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设备有了“户口簿”
“咱们要讨论一下,如何能做到材料的精细管理,让基层领料时从‘翻着找’到‘一目清’。”山东新矿集团孙村矿设备仓库的班长王宾说,“最近矿上开展了‘三化’活动,就是为了提高标准、优化流程、注重细节,咱们也要研究制定出改进思路、方法和措施。”
班长王宾的“开场白”让12名成员开始了工作过程的反思。“咱是太粗拉了。你看看,大小的设备都放在一起,拥挤混乱,是造成‘翻着找’的主要原因,也降低了设备利用率,要不咱们给设备建立个‘户口簿’吧。”员工刘强认真地分析着原因,并试探着提出了建议。“是啊,小刘说的对,矿上开展的‘管理可视化、视觉标准化、标准精益化’活动,就是要向精细、精益管理要效益,给设备建立个‘户口簿’,能最大限度地降低设备的使用成本。这是一个好主意。”班长王宾的一习话统一了大家的思想。
说干就干,10多人分工明确,他们将扒装机、减速机等井上下使用的大大小小的近4000余种设备,按性能、等级输入电脑,为每一类设备建立了“户口簿”,做到物、牌、账、板四对应,领用、使用、回收、入库、维修全部以数字为依据,实现设备的动态管理。设备摆放按区域划分,按型号、类别上台上架,例如将按钮分类、按组摆放,每组20个,并对入井时间、型号、使用情况及数量用牌子登记、悬挂,责任到人。各区队在领料时一目了然,清晰可见,避免了过去“翻着找”,丢失、损坏等现象的发生,方便了基层区队的领用。设备仓库的这一精细管理办法,在孙村矿各基层单位引起了“轰动”效应,成了设备管理的推广经验。各工区在设备管理“户口簿”的启发下,也对设备的使用、维护实行档案化管理,填写设备运转、维护、保养等记录,使设备管理始终处于可控状态,大大降低了机电事故的发生。
自从设备有了“户口簿”,近一个月来,不仅让孙村矿工区的领料员们感到了领料过程中的种种便利,而且还提高了设备的使用率,降低了库存。目前,该矿在籍设备有2189台,实有设备3729台,使用设备3425台,设备使用率、备用率、完好率分别达到了91.84%、2.38%和94.22%。
刁琳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