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时至八月末,5S现场管理模式在锌业公司上下推行近一个月,各个生产单位的宣传栏上大都出现了5S理论框架。锌业三厂浸出工段为扎实推进5S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切实让5S这种先进的管理模式在生产实践中生根发芽,该厂浸出工段“因地制宜”,实现理论应用于实践的跨越。
是谁耽搁了“5S”的生根发芽
早上7点钟,天还没有亮透,但劳保佩戴齐全的锌业三厂员工经过一夜的紧张生产已经开始了“扫尾”工作。说起如今的清扫工作,锌业三厂浸出工段的员工能按规定佩戴劳保,细心清扫,着实是不容易的。八月初,锌业上下开展5S现场管理,浸出工段清扫也出现了领导指哪打哪的情况。这就造成了领导不督促,现场变原样的局面。私下里,员工们在交流的时候也常说,“这5S管理纯粹给咱加大工作量,也没看出有多大收益。”这可急坏了班前、班后都在讲5S现场管理的浸出工段长任建民。
在一次讨论中,任建民终于找到了问题的关键。
“咱何不在班组间形成‘班组联动,奖惩并举’机制,进而带动班组比拼,并将这项家庭作业留给一线员工,让他们认识到5S管理给他们带来的实惠。”
让“5S管理”在一线安家落户
“老李,以后这个扳手咱得放到规定位置,可不敢乱放。你这乱放接你班的人紧急用的时候找不到不说,万一从架子上掉下来,那咱可担待不起。多走两步路,把工具放到规定的位置,这样既能提高工作效率,又能保证咱们的安全,你说是不?”任建民和员工交流时说道。就这样,任建民和工段其他管理人员在生产一线“串门”,将5S管理融入交流之中,和员工家长里短,让员工们从思想深处认识到实现5S现场管理的好处。
任建民要求班长在切实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多和员工们交流,形成班组日志,将班组日志作为反映问题和监督问题解决的载体,并将其列入班组考核机制。这样一来,班组日志成为了班组间工作质量比照的一面镜子。同时,由于“奖惩机制”的存在,班组日志上提意见的一线员工越来越多,而且事无巨细,实现了班组的自我管理和自我整顿,有效带动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丑媳妇终于熬成了婆
“5S会不会像以往一样,领导让走一步我们走一步,领导不催,我们就原地踏步,甚至后退。想到这,我都想打退堂鼓了,但是这鼓没打成。袁厂长在例会上反复强调5S管理对生产实践的重要性,并且说宁唱‘黑脸儿’,也不能丢掉5S。”任建民如是说。
“以前,建民每次班前、班后会都说5S管理的事儿,听着都起耳茧子了,也没见啥效果。”浸出工段谭永生告诉笔者。“不过后来建民就不再怎么强调了,而是走进车间和员工唠嗑。班长还说提意见有奖励,大家都可积极。后来才知道这是上了建民的‘贼船’。”
“本来以为5S的推行还像以往拉平车上坡一样,拉一步走一步,不拉它就往后退。可没成想换工作思路,了解一线员工心中所想,和一线员工齐抓共管后,一块拉着的这上坡的平车就迎来了下坡,不拉就能走。不得不说,一线员工有智慧。”任建民还打趣地说,“5S管理也算是在俺们浸出工段落了地,生了根了。我这也算是丑媳妇熬成婆了。” (郭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