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跟帖:精细化管理2)二线班组的“一流”理念
邓俊德
5月12日,笔者来到武汉铁路局襄樊北机务段襄樊检修车间配件组,仿佛进入了一个小型超市:十二个大铁柜整整齐齐排开,铁柜分成四层,每层上面整整齐齐摆放着若干个统一规格的塑料篮,塑料篮里面分别装着配件,外面贴着注明配件名称的标签。工长刘瑞正在整理着每个塑料篮里的配件。
“刘工长,你们班组配件管理做得真细,真不愧是段上连续3年度的示范班组。”是呀,我们工作做得细了,师傅们来领配件就轻松了。刘工长向见笔者过来,就同笔者聊了起来:“我们是二线班组,但咱们的服务和管理不能是‘二流’,为了使配件管理更加精细化,在车间的支持下,大伙儿利用业余时间自己动手制作了大铁柜子,并购置了装配件的塑料篮,将配件按种类和规格装到各塑料篮。”
正在笔者与刘工长交谈时候,柴辅组职工樊宝贵来领料,只见樊师傅仅用了不到一分钟的时间,就将需要的6种配件全部领齐了,临走时对着笔者不停地夸道:“配件组这种超市化的管理模式真好、真方便,原来领这些配件至少要花10来分钟,现在不到1分种就搞定了。”
随后,笔者穿过配件柜准备到班组的“死角”去突击看看,谁知里面仍然整洁有序。班组职工张玉珍和王虹两位师傅正在修理电炉。张师傅告诉笔者:“咱们刘工长有句中头禅,配件管的有没有水平,关键要看材料费用能不能从咱们手中降下来。这不,我们正在改装机车电炉,原来机车上的电炉老出问题,咱们刘工长就和车间技术员尚海燕一起探讨,重新设计改装了电炉电路的电线型号和接线方式,延长了电炉的使用寿命,每年可节约成本5000多元。”
“咱们班组利用返回的废旧配件修旧利废,每年可为车间节约成本10多万元……”张师傅刚讲完,王师傅就补充起来。
采访完后,笔者思索着,配件组作为车间二线班组,从事的工作只不过是领料、发料这些最简单不过的事情,但是配件组的师傅们却从做好配件管理的每一个细节入手,让领料的师傅们满意,让成本从自己手中降下来,这不正是精细化管理在班组的实践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