。他没有开展观察青霉素治疗效果的系统试验。他给健康的兔子和老鼠都注射过细菌培养液的过滤液——进行青霉素的毒性试验,但从未给患病的动物注射过。如果当时他做了这方面的试验,这种“神奇药物”很可能会提早10年问世。
  在英美两国媒体的共同努力下,关于弗莱明为创造一项医学奇迹而坚持不懈奋斗的传奇故事很快就诞生了。
  媒体在科学史上几乎很少犯下如此严重的愚蠢错误。它们把弗莱明描述成发现青霉素的天才,而对牛津大学的研究小组要么只字不提,要么仅用几句话一带而过。但在弗莱明本人的演讲中,他总是把青霉素的诞生归功于弗洛里、钱恩和他的同事所作的研究。
  诺贝尔奖评奖委员会并没有受舆论的蒙蔽而将1945年的诺贝尔医学奖授予弗莱明一人。作为弗莱明的合作者,弗洛里和钱恩与他共同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奖。
  亚历山大·弗莱明1955年逝世,终年74岁。持修正观点的传记作家和历史学家们及时写出了关于青霉素发明过程的真实故事。然而,那些神话般的传说很难被人们忘却。《大不列颠百科全书》仍然记载着关于弗莱明传奇故事的大部分内容。
引起尿道炎的大肠杆菌,未经用药时的情形。
与青毒素接触不久,细胞外壁开始隆起。
再过一段时期,隆起部分越来越大,使细胞膜膨胀。
细胞膜过分胀大发生破裂,细胞死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9-15 08:44:01 | 查看全部
1916年9月15日 坦克在“一战”中大显神威

坦克首次在战争中作为一个兵种使用
  1916年,第一次世界大战进入决战阶段。1915年,德军在东线取得了很大胜利,但并没有达到制服俄国的目的。1916年,德军调整部署,决定把重点放到西线。它打算首先击溃西线的主力法国,如果英、法失败了,俄国失去了西方财政和军事的支援,也必然失败。于是,西线的战斗空前激烈起来了。
  1916年9月15日,英国军队和德国军队正在法国索姆河畔的战场上进行炮战。忽然,从英军阵地里,出来一个像铁盒子似的庞然大物,横冲直撞向德军阵地卷来,仿佛什么也阻挡不住它。而且一边冲着,一边还“咚咚咚”地开着炮。德军连忙向它开炮,奇怪的是,这东西竟是刀枪不入,射上去的子弹却又弹了回来。德军傻了眼,一下子乱了阵,当然打了败仗。
  这怪东西就是坦克。坦克是一种全面的武器,能攻击、防御和运动。它身上装着枪炮,能摧毁对方的阵地,为步兵开辟道路。它坚韧的装甲,能抵挡子弹和炮弹。它的速度很快,一小时能行驶70公里。坦克轮子外面有一副履带,好像穿了一双又宽又长的鞋子,增加了和地面接触的面积。所以,坦克很重,但它在又松又软的地上行驶也不会陷下去。
  现在,人们已经制造出各种反坦克的武器,当然,坦克的性能也在不断地改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9-15 08:44:18 | 查看全部
1915年9月15日 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

《青年杂志》创刊号
  1915年9月15日,陈独秀主编的《青年杂志》在上海创刊。从1916年9月起改名为《新青年》。
  “二次革命”失败后中国时局变化使陈独秀深受刺激,他认为在中国搞政治革命没有意义,而欲“救中国、建共和,首先得进行思想革命”。经过努力,上海群益书社应允发行由陈主编的《青年杂志》。
  陈独秀所写的发刊词《敬告青年》是该刊的纲领性文章。该文开明宗义指出“人权说”“生物进化论”、“社会主义”这三事是近代文明的特征,要实现这社会改革的三事,关键在于新一代青年的自身觉悟和观念更新。他勉励青年崇尚自由、进步、科学,要有世界眼光,要讲求实行和进取。他总结近代欧洲强盛的原因,认为人权和科学是推动社会历史前进的两个车轮。从而首先在中国高举起科学与民主两面大旗。《新青年》的创刊是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敬告青年》一文则成为新文化运动的宣言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9-15 08:45:00 | 查看全部
9月15日大事记

