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
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楼主: 为生歌唱

【历史上的9月25日】

 楼主| 发表于 2014-9-25 08:00:00 | 查看全部
1881年9月25日 伟大的文学家鲁迅诞辰

鲁迅看着儿子海婴,五十得子的他满脸幸福。
  1881年9月25日,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的诞辰日。我们纪念任何一位先烈和名人,都是旨在继承和弘扬他们的不朽精神,以激励后人沿着他们所开创的道路前进。为了纪念他,我们有必要重温毛泽东1937年10月19日《论鲁迅》的精彩文章:
  今天我们陕北公学主要的任务是培养抗日先锋队的任务。当着这伟大的民族自卫战争迅速地向前发展的时候,我们需要大批的积极分子来领导,需要大批的精练的先锋队来开辟道路。这种先锋分子是胸怀坦白的,忠诚的,积极的与正直的;他们是不谋私利的,唯一地为着民族与社会的解放;他们不怕困难,在困难面前总是坚定的,勇往直前;他们不是狂妄分子,不是风头主义者,而是脚踏实地富于实际精神的人们。他们在革命的道路上起着向导的作用。目前的战局只是单纯政府与军队的抗战,没有广大的人民参加,这是绝对没有最后胜利的保障的。我们现在需要造就一大批为民族解放而斗争到底的先锋队,要他们去领导群众,组织群众,来完成这历史的任务。首先全国的广大的先锋队要赶紧组织起来。我们共产党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同时又是最彻底的民族解放的先锋队。我们要为完成这一任务而苦战到底。
  我们今天纪念鲁迅先生,首先要认识鲁迅先生,要懂得他在中国革命史中所占的地位。我们纪念他,不仅因为他的文章写得好,是一个伟大的文学家,而且因为他是一个民族解放的急先锋,给革命以很大的助力。他并不是共产党组织中的一人,然而他的思想、行动、著作,都是马克思主义的。他是党外的布尔什维克。尤其在他的晚年,表现了更年青的力量。他一贯地不屈不挠地与封建势力和帝国主义作坚决的斗争,在敌人压迫他、摧残他的恶劣的环境里,他忍受着,反抗着,正如陕北公学的同志们能够在这样坏的物质生活里勤谨地学习革命理论一样,是充满了艰苦斗争的精神的。陕北公学的一切物质设备都不好,但这里有真理,讲自由,是造就革命先锋分子的场所。
  鲁迅是从正在溃败的封建社会中出来的,但他会杀回马枪,朝着他所经历过来的腐败的社会进攻,朝着帝国主义的恶势力进攻。他用他那一支又泼辣,又幽默,又有力的笔,画出了黑暗势力的鬼脸,画出了丑恶的帝国主义的鬼脸,他简直是一个高等的画家。他近年来站在无产阶级与民族解放的立场,为真理与自由而斗争。鲁迅先生的第一个特点,是他的政治的远见。他用望远镜和显微镜观察社会,所以看得远,看得真。他在1936年就大胆地指出托派匪徒的危险倾向,现在的事实完全证明了他的见解是那样地准确,那样地清楚。
  鲁迅在中国的价值,据我看要算是中国的第一等圣人。孔夫子是封建社会的圣人,鲁迅则是现代中国的圣人。我们为了永久纪念他,在延安成立了鲁迅图书馆,在延长开办了鲁迅师范学校,使后来的人们可以想见他的伟大。
  鲁迅的第二个特点,就是他的斗争精神。刚才已经提到,他在黑暗与暴力的进袭中,是一株独立支持的大树,不是向两旁偏倒的小草。他看清了政治的方向,就向着一个目标奋勇地斗争下去,决不中途投降妥协。有些不彻底的革命者起初是参加斗争的,后来就“开小差”了。比如德国的考茨基、俄国的普列汉诺夫就是明显的例子。在中国这等人也不少。正如鲁迅先生所说,最初大家都是左的,革命的,及到压迫来了,马上有人变节,并把同志拿出去献给敌人作为见面礼。鲁迅痛恨这种人,同这种人做斗争,随时教育着训练着他所领导下的文学青年,教他们坚决斗争,打先锋,开辟自己的路。
  鲁迅的第三个特点是他的牺牲精神。他一点也不畏惧敌人对于他的威胁、利诱与残害,他一点不避锋芒地把钢刀一样的笔刺向他所憎恨的一切。他往往是站在战士的血痕中,坚韧地反抗着、呼啸着前进。鲁迅是一个彻底的现实主义者,他丝毫不妥协,他具备坚决的心。他在一篇文章里,主张打落水狗。他说,若果不打落水狗,它一旦跳起来,就要咬你,最低限度也要溅你一身的污泥。所以他主张打到底。他一点没有假慈悲的伪君子的色彩。现在日本帝国主义这条疯狗,还没有被我们打下水,我们要一直打到他不能翻身,退出中国国境为止。我们要学习鲁迅的这种精神,把它运用到全中国去。
  综合上述这几个特点,形成了一种伟大的“鲁迅精神”。鲁迅的一生就贯穿了这种精神。所以,他在文艺上成了一个了不起的作家,在革命队伍中是一个很优秀的很老练的先锋分子。我们纪念鲁迅,就要学习鲁迅的精神,把它带到全国各地的抗战队伍中去,为中华民族的解放而奋斗!
