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下一页
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415|回复: 11

第六届感动兖矿人物(事件)候选事迹展播(7)

发表于 2014-9-17 17:02:57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64、鲁南化工公司醋酸车间 李志远
李志远,鲁南化工公司醋酸车间主任。作为车间主要负责人,李志远带领醋酸科技创新团队,依托两套装置,在《超纯醋酸开发技术研究》项目工业化应用上取得成功,使醋酸中碘离子含量降至10PPb以下,广泛适应于醋酸下游高端用户需求,该项目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达到国际领先水平。《醋酸装置技术升级及扩产改造》、《新型醋酸合成催化剂的研制与应用》、《醋酸Ⅱ技术升级与工业化应用》项目在催化剂核心技术研究领域取得突破,催化剂整体水平达到国内同行业领先水平。
2013年至今,李志远又组织人员对两套装置《80万吨/年醋酸扩产改造》项目进行攻关,对影响扩产的几个“瓶颈”问题进行技术改造。《醋酸一期高速泵性能提升改造》、《醋酸装置流体搅拌改造》等技改项目相继实施,将反应釜搅拌模式改造成流体搅拌。通过长期以来对流体搅拌、气液相强制对流混合效果的摸索研究,利用母液循环和气流分布等因素,使气液相达到理想的混合状态,为产能进一步提升创造了条件。改造后节约盘活资金3000余万元,每年节省维修及运行费用约270万元。该技术在国内同行业中首次使用并取得成功,属于行业内专项技术重大突破。
随着技改项目实施,两套装置产能稳步提升,2012年生产醋酸60.92万吨,2013年生产醋酸69.88万吨。目前一期装置产能已由30万吨/年提升至35万吨/年,二期装置由36万吨/年提升至45万吨/年,顺利实现了80万吨/年的扩产目标。同时,各项物料消耗、费用分摊等大幅下降,提升了产品竞争力,为公司减亏增盈做出了重要贡献。
李志远先后被集团公司授予“学科带头人”、“十佳青年”、“创新创效模范”等荣誉称号。更重要的是,李志远所带领的醋酸车间科技创新团队连续四年被集团公司命名为优秀团队。今年以来,公司醋酐实现盈利,也是他以实际行动向公司减亏增盈工作交上的一份合格答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9-17 17:03:12 | 查看全部
65、国际焦化公司化产车间 吕彦利
吕彦利,43岁,党员,国际焦化公司化产车间设备副主任。因工作业绩突出,吕彦利先后获“集团公司机电工作先进个人”、国际焦化公司“劳动模范”等10余项荣誉称号。《优化洗苯脱苯运行,提高苯产量》等9项创新成果受到公司表彰。
吕彦利1991年参加工作,先后在集团公司从事过煤矿、冻结、安装、高岭土加工、煤化工等工作。自担任车间设备副主任以来,先后主持和参与了该公司煤气鼓风机前下液管、横管初冷器中上部喷洒、焦油后送管路、硫分至液硫槽管路、克劳斯炉高锅给水管路和入炉煤气风机、初冷器喷洒系统、冷鼓和氨硫区域、焦油压榨泵、脱苯塔等10余项技术改造,促进了该车间工艺系统逐步优化,实现了在同样的工艺条件下,粗苯回收率国内领先。吕彦利具有较强的攻关精神,立足自我检修德国进口风机,积累了检修该进口设备的宝贵经验。在长期的设备管理中,他收获了一套比较成熟的设备管理方法,通过加强设备管理,保障了设备的长周期稳定运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9-17 17:03:23 | 查看全部
66、国宏公司气化车间 徐玲
徐玲,女,党员,国宏公司气化车间技术员。2005年大学毕业调入国宏公司气化车间,历任学员、中控主操、运行技术员、车间工艺技术员。一路走来,她通过不懈努力和顽强的意志力,成为车间工艺技术员中惟一一位非科班出身的女同志。
尽管大学所学专业知识与化工这个行业没有关联,但她凭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儿,只给自己一个选择,就是迎难而上、从零开始。系统试运行前期,徐玲充分利用外出实习的机会对德士古水煤浆加压气化技术进行学习,在公司和车间举行的多次业务技能考试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担任中控主操期间,徐玲本着“干一行、爱一行”的态度精心操作,一丝不苟,为气化炉安全稳定运行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担任运行技术员、车间技术员期间,她又体现出了超于一般男同志的毅力和耐力,一天八个小时,她能在现场待六到七个小时,仓库领料、工艺确认,徐玲几乎都亲力亲为,带着工艺班组的小伙一起干,业绩突出。在母亲患有“奴卡菌”脑部感染,持续发烧、腿部血肿期间,已怀孕4个月的她,没有请过一天假,仍坚持白天跑现场,晚上回到家后又拖着疲惫的身体照顾病重的母亲,没有对任何人说过什么,就这样,一坚持就是一个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9-17 17:03:35 | 查看全部