1366年9月15日 (至正二十六年八月庚申)朱元璋下令拓建建康城(南京)。

1676年9月15日 格林尼治天文台建台。

1763年9月15日 (清乾隆二十八年八月癸已)乌鲁木齐新城诞生,定名迪化。

1821年9月15日 萨尔瓦多、洪都拉斯、哥斯达黎加、尼加拉瓜、危地马拉脱离西班牙殖民统治,宣布独立。

1835年9月15日 英国博物学家达尔文乘坐小猎犬号帆船到达科隆群岛。

1882年9月15日 英军占领埃及首都开罗,阿拉伯帕夏投降并被放逐到锡兰。英法对埃及的共管遂成为英国独占之局。

1914年9月15日 兴登堡再次打败俄国人

1918年9月15日 土耳其军队占领巴库,同时,协约国军队在巴尔干战线转入进攻,突破萨洛尼卡战线,德国第十一集团军在马其顿全部被俘。

1924年9月15日 第二次直奉战争爆发

1926年9月15日 梅阿查球场建立。

1931年9月15日 中共临时中央政治局成立

1931年9月15日 英国苏格兰北岸因佛戈登湾的英国大西洋舰队水兵起义,要求修改削减水兵薪金的决定。

1935年9月15日 德意志血统和荣誉保护法公布。德国国会通过《纽伦堡法》。剥夺犹太人(包括只有四分之一犹太血统者)的一切公民权利,严格禁止雅利安人与犹太人通婚。

1938年9月15日 英国首相张伯伦在贝希特斯加登山间别墅与希特勒会晤

1939年9月15日 苏军击败日军,诺门坎事件平息

1943年9月15日 希特勒派党卫队头目奥托·斯科尔兹用小型费塞勒怪马式飞机于12日劫得囚禁中的墨索里尼,然后飞往慕尼黑会见希特勒。是日,墨索里尼宣布成立共和法西斯党。

1944年9月15日 美军突破防线攻入德国

1949年9月15日 阿登纳成为西德第一任总理

1950年9月15日 美军在仁川成功登陆

1953年9月15日 联合国大会否决中国入会

1954年9月15日 9月15日-28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中南海怀仁堂隆重举行。会议一致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其它立法文件;选举毛泽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朱德为副主席,刘少奇为一届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周恩来为国务院总理,董必武为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张鼎丞为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1956年9月15日 中共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举行

1958年9月15日 中美恢复自1957年12月12日起中断的中美大使级会谈,本日,第七十四次会议在华沙举行。

1959年9月15日 美苏戴维营会议

1959年9月15日 苏联月球2号探索器发送第一幅月球背面的照片。

1959年9月15日 北京火车站举行落成典礼。

1966年9月15日 毛泽东第三次在天安门广场接见红卫兵,林彪、周恩来讲话。

1971年9月15日 国际性环境保护民间组织国际绿色和平组织成立

1981年9月15日 北京地铁第一期工程正式交付运营

1981年9月15日 埃及政府发表声明,揭露苏联进行反对埃及政府的活动,决定驱逐苏联大使,关闭武官处,废除所有苏联专家在埃及的工作合同。

1982年9月15日 贝鲁特难民营大屠杀

1985年9月15日 世界空间无线电行政第一次会议结束并达成原则协议,强调各国有权享有卫星轨道及相应频段。

1990年9月15日 国内可视电话首次在京沪间开通

1991年9月15日 最大的一颗人造卫星进入太空

1993年9月15日 环保组织起诉美两机构帮助设计三峡大坝

1995年9月15日 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闭幕

1998年9月15日 数十万九江市民为抗洪官兵送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