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热”升温 别听讲故事
郑策说,虽然有时候免不了“打眼”,但课堂上学的专业知识对他的实战还是有很大帮助的,“必须感谢博学的老师们耐心的教导,用他们教的方法,我在上大学期间买到了不少称心如意的东西。比如一串送给妈妈的碧玺项链,6毫米直径的珠子,总价只花了800多元,这个价钱现在再翻一番也难找这种品相的项链了。”
郑策经常去逛潘家园市场,有一次他在一个不起眼的摊位上看到一个糯冰种的俏雕挂坠,随形雕了一只站在树枝上的小鸟,非常可爱,他跟老板几番砍价,原价3000多元的挂坠,他花2200元拿下,如今那是妈妈最喜欢的礼物。
“现在这样的价钱再也看不到了,我只后悔前几年没多买一些。”郑策说,这两年收藏市场急剧升温,很多宝石的价格翻着跟头上涨。“我上大二的时候买过一串石榴石的项链,当时只要20元钱,现在价格已经涨了好几倍了。当年青金石、战国红根本就没人买,现在居然都按克卖了。”
面对成长迅速的收藏市场,郑策忍不住提醒大家:收藏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想收藏首先自己要了解相关知识,不然真是等着被骗。老师曾给我们讲过这样一个例子:一位客户拿着一只和田碧玉的镯子到珠宝鉴定机构去鉴定,说是花了12万元买的,问是不是值这么多钱。但其实和田碧玉并不值钱,那只镯子价值也就几百块钱。珠宝鉴定机构表示,他们只负责鉴定真伪,不负责估价,所以没有揭露这个残酷的事实。那位买家怎么会花12万买一只价值几百元的镯子?一定是那个卖镯子的人特别会‘讲故事’。”
郑策说,买珠宝一定不要听卖家“讲故事”,他在上学期间逛市场就遇到不少会“讲故事”的卖家。“有一次老师带着我们去小营的黄金珠宝市场‘实地学习’,但是走着走着大家就走散了。在一个摊位,卖家拿出一颗红柱石给我‘讲故事’,说这是特别稀有的一种宝石,他辗转费了很大周折才买到,看到我感兴趣,他开出了一个很高的价钱。当时我有点犹豫,最终没掏钱。后来我才知道红柱石其实并不名贵,而且也很容易找,网上就能买到,很庆幸自己当时没有冲动消费。但另一个同学就没这么好运了,他听别人‘讲故事’信以为真,花400多买了两颗耳钉大小的无色蓝宝石,那两颗小宝石实际只值几十块钱。” |