67、济三电力公司检修中心 孔海洋
孔海洋,济三电力公司检修中心主任。只要现场有设备检修任务,就能看见孔海洋的身影。员工都知道有困难找孔主任,没有他解决不了的难题。孔海洋对待设备就像对待孩子一样,倾注了无限关爱。他积极组织技术人员和生产骨干,开展QC小组活动和技术攻关,开展技术分析研讨,定期进行调查研究和理论探讨,对团队成员工作情况总结分析,查找存在问题和不足,动态掌握核心成员所承担的任务完成情况。通过对煤泥系统进行改造,煤泥燃烧量由每年27万吨上升到56万吨。
为确保机组运行周期,孔海洋每次都要钻炉膛检查露点,仔细查看每根管子的磨损情况,同时还要监督浇注料施工质量;组织人员开展关键点分析,查找磨损根源。在孔海洋的带领下,目前电厂已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炉膛检修质量控制程序,机组连续安全运行周期步步攀升,由前几年的80天到140天,今年更是创造了160天安全运行新纪录,这在电力行业也是很少见的。
《减少煤泥泵故障影响生产时间》被评为全国优秀QC成果,《提高石灰石输送系统完好率》被评为山东省优秀QC成果,《减少滚筒冷渣器故障停机时间》被评为煤炭行业优秀QC成果,《锅炉煤泥中部给料器》获国家新型专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9-17 17:03:48 | 查看全部
68、济三电力公司运行三值输煤班 闫玉
闫玉,济三电力公司运行三值输煤班班长。他面对脏苦累险,总是冲锋在前,以身作则,保质保量地完成了燃料输送任务。每个月综合考核,他所在的输煤三班都名列前茅。2012年被评为山东省优秀质量信得过班组。
受济三矿井下条件制约,原煤调运比较困难,闫玉每班都要与济三矿协调,到洗煤厂查看情况。下班后也不闲着,有时凌晨三四点钟还打电话询问输煤集控室原煤仓位情况。一次,闫玉刚上完夜班正要回家,原煤1#皮带出现故障,他二话没说和大家一起抢修,直到皮带恢复正常,原煤调入仓内才回家,这一干又是6个小时。
在新煤泥泵送系统调试期间,闫玉以厂为家,每天忙完手头工作就靠在现场,了解设备的性能和调试情况,设备有需要改进的地方及时联系施工单位进行改造。用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他对现场的设备就了如指掌。他积极组织全班人员进行学习,熟悉掌握设备操作,顺利完成了泵送系统的交接工作。
闫玉以身作则,认真学习车间下发的每日一题,操作规程和电力安全作业规程,还到厂资料室借阅书籍学习规程中没有的相关知识,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并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生产中。在他的带动下,班组人员积极学习业务知识,业务水平不断提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9-17 17:04:01 | 查看全部
69、阳极公司成型车间 孟祥兵
孟祥兵,电铝公司阳极车间技术员。2007年大学毕业参加工作以来,深深扎根阳极公司成型车间,磨炼成为车间技术骨干。
阳极公司成型车间专业人员少,职工技术力量薄弱。孟祥兵不断改进培训方式,使新员工、见习大学生能够快速胜任新岗位,老员工在生产中不断提升业务素质,在关键生产岗位上发挥了重大作用。
阳极系统多年运转积压下大量废糊废生块,占用了大量库存和资金成本。孟祥兵连续在生产现场跟踪三天,每个班跟踪时间长达6小时,和车间生产人员研究出配方中多配入生碎,同时提高系统运行稳定性,减少废品率的方案,既回收利用了废品,又提高产品质量和合格率。仅用了4个月就将3000吨废品全部回用,产生了可观效益。外销生块的综合合格率由原来的不到80%提升到90%以上。
