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219|回复: 0

一线员工:有多少精力可以重新来过

发表于 2014-9-17 15:08:55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最近的5S活动让全厂上下的神经处于紧绷状态。分厂间与分厂间的互动也因此频繁起来,不管是学习完后的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地对自己分厂进行因地制宜,还是自己开动脑筋,创新地搞出几个亮点。总而言之,一句话:我们都在全力以赴。就如同那每年一次的高考,虽不至于废寝忘食,但也多次加班加点,让一切都变得生动起来。

  果不其然,恶补功课是有点效果的,经过将近一个月的努力,各个车间焕然一新,杂乱无章被“踢”了出去。面对我的赞叹,同事忙补一句:“哎呦,你是不知道我们出了多大力。”

  但现阶段出现了一个很明显的问题,俗话说不进则退,就拿我自己举例,上上周,自己也花费不少精力去整理,清扫自己的区域,可是现在四处一看,整理过的痕迹已快看不出来了。同事笑言:“赶紧再次打扫吧,否则到检查的时候,就又恢复原貌了。”虽然话说的有点夸张了,但是这点是我们不得不思考的。把应付检查抛开不说,我们是不是也应该好好地看待一下这个问题,是不是自己在做功课时没注意方式方法?

  可我们到底应该怎样解决,以免让我们的精力和努力重复地一次又一次地来过呢?

  周六参加公司举行的”科技表彰大会”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杨安国董事长说的“有所为,有所不为。”我觉得这句话应用于这次的5S活动中非常贴切。干该干的,不干不该干的,毕竟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所以选择最为重要的并是自己的亮点来做的话,忠实度和重视度自然会高起来,长久性的维持几率也会高一点。举无轻重的、一些不紧要的活先盲目性讲求速度地去完成的话,结果只有一个,临结束时又得重新来过,虽然小活干起来也非常轻巧,但也着实耗费体力。就像做高数卷纸时,先攻克大题和自己擅长的题,后再攻克那些微不足道并且大部分人都会做的题是一样的道理。所以,我们的精力应集中起来干些属于我们自己的亮点和擅长的方面,不要盲目跟从,去做些大家都在做的事情。否则,到头来,如若发现在我们不重视保持的因素下出现不进则退的同时,一点新意也没有,我们肯定又得重新来过,重新来商讨。

  但是,我们又有多少精力可以重新来过!? (王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