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新中国国旗国徽国歌的诞生
1949年4月2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过大江,23日解放南京,标志着国民党对中国22年的统治被推翻。建立一个新中国迫在眉睫。一个国家要有国旗国徽国歌,这是国家的标志。
为了让新中国的旗帜在开国大典上升起,1949年6月15日,新政协筹委会召开第一次会议,将拟定国旗的工作提到议事日程,并决定成立第六小组专门负责。
1949年9月27日,新政协形成决议,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为五星红旗。五星红旗,旗面为红色,长方形,左上方缀黄色五角星五颗,四颗小星环拱在一颗大星的右面。大星象征中国共产党,小星象征广大人民,表示亿万人民团结在中国共产党周围。
1950年6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诞生。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标志,这枚国徽并不是与共和国同步诞生的,它的酝酿经历了一年多的时间。
1949年6月15日,新政治协商会议决定草拟包括国徽在内的若干方案,对国徽提出具体要求:一是中国特征;二是形式要庄严富丽。在征稿启事发布后的一个多月内,收到国内及海外应征稿件112件,图案900幅,但无一令委员们满意。
1950年6月14日,政协一届二次会议在北京举行,国徽的设计再次被提上议程。会前,政协常委会决议采用天安门为国徽设计的主题内容之一,并邀请由画家张仃先生牵头的中央美院和以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牵头的清华大学营建系加紧对国徽的设计。在此后的时间里,他们都将自己对新中国的一腔炽热倾注到对国徽的精心设计中。
1950年6月20日晚,在周恩来总理主持下,全国政协国徽审查组确定了清华大学设计的国徽图案。1950年6月23日,在政协一届二次会议上,毛泽东主席亲自主持通过决议,同意国徽审查组的意见和所拟定的国徽图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徽图案内容包括国旗、天安门、齿轮和麦稻穗,天安门图案作为民族精神的象征,齿轮、麦稻穗象征工人、农民阶级。国旗上的五星,代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全国人民大团结。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歌是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义勇军进行曲》。1935年,中国遭到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在中华民族危亡的关头,他们创作了这首歌曲,激励人民奋起抗战,保卫我们的国家和民族。
1949年9月新中国成立前夕,在全国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上,就关于国歌的制定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毛泽东主席亲自主持座谈会,召集有关人员商讨确定国歌,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著名画家徐悲鸿提出了《义勇军进行曲》作为国歌的建议。他觉得《义勇军进行曲》是支非常雄壮的曲子,歌唱了人民的意志,体现了人民的信念。
当时的争议有这么一条,就是“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这句词是不是已经过时了,可否改一改?毛主席说,我们过去是在帝国主义压迫下,现在还是被帝国主义包围着,我们还是天天要受到威胁的,所以保留着这个歌词还是有它好处。周总理说,这个歌啊改了就没有感情了。
1949年9月27日,全国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决定:在国歌正式确定前,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1949年10月1日的开国大典上,由200人组成的联合军乐团第一次正式演奏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这首雄壮激昂的《义勇军进行曲》曾经激励着中华儿女与侵略者浴血奋战,成为整个中华民族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战斗号角。今天,这歌声仍然传递着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精神,它时刻鼓舞着炎黄子孙奋发图强,建设好自己的国家。
1982年12月4日,五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通过决议:正式确定《义勇军进行曲》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