液体沥青、外购煅后焦的进厂质量由成型车间负责,孟祥兵制定了各种原材料的质量抽检制度,根据每车原材料的取样化验结果,确定能否入厂。他要求不符合采购合同指标的,一律不能卸车,谁讲情都没用。“一旦让不合格原料进了厂,后续产品质量还能有保障吗?我们不能做电铝公司的罪人。”阳极车间仅在外购煅后焦一项上,就杜绝了500余吨不符合指标要求的煅后焦入厂,价值80万元,有效避免了后续质量事故和经济损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9-17 17:04:14 | 查看全部
70、社区管理中心治安中心 郭卫东
郭卫东,45岁,党员,事业发展公司社区管理中心治安中心职工。9年来因无偿献血表现优异,被国家卫生部、中国红十字总会、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授予2010—2011年度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铜奖。
近十年来,郭卫东既是无偿献血工作的宣传者,又是无偿献血的践行者。2005年初,一次偶然机会看到电视报道,使郭卫东了解到献血是帮助别人挽救生命的善举,一种军人般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坚定了他无偿献血的决心。
献血初期,郭卫东的家人和朋友曾反对他参加无偿献血,甚至说他 “傻”。郭卫东则用实际行动证明了无偿献血对身体没有任何坏处。后来家人也理解了他这份爱心,更为他拥有这份爱心而感到骄傲。从2005年元月份以来,A型血的郭卫东,坚持每半年到邹城爱心献血站无偿献血一次,献血证书足足填满了5本。九年里他累计无偿献血20次,献血总量达到8000ml。如果按照一个健康成年人的血液量大约是体重的8%来计算,郭卫东无偿献血的总量相当于两个成年人的全身血液。闲暇时每每翻起珍藏在家中的献血证,他都会为自己的行为感到无比光荣和自豪。
不仅如此,郭卫东在无偿献血的同时,在2011年就报名参加了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队伍,向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管理中心提供了检测血样,他的HLA分型相关资料被汇入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他时刻准备着,用自己的善举为生命垂危患者需要的时候捐献骨髓干细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9-17 17:04:25 | 查看全部
71、兖矿第三医院外一科主任 王伟
王伟,42岁,副主任医师,预备党员,兖矿第三医院外一科主任。曾到山东省立医院进修,后考取研究生,取得骨外科硕士研究生学历。面对更优厚的待遇和优越的工作环境时,王伟选择的是回到他事业的起点——兖矿三院。
王伟任外一科主任以来,科室收治病人数和手术量有了大幅提升。在服务矿区和周边农村病人的同时,他想办法开拓市场扩大病源,到淄矿许厂、唐口矿、微矿泗河矿和里彦矿走访联系,建立工伤抢救的联系点。王伟以扎实的技术和诚恳精心的服务,为第三医院品牌建设打下良好基础。 在日常工作中,王伟非常注重团队建设,以身示范,带动和感召更多年轻人。手术中做好传帮带,交班会经常提问点评,在科室形成了一股正气。急诊急救的危急关头,他冷静判断、科学诊断。两年来,成功实施300多例骨科手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王伟所在科室连续三年被评为五好科室、优秀示范病房。
近3年来,王伟在国家级学术期刊发表论文3篇,参与著述一部,参与的科研项目在集团公司获奖。在2010年第三医院理论技术比武中获得一等奖,2011年、2012年度获得集团公司优秀医务工作者称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9-17 17:04:38 | 查看全部
72、兖矿义工团
兖矿义工团成立于2008年8月2日,现有义工400多人,成员主要来自集团公司各单位,是邹城市第一批成立的义工团之一。团队成立以来,依托兖矿、立足邹城,利用周末、节假日组织服务活动,先后开展各类服务活动150余次,累计奉献义工20000多小时。
多年来,他们坚持到北宿镇、峄山镇、唐村镇敬老院、邹城第四、第五、夕阳红老年公寓等地打扫卫生、为老人放电影、检查身体、进行健康咨询、陪老人聊天;2013年开展了为邹东山区互助养老院贫困老人募集衣物活动,7天募集衣物万余件。他们还开展了助残系列服务,到邹城孤残儿童救助站、残疾人托养所看望孤残儿童,赠送营养品、玩具、拐杖、衣物等,和他们交流互动。
