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放下“笔杆子” 拿起“锨杆子”
孙村煤矿“账房先生”全员转岗
日前,山东能源新矿集团孙村煤矿职工培训中心里来了一批特殊学员,端坐在教室中的是来自该矿各区队的文核员。
“必须得认真学,一是对自己的安全负责,二来如此才能获得‘转行’通行证。”来自快一队刘德祥的说。这11名文核员经过岗前培训取得相关资格证书后,将放下“笔杆子”拿起“锨杆子”,工作岗位从井上换到井下。以此为标志,孙村煤矿各区队“瘦身”一次到位,实现了地面“不留一人”。
而在过去,文核员是各区队的不可或缺的角色。从核算区队内部工资、领用生产物料到填制各类报表,文核员样样都要拿得起放得下。“在工区内部我们是‘账房先生’,对外还要扮演好‘联络员’这个角色。”刘德祥告诉记者,每到月底他几乎将各职能部室跑个遍。“报送的各类报表都与区队考核有关,出现一处纰漏一个部门往返几次很正常。”
在孙村煤矿实施“人员机构瘦身、效率效益强体”措施以来,这一状况正发生着变化。“矿上开展了机关部室‘上门服务’活动,每天要逐个区队将各类文件直接发放到他们手中。”该矿安监处王新荣说,“如此一来,省却了文核员的辛勤行走。”
丰富的可替代服务为文核员分流转岗拓展了空间。该矿建立完善全面市场化管理体系,根据不同专业、不同区队、不同施工地点,制定动态化的价格体系,全矿每一名职工每天的工作量由当班班长录入市场化信息化平台,即可生成薪酬目录,对照公式人工换算的繁琐文核劳动得以替代,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数据精准度;成立物资配送队,各类生产材料从入矿储存到井下运输装卸,由他们提供“一条龙”服务,文核员每天繁琐的物资领取、为调度车皮而辗转联系的“繁忙”成为“过去式”。
“我们文核员‘转行’, 对外是应对严峻煤炭市场因势而谋,对内是优化人力配置应时而动,对我们来说,服从大局就是顺势而为。”该矿11名文核员纷纷表示,要迅速转化角色,调整好心态,做任何工作都要在岗在位在状态。
山东能源新矿集团孙村煤矿党委工作部 孟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