鲁迅的原配夫人朱安
“海婴与鲁迅,一岁与五十岁”
鲁迅、许洋和其子周海婴
鲁迅一家与好友冯雪峰一家在1931年合影
与朋友在公园散步
与日本友人品茶
1936年鲁迅在上海逝世,但他对中国的影响是深远的、不可估量的。
这是漫画笔下的正在画圈的阿Q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9-25 08:00:21 | 查看全部
1866年9月25日 遗传学家摩尔根诞辰
  生物的遗传性早就被人们认识,并且由此产生了遗传学。遗传学有很多理论学说,主要有两派:一派是米丘林学派,一派是摩尔根学派。米丘林学派的特点是:从生产实践出发,他们工作的主要目的,是在改良和驯化品种,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而摩尔根学派的工作,是从理论基础出发,目的是要搞清遗传变异的规律。他们工作的重点放在实验室中,寻找遗传的物质基础和这些物质作用的过程。摩尔根研究确定:遗传基因位于染色体上,创立了基因学说。这是人类遗传学史上的一大进步。
  摩尔根,1866年9月25日出生在美国弗吉尼亚州的莱克星顿。他曾在肖塔基大学和霍普金斯大学学习生物学。1891-1904年担任布林马尔大学动物学副教授。1928-1945年担任加利福尼亚州工学院生物学教授。由于摩尔根在实验生物学和遗传学方面的杰出贡献,获得1933年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
  1945年,摩尔根去世。他的主要著作有《实验胚胎学》和《基因论》等。摩尔根把自己的一生无私地献给科学事业,他培养了很多学生,他对学生循循善诱,希望他们能超过自己。中国著名科学家谈家桢,就是摩尔根的学生。当谈家桢学成将要回国时,摩 尔根深情而又谦逊地对谈家桢说:“我看到有一个年轻的中国人超过了我,我还希望有更多的青年人超过我,也超过你。”谈家桢回国后,也象摩尔根一样地培养自己的学生,有一位学生在微生物遗传学研究上取得成果,这个学生的论文发表不久,谈家桢收到摩尔根给他的祝贺信,信上说:“我终于又看到一个年轻的中国人超过了我,也超过了你。值得骄傲的是你亲自接着了超过你的学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9-25 08:00:35 | 查看全部
1849年9月25日 奥地利作曲家、“圆舞曲之父”老约翰·施特劳斯逝世
  施特劳斯家族是十九世纪奥地利维也纳有名的音乐世家。但我们现在一般提到作曲家施特劳斯父子,是指老约翰·施特劳斯(1804-1849)和他的三个儿子――小约翰·施特劳斯(1825-1899),约瑟夫·施特劳斯(1827-1870)和爱得华·施特劳斯(1835-1916)。这里的“老”字和“小”字是后人加的。因为父子俩人都叫约翰。为了区别他们,只好在名字前面加入了“老”,“小”这么两个字。
  老约翰·施特劳斯1804年3月14日出生在维也纳。他的祖父叫沃尔夫,是匈牙利人,原来住在利俄波耳德斯塔德,也在多瑙河沿岸,离维也纳不算太远。他的父亲叫弗郎茨,会拉小提琴,后来他们全家迁居到维也纳,老约翰·施特劳斯受父亲的影响,从小学小提琴,后来从师维也纳歌剧院提琴手伊格拉茨·冯·惠利。1817年以后,他在米夏爱尔·潘配领导的流行舞蹈乐队里拉中提琴。1819年,他又到约瑟夫·兰纳的维也纳圆舞曲乐队里拉琴,有时担任指挥。1825年,他和玛丽亚·安娜·施特赖姆结了婚,生了三个儿子,这时,他离开乐兰纳,自己组了一个乐队, 并为这些乐队写了不少乐曲。1849年 9月25日,老约翰·施特劳斯在维也纳逝世,享年四十五岁。
  老约翰·施特劳斯一生写过一百五十多首圆舞曲,几十首波尔卡和进行曲。但他的最大功绩,是他和作曲家约瑟夫·兰纳一起,共同奠定了维也纳圆舞曲的基础。在他们之前,圆舞曲比较慢,一小节里的三拍时值是一样的;而维也纳圆舞曲,第二拍和第三拍经常拖长一点,速度一般用的是小快板。从结构上讲,维也纳圆舞曲比一般圆舞曲复杂一些,它由序奏、三至五首小圆舞曲和尾声组成,而每首小圆舞曲又有两个旋律,它们还带反复,形成单二部曲式或单三部曲式。乐曲表达内容也比较深刻,因此,老约翰·施特劳斯被人们称之为“圆舞曲之父”。
  老约翰·施特劳斯虽然写上了上百首圆舞曲,数十首波尔卡舞曲和进行曲,但是在他的作品里,影响最大、流行最广莫过于《拉德茨基进行曲》了。这支曲子是老约翰·施特劳斯于1848年写成的,编为作品228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9-25 08:02:51 | 查看全部
9月25日大事记

1066年9月25日 英格兰国王哈罗德二世在约克的史丹福德桥之战中击败挪威军队,挪威国王哈拉尔德三世阵亡,结束了维京人对英格兰的统治。

1396年9月25日 奥斯曼帝国苏丹巴耶塞特一世率领军队在尼科堡战役中击败匈牙利、法国等国组成的基督教联军。

1513年9月25日 继西班牙达塞德·雷盎发现弗罗里达半岛后,西班牙人瓦斯科·努涅斯·巴尔波于今天穿过巴拿马地峡,发现太平洋。

1555年9月25日 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五世与德意志新教诸侯签订奥格斯堡和约。

1660年9月25日 清朝顺治帝的董鄂妃被追封为端敬皇后。

1789年9月25日 12条美国宪法修正案被提出,其中后十条得到美国国会通过,史称美国权利法案,第二条后于1992年被通过,成为美国宪法第27修正案。

1851年9月25日 太平军攻占永安州。

1904年9月25日 成都兵工厂职工近600人抗议工头克扣工资举行罢工十数日。

1909年9月25日 由中国工程师詹天佑自行设计建设的京张铁路建成通车。

1911年9月25日 近代革命家、同盟会会员吴永珊(玉章)、王天杰等率保路同志军,在四川荣县起义,建立革命政权。

1914年9月25日 日军借口对德宣战,侵占山东潍县车站。

1919年9月25日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协约国最高委员会把斯匹次卑尔根群岛的主权授予挪威,该群岛于1920年2月9日正式并入挪威。

