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237|回复: 1

科学家发现胃部存有血液的蚊子化石 距今4600年

发表于 2014-9-19 13:00:29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科技讯】9月19日消息,据媒体报道,科学家近期发现了4600万年前死亡的一只吸血的蚊子。研究人员利用一种新技术试图确定蚊子死前最后的晚餐,以证明昆虫一直都是吸血的,甚至可能在恐龙“头上动土”。这只始新世的蚊子吸血后很快就死亡了,它的身体一直被围困在页岩里。
  4600万年前蚊子化石
  这只蚊子死于美国蒙大纳州壮观的山脉里,当它被最初挖掘出来时,科学家发现它只是刚形成。这只古代昆虫因被围困在页岩里——一种古代泥岩,有机残余物在里面分解的异常慢——因此被完好保存,且环绕蚊子的柔软泥浆材料会压缩它的身体,但不会导致其扭曲。
  这颗微粒大小的页岩保存了更多细节,且化石化的过程非常类似于将化石放平,然后像书压平干燥的花朵一样压平它。带领这项研究的古生物学家、美国史密森国家历史博物馆的研究人员戴尔·格林华特(Dale Greenwalt)博士利用了一种名为无损质谱分析法的最先进科技产生了这只蚊子胃里物质的细节化学图片。
  这项发现显示了昆虫吸血的历史追溯到几百万年前,现代大约1.4万个活昆虫物种,包括跳蚤、扁虱和现代蚊子都吸血。尽管这一吸血策略似乎在不同的物种里相对独立的进化,但这种行为的化石证据极其罕见。
  与这项研究的伦敦自然历史博物馆的拉尔夫·哈尔巴赫(Ralph Harbach)博士表示,这项发现将昆虫家族吸血的化石记录延伸了4600万年。在化石化的昆虫腹部里发现了高含量的铁,研究人员分析了这个物种并鉴别了铁含量的源头来自于血红素——一种负责运输氧的血液里的蛋白质。
  尽管较大较脆弱的分子,例如DNA,一般都无法在化石化过程中存活下来,但这个蚊子化石证明了某种复杂的有机分子,例如血红素是可以被保存的。这是在页岩沉积物里发现的两只蚊子之一,它揭示了在过去的4600万年间,这些寄生虫几乎没有发生任何改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9-29 17:33:19 | 查看全部
学习,向老师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