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深圳商报讯 (记者 包力)昨日,一起因苹果手机个人信息安全问题引发的维权纠纷案在深圳福田法院开庭。原告姚小姐的诉求是苹果公司公开其预装软件是否存在监控及窃取用户私密信息的功能,并且赔礼道歉。而被告苹果(北京)公司则在法庭回应,这纯属猜测,苹果从未窃取用户私密信息。
是否存在监控是主要诉求
今年6月底,深圳的姚小姐一纸诉状把苹果公司在中国大陆地区的经销商—“苹果电子产品商贸(北京)有限公司”和深圳的零售商—“某电讯发展有限公司”和“某电讯商行”共3家被告告上法庭。她一共列举了6项诉求,其中包括要求被告公开苹果手机iphone5中的预装软件是否存在监控及窃取用户私密信息的功能,公开用户不能自由卸载预装软件的理由及是否会产生流量和费用的相关情况,重新设计手机系统功能及公开道歉等。
原告代理律师张兴彬在法庭上陈述,今年7月11日,中央电视台用25分钟的时间专题报道了苹果手机对用户位置信息的精准定位,它可以根据用户所处位置的时间段和频次自动生成工作场所、家庭等信息,用户毫无隐私可言。根据新华网报道,7月27日,苹果公司首次对外承认存在“安全漏洞”,苹果公司称,公司员工可以通过一项未曾公开的技术获取iPhone用户的短信、通讯录和照片等个人数据。《人民网》在报道前述内容时,引用斯诺登去年的说明:即苹果手机故意设计电池拔不出,因此即使关机也照样定位发情报,可以调阅手机里面的信息。在上个月苹果云存储又出问题,美国上百位女星隐私照泄露,用户隐私保护再次引发全球关注。
张兴彬还说,由于苹果手机将操作系统的市场让给安卓系统,这与正常的商业手法完全是相悖离的,不符合常理。原告有充分的理由怀疑苹果手机是带着美国使命的手机,是给包括中国消费者在内的全球用户的一个高价间谍器材。
在最后陈述阶段,张兴彬表示,安全漏洞问题牵扯到全国上亿用户,既然权威媒体称有漏洞,而苹果公司又予以否认,因此建议法院向国家工商总局、商务部发出正式司法建议,要求国家介入调查苹果手机是否存在监控及窃取用户私密信息的功能。
苹果方称并无安全漏洞
该案的第一被告苹果(北京)公司是苹果中国官网的所有者,负责中国大陆除上海外所有苹果直营店的管理。这次面对姚小姐的诉讼,他们积极应诉,准备了140多页的证据材料在法庭上进行答辩。庭审时,三方被告都要求驳回原告所有诉求。
案件庭审辩论时有两大焦点,一是预装软件不能自由卸载是否侵犯了用户的自由选择权;二是系统是否存在监控及窃取用户私密信息的功能。对此,被告苹果(北京)公司的代理律师及其团队一一进行了反驳。
一方面,苹果(北京)公司的代理律师表示,预装软件的目的是为了方便用户使用,不能自由卸载是为了防止用户误删后造成不便,如股票、邮件等软件。这些预装软件并没有强制要求用户使用,用户可以选择用或者不用,如果不用的话还有很多第三方开发的软件可以取代预装软件的功能,所以预装软件并没有侵犯用户的自由选择权。
另一方面,苹果(北京)公司的代理律师还称,苹果(北京)公司从未在美国苹果公司获悉过系统存在安全漏洞的问题,新华网和人民网关于苹果公司对外承认存在“安全漏洞”的报道,并没有得到美国苹果公司的官方认可,这些报道不足以作为证据证明苹果手机系统存在监控及窃取用户私密信息的功能。该代理律师说,根据苹果官网的描述,苹果手机的手机定位功能是用户可以自主选择是否开启的,手机定位功能收集的是用户周边WIFI热点等信息,并不会收集用户个人的隐私信息。
双方还就证据材料是否合法等问题进行了广泛的辩论。庭审结束后,法庭宣布择日宣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