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劳模李冬光
李冬光,2010年胜利炼油厂劳动模范,2011年齐鲁石化公司劳动模范,2012年再次获得炼油厂劳动模范称号,这个俏丽的娇小女子是怎样从普通职工成长为工人里的状元(劳模)的?
工作上严!工作起来不留任何情面
“王海涛,你的采样瓶盖子哪里去了?你总是丢三落四,这怎么行?”
“逯红伟,你的采样瓶标签不合格,回去换!”李冬光很漂亮,但一工作起来,俏脸立马变“包公脸”,真不愧她名字中的冬字,像严冬一样冷峻不讲丝毫情面,说实话。我有点怕她的“冰雪风暴”,也因此养成了每次采样都首先自查的习惯。
能干会干,工作中遇难而上,身先士卒
“优秀企业看中层(管理),卓越企业看班组(管理)!”这句名言也常为劳模班长李冬光所引用。工作中,班长李冬光很能干,也很会干。寒冬里,好几个班员感冒发烧病倒了,班组人员空前紧张,这时,班长发挥了带头模范作用,事事抢在头里。夜色中,在巍峨的油罐上、在清冷的管廊塔林下留下了自己的足迹。李冬光能干,但从不蛮干,遇到分析中的“疑难杂症”,找对策,想办法,把几个该分析岗位的大拿(高手)请到一起开个碰头会,用她的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研讨出一个最佳方案,省时省力省人工,成效最大。
善于学习:李冬光作为劳模班长,很善于学习别人的长处,自我充电
她向别的班组学;向书本学;向实践学;就像她常说的:“要将学习作为一种习惯去培养,工作其实就像旅游,没有旅途中寻找、判断、选择路的乐趣,旅游还有什么乐趣?学习别人不就是工作旅途中寻找新路吗?学习是成就事业最重要的一环。是的,学习犹如藏于身体的宝藏,是一个人所拥有的无价的资源。在我们的工作旅途中,只有一样东西能够赋予一个人真正而持久的力量,那就是学习。
翻开李冬光的学习笔记,本子扉页上写着几行大字——工作可以平凡,态度不能平庸。没有不重要的工作,只有做不好工作的人!
创建和谐班组,关爱班组每一位员工
当她听到班里的同事反映冬天里骑采样车回来膝盖酸疼,就从家里找出几件不穿的旧棉衣,并喊上班里的能工巧匠同事刘健梅为大家做一个采样护膝。李冬光很有眼光,刘健梅手很巧,只见她把旧棉衣两条袖子“拉”进衬里一面,然后两条袖子上下叠在一起用细密地针脚缝起来。棉衣的背面用从家里拿来不用的丝带(很结实耐磨)左右各缝了一个“环”,这两个“环”是用来挂在两个车把上的,这样,一件厚实实用的护膝做成了,李冬光还不放心,骑上车,带上护膝,亲自体验一番,还冲着“观摩”的班员笑嘻嘻地说什么没有实践就没有发言权。
把工作当做事业,一心扑在工作上
带病坚持工作:化验中心的交接班是班组活动中一个“重头戏”,装置生产的方方面面、工作任务的安排、上一班的工作汇总等等都要通过交接班这个“窗口”交代规划明白。交班室里的四排长椅就坐的是班员,领导和班长往往站在长椅对面下达任务、指示方针、分派人员。这天早上,交接班进行中,班长李冬光正安排班组一天的工作日程,忽然呼的一下打了个趔趄,幸好旁边的孙荣英技术员手疾眼快,一把扶住了她。
把李冬光扶到班长室坐下的女技术员孙荣英关心的摸了摸她的额头,吓了一跳,头烫的吓人。感觉身体稍好些的班长李冬光用低微的声音慢慢的说着:“不要紧,只是感冒了,本来今天要去打点滴的,正好碰上装置开停工,自己心想咬咬牙挺过去就好了,没成想刚才头一阵迷糊。”“你呀,不要命了!”孙荣英关心地责备着,边递给她一杯温水。班员们开完交接班会,也围拢过来,有的拿药,有的递过棉衣,这一刻,是四班这个和谐、温馨、奋进、自强的团队同事间关怀和温暖自然的流露,这不正是班长平时挂在嘴边的“要把班组建成温馨的家园”的工作成果么?工作上你追我赶,生活中互帮互助,正是大家的团结和谐,激发了工作热情,使班组始终充满着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