立足社会公益事业,组织团队成员到铁山、护驾山公园、西苇水库、峄山风景区清理白色垃圾、粉刷标语、清洁山林环境;清明节到邹城烈士陵园扫墓、清理园区内的白色垃圾和“文明祭奠、低碳扫墓”宣传活动,提醒广大市民文明出游,自觉保护环境,积极参与到保护环境美化家园行列中来。多次组织造血干细胞捐献、中华骨髓库、器官捐献等公益宣传活动。承担着民政局、慈善总会、残联、电视台、团市委、居民社区等举办的各种运动会、专题活动、会议等服务工作,参与社区信息普查服务工作等。
2013年,兖矿义工团注重与其他社会公益团队合作,配合文莉爱心在行动团队开展邹东山区贫困孩子助学活动,努力提高了活动品位和服务社会效益。
兖矿义工团秉承“热情真诚做义工、简单快乐献爱心”这一团队理念,坚持“低调、热情、理性、真诚”开展服务活动,受到了邹城市乃至济宁地区市民的普遍关注和支持,向社会、市民展现了义工团队良好形象和精神风貌,扩大和提升了志愿者工作的影响力,传播了义工志愿精神,倡导了和谐文明新风,被誉为“邹城最有诚意的公益团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9-17 17:04:56 | 查看全部
73、一号工程建设团队
集团公司“一号工程”——陕西未来能源化工有限公司煤制油项目和金鸡滩煤矿,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梦想到现实,3年多时间,总投资超过220亿元。满载着兖矿希望和未来的“一号工程”,逐渐闪映入人们的视野,成为国内外瞩目的热点、兖矿人期盼的增长极和利润源。
3年多来,以孙启文、苗素军、崔嵬、付令桥、赵东志、江传国、董正庆、张传昌、陈勇、孟庆哲、李学武、张东峰、刘化立等为领导班子的未来能源建设团队,从公司注册成立到项目开工,从手续办理到项目核准,从图纸设计到物资采购,从土方开挖到设备安装,一步一个脚印,用汗水和心血,创出了一个又一个纪录,竖起了一座又一座丰碑,铸就了一个又一个辉煌。
——成功通过国家核准。为实现项目核准,未来能源建设团队,辗转北京、西安、济南、兖矿等地,累计办理项目核准所需的可研报告、环评报告、安全预评估报告、土地预审报告等各种批文和手续180余项。今年六七月份,金鸡滩煤矿和煤制油项目先后获国家核准,成为全国首家获得核准的百万吨级煤间接制油项目,被有关专家誉为中国煤制油发展史上一座重要的里程碑,将在国家煤制油产业化进程中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
——成功安装全球最大的费托合成反应器。今年3月下旬,直径9.8米、高56米、总重量2506吨,全球最大的低温费托合成反应器,在未来能源煤制油项目施工现场吊装成功。未来能源可以此为核心设备,建设国内首套、效率最佳的百万吨级煤间接液化单体系统。
——顺利完成投资百余亿元,节约资金9亿元。围绕建设投资比概算投资降低5%的目标,未来能源建设团队科学严谨地进行优化投资。坚持 “抓大不放小”,精心制订了《项目建设投资控制方案》和“十大投资控制措施”,从设计方案到图纸审核,从设计变更到现场管理,从施工预算到设备采购,全面、细致、精益求精地进行优化,力求把有限的资金用到项目建设刀刃上。煤制油项目和金鸡滩煤矿先后优化整体设计和局部设计70余次,通过各种优化,仅设备购置一项就节约7亿余元。同时,他们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招待费、交通补贴、通讯补贴等6项可控费用压了再压、挤了再挤,以至于被少数客人笑话未来能源“小气”。而正是这种“小气”,未来能源不仅保证了在重要部位引进国外先进设备、在关键工程上大手笔投入,还累计节约了投资9亿元,为煤制油项目争创“国家优质工程金奖”、金鸡滩煤矿争创“鲁班奖”奠定了坚实的质量基础。
——加快推进项目建设。经过“一号工程”建设团队3年多的日夜奋战,目前,煤制油项目设计工作已经全部完成,主要生产装置的土建基础及构架结构工程全部建成;超限设备、长线设备已全部到货;已经安装完成数十米高、上百吨上千吨重的气化炉、水洗塔、合成反应器等大型、超大型设备3800余台(套);部分界区装置已经成功进行单体试车,整个项目年底具备联动试车条件。金鸡滩煤矿按照计划工期,全部完成矿井及选煤厂157个单位工程,顺利进入试生产阶段,领跑集团公司对外开发高产高效矿井建设第一程。
“一号工程”承载着太多人的梦想和期望,他们使命在身、责任在肩、雄心壮志在心头,为了兖矿更加美好的明天,为了未来拥有一片更为灿烂的天空,“一号工程”建设团队以敢为人先的开拓精神,以无怨无悔的奉献精神,以锲而不舍的拼搏精神,激情创伟业,大漠写华章,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燃烧岁月,放飞梦想,开创未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