1919年9月25日 印度马德斯自由主义联盟通过反对保障法案的决议,该法案于今日在帝国立法议会秋季会议的最后一次会上被通过。同时,意大利颁布新选举法,规定实行普选制,并仿造法国实行联名投票制和比例代表制。

1924年9月25日 杭州雷峰塔倒坍。

1933年9月25日 蒋介石对苏区发动第五次“围剿”。

1937年9月25日 八路军一一五师平型关大捷。这是抗战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的第一次大胜利。

1937年9月25日 意大利独裁者墨索里尼会晤到访的德国元首希特勒。

1940年9月25日 二战中德军飞行员加兰德在不列颠空战中击坠40架敌机,获得橡叶宝剑骑士铁十字勋章。

1940年9月25日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占领当局解散挪威行政委员会,建立吉斯林傀儡政权。

1941年9月25日 “狼牙山五壮士”跳崖,其中三人壮烈牺牲,另外两人生还。

1941年9月25日 英主力舰巴汉号被德军炸沉,死859人。

1945年9月25日 日本天皇会见麦克阿瑟元帅。

1949年9月25日 原中华民国国民政府西北军政长官公署副长官、新疆省警备总司令陶峙岳宣布起义,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

1952年9月25日 我国第一部自制三千瓦水轮发电机在东北电机厂试制成功。

1957年9月25日 美国民权运动:在美军第101空降师士兵的武力保护下,9名黑人学生得以进入阿肯色州小石城中心中学,史称小石城事件。

1959年9月25日 锡兰(今斯里兰卡)总理班达拉奈克遇刺,次日逝世。自由党人达哈纳亚克组成新内阁。

1959年9月25日 苏联部长会议主席赫鲁晓夫在美国总统别墅戴维营与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举行会谈。双方就德国问题、柏林问题、美苏关系等问题交换意见,并就阻挠中国掌握核武器达成了默契。史称“戴维营会议”。会谈27日结束。

1959年9月25日 我国石油勘探工人在东北松辽盆地陆相沉积中找到了工业性油流。三号油井提前喷油。因时值国庆十周年,油田被命名为“大庆油田”。

1962年9月25日 阿尔及利亚人民民主共和国正式宣告成立。

1966年9月25日 中国哈尔滨飞机制造公司制造的轰-5前线轻型战术轰炸机试飞成功。

1972年9月25日 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问中华人民共和国,并于29日建立两国的正式外交关系。

1973年9月25日 美国空间实验室──“天空实验室2号”──的三人飞行小组,在地球轨道飞行59天后,在太平洋安全降落,创造了当时的世界纪录。

1979年9月25日 以色列把两千六百平方英里的西奈地区交给埃及。这是两国和约规定的一部分。

1980年9月25日 中共中央发表《关于控制我国人口增长问题致全体共产党员共青团员的公开信》。 号召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

1982年9月25日 大卫·斯洛文斯基(enavid Slowinski)发现了第28个梅森素数。

1982年9月25日 中国女排再次夺冠。

1984年9月25日 国务院批准建立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这是继中国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后,国务院批准建立的第一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1986年9月25日 沈阳防爆器械厂被整体拍卖。

1987年9月25日 香港电台电视大厦正式启用,台址位于九龙广播道1A,前身为佳艺电视总部。

1987年9月25日 黄河漂流探险结束,人类首次完成在3里黄河上的无动人工具漂流。

1991年9月25日 日最高法院判决政府阁僚参拜靖国神社违宪。

1993年9月25日 京津塘高速公路全线通车。

1997年9月25日 香港回归后举办首次大型国际会议。

2000年9月25日 中国中央电视台英语国际频道发射至卫星,成为卫星电视。

2004年9月25日 中国返回式卫星FSW-3-2返回。

2005年9月25日 欧盟宪法原订在波兰举行全民公决,但被无限期推迟。

2005年9月25日 2005年澳门立法会选举投票日。

2007年9月25日 福田康夫当选为日本第91届首相,替代第90届首相安倍晋三。

2008年9月25日 中国长征二号F型运载火箭搭载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21:10发射升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9-25 08